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1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789904.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201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31 , G06F18/25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实时电价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用户用电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将用户分为不同群体,并设计个性化的电价策略;根据电网实时负荷状态,采用预设规则对电价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实时收集用户用电数据并进行个性化聚类,结合电网负荷状态动态调整电价,实现了更加灵活和精确的电价策略。它不仅能够提升电网的供需平衡,还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鼓励用户在高峰期调节用电行为,同时支持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有助于优化电网资源的使用,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2084.5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轻并网策略的风储氢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优化调度方法,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基于新能源的历史出力数据,生成多元场景模型;S2:基于制氢系统的负荷数据,确定电解槽的运行条件;S3:适应轻并网的源网荷储动态,匹配控制策略;S4:构建轻并网风储氢动态匹配的优化调度模型;S5:基于优化调度模型,生成轻并网模式下多元交互最优调度策略;S6:根据多元交互最优调度策略,生成优化调度指令。该方法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制氢项目的高效运行,同时降低制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2773.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汽车第一参数,根据第一参数,定义用户效用函数和代理商利润函数,构建电动汽车用户与充电站代理商之间的互动策略行为;基于互动策略行为,设计代理商与用户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迭代算法寻找用户与代理商之间的策略均衡;基于策略均衡,运用Wardrop第一平衡原理,计算用户响应充放电需求的最短到达时间;建立综合考虑用户活动类型和历史信用影响下的调度潜力评估模型。本发明优化电网运营效率,促进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提高系统整体稳定性及经济效益,能够为电力公司制定合理的调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增强电网应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7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6432.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市场实时电价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收集电力市场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根据经过预处理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对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进行分析;基于分时电价理论和不同时段的购电成本,设置不同的零售费率;基于零售费率和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确定峰荷电价机制;根据实时通信系统和电能计量终端的能力,选择实时电价类型;结合峰荷电价机制和实时电价类型根据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一部制实时电价或两部制实时电价;基于一部制实时电价或两部制实时电价,通过算法模型进行电价优化计算,以确定最终的实时电价。其有益效果是,结合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反映市场的供需变化,提高实时电价确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83995.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的多维度目标函数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约束条件,构造碳排放流与新型电力系统潮流安全的能源供需平衡模型,引入清洁能源不确定性辅助变量,构建储能系统、柔性负荷与清洁能源相协调的新型电力系统机会约束优化模型,构建适用于清洁能源高不确定性的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鲁棒性优化模型,并对目标函数求解优化。本方法充分考虑各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接入和调度,确保电力供应在短期内不会受到大规模波动的影响,有利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实现多种能源的高效协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0484.X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电与抽蓄组合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电与抽蓄组合配置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煤电计算运行成本系统,抽水蓄能计算运行成本系统和比较判断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能有效控制煤电与抽蓄组合的效率最大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4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37698.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消耗与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网互动的光储充一体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分析典型区域的充电设施现状,识别汽车及充电设施类型、布局和电网条件;依据历史数据和区域发展因素,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需求,构建充电行为模型;研究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以最大化综合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容量配置模型;根据接入配电网的原则与技术要求,提出基于车网互动的有序充电控制策略,实现光伏出力和储能系统的高效利用。本发明通过系统化分析和预测,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管理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应用,从而为推动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86486.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模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基地外送电源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大型新能源基地各类型电源的历史运行数据,对数据清洗处理后建立各类型电源的出力模型;以各类型电源的出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以新能源基地年均等值收益最大化和年碳排放量最小化的双重目标函数;给出双重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并根据双重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新能源基地外送电源配置模型;对新能源基地外送电源配置模型进行优化配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旨在实现新能源基地年均等值收益最大化和年碳排放量最低化的电源结构优化配置方法,构建了以电源容量和储能规模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37780.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储能电池资源参与配电网优化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储能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基站能耗水平,数据传输服务需求变化和环境温度变化因素,得到各时间点的基站的能耗;结合地区供电可靠率,确定应急保障时间,计算单站储能电池的调控潜力;结合5G基站与电网互动模式,建立基站单日运行成本模型;建立基站单日运行成本模型;对响应目标进行拆解,结合各基站运行情况,得到区域内基站日最优用能成本和储能电池充放电策略。本发明以基站用能特性和储能电池调控潜力为基础,结合电网多元运行场景的调控需求,以5G基站可靠供电和最优用能为目标,利用集群调控思维,制定多目标优化调控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0176.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601 , G06Q30/08 , G06Q30/0283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聚合博弈策略的分布式多能源交易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多能源交易系统,参与主体间实时共享和交互信息;构建能源交易平台,用于撮合各参与主体之间的能源交易,提供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所述参与主体根据自身利益和目标制定聚合博弈策略;所述能源交易平台实现能源交易的自动撮合和优化配置;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对交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交易方法具有高效资源配置、公平性保障、灵活性和适应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技术创新和应用、用户体验改善以及安全性提升等多方面的优点和效果。这些优点和有益效果使得本发明在分布式多能源交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