-
公开(公告)号:CN111639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493131.3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B60L53/53 , B60L53/51 , G06Q10/067 , G06N3/126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充电站容量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建立储能寿命损耗模型: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容量配置模型:基于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的最佳配置计算:获得充电站容量的最佳配置。本发明综合考虑运行性能和经济性,对考虑相关性的集成系统储能配置模型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及系统经济效益。本发明将储能的额定容量、额定功率和使用年限均作为待优化变量,灵活性高,储能寿命损耗的模型较精确,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储能的寿命衰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92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767955.X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居民小区多类型充电设施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供需数据集;S2:为固定车位配置私有慢充桩,慢充桩总容量Pslow;S3:基于充电模拟法获得应配置快充桩数Nfast,快充桩总容量Pfast;S4:居民小区变压器裕度安全校验若满足进入S6,否则进入S5;S5:修正居民小区配置的慢充桩总数、快充桩总数,返回S4;S6:当充电服务率达到配置要求时,输出居民小区充电设施配置结果。有益效果是居民小区场景下在变压器容量约束下提升充电服务能力、适应电动汽车不同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6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611110332.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瑞莉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电技术的数据采集与规约转换方法,包括:对被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主动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对主动岸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侦听采集,写入到相应的全局变量;将所述主动采集和侦听采集的所有运行数据进行规约转换,并发送至通讯前置机。本发明基于岸电技术理论,可将不同厂家、不同规约的设备连接到一个通讯管理装置,再通过以太网接口上传到通讯前置机,具有降低监控系统的硬件成本,提高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利于监控系统今后功能扩展与应用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05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92940.2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参与受端电网低谷调峰需求响应调控方法。聚合商将来自电网运营商的低谷调峰需求响应邀约下发至电动汽车,根据EV的参与情况将其划分为灵活性EV负荷和非灵活性EV负荷,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从历史充电数据提取出EV的典型充电模式用于EV负荷预测。电网运营商基于负荷预测数据,建立考虑电动汽车参与低谷调峰需求响应的滚动机组组合模型,确定机组发电计划和需求响应资源调度计划。本发明的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充分考虑用户意愿和电网需求,有效协调和最大化了双方利益,并通过聚类分析提高了资源调度效率。本发明能有效激励电动汽车积极参与低谷调峰,降低受端电网低谷调峰压力,减少电网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13269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374897.4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H01M8/0432 , H01M8/04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充、放电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运行参数采集电路,包括单片机U1、温度传感器U6、压力传感器U7、流量传感器U8和通讯接口电路U3,单片机U1连接通讯接口电路U3,还包括信号隔离电路U13、信号隔离电路U14和差分电路U12,所述温度传感器U6封装在液流电池管路U2内,分别与信号隔离电路U13、信号隔离电路U14连接,所述信号隔离电路U13、信号隔离电路U14分别连接单片机U1,所述压力传感器U7封装在液流电池管路U2内,连接差分电路U12,所述差分电路U12连接单片机U1,所述流量传感器U8安装在液流电池管路U2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靠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90328.4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学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序列运算和粒子群算法的独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模型建立步骤,建立优化数学模型,该优化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整个微电网全月总费用最小,约束条件包括能源供需平衡约束、分布式供能设备的可利用性约束和蓄电池设备约束;模型求解步骤,从待规划区域历史气象数据库中获取所述优化数学模型的输入变量参数值,采用结合序列运算理论的粒子群算法对所述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优化数学模型决策变量的输出数据,根据所述决策变量的输出数据获得独立微电网中风机、光伏和蓄电池的最优配置数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未考虑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微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72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90448.4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学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需求响应的微网经济优化运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微网优化设计数据库;2)建立优化模型,该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微网运行总成本最小,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可控机组出力约束、可控机组爬坡约束、联络线传输功率约束和可控负荷容量约束;3)从所述微网优化设计数据库获取优化模型所需的输入变量参数值,采用基于混沌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所述优化模型,获得优化模型决策变量的输出数据;4)根据所述决策变量的输出数据对各场景下的微网运行总成本进行对比,获得最优场景及相应的呵中断负荷最优控制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需求侧和管理操作层面,实现微电网能源利用更加合理、经济、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13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596156.6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2 , Y02E60/722 , Y04S10/12 , Y04S10/14 , Y04S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微电网系统,包括就地控制层、网络通信层、主站层和软件层,就地控制层通过通信网络层与主站层通信连接,主站层通过信息交互总线与软件层通信连接,本发明集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多种类型和容量的储能系统及现代电力电子、通信、控制技术,在实现高可靠性供电的同时,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微网内负荷的高可靠性供电;正确反映微网和外部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充分展现分布式能源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实现光伏、风电、储能系统及微网系统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存储,为微网关键技术的研究积累运行数据。解决了现有微电网系统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效益差、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107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74835.3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电池堆单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连接由N个单体电池E1~EN依次串联构成的电池堆,包括一个单片机U1、N+1个光耦继电器NK1~NKN+1、一个转换电路U2和一个CAN总线收发芯片U3,单片机U1连接光耦继电器NK1~NKN+1的引脚K,光耦继电器NK1~NKN+1的引脚A均连接电源VCC,光耦继电器NK1~NKN的引脚D分别依次连接单体电池E1~EN的正极,光耦继电器NKN+1的引脚D连接单体电池EN的负极,光耦继电器NK1~NKN+1的引脚d交替连接线COMA和线COMB,转换电路U2输入端连接线COMA、线COMB和单片机U1,输出端连接地GND和单片机U1,CAN总线收发芯片U3连接单片机U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产品可靠性高,实施难度小,多路采集互不干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7771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94010.8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综合等值模型结构,该模型结构包括等效静态部分和等效电机部分,所述等效静态部分与等效电机部分并联在所接入的母线上,所述母线通过并网开关接入大电网,所述等效静态部分包括静态负荷元件和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以及储能设备,所述等效电机部分包括异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电动机以及同步电动机。解决了大量分布式电源及控制逆变设备接入中低压电网对配电网动态特性产生的影响的问题。采用本发明的综合等值负荷模型结构后,在负荷建模时,不需要对电网中的所有元件进行分析建模,建模方法更加简便,可以应对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及控制逆变设备接入中低压电网对配电网动态特性产生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