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激光-双脉冲MIG复合热源电弧增材制造方法及工件

    公开(公告)号:CN1090793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34141.X

    申请日:2018-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激光-双脉冲MIG复合热源电弧增材制造方法及工件,该方法,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与双脉冲MIG电弧作为复合热源,通过熔化铝合金焊丝在基板上按指定路径进行堆焊,堆焊层逐层叠加形成所需铝合金结构件。本发明所述的铝合金激光-双脉冲MIG复合热源电弧增材制造方法及工件,将低功率脉冲激光与双脉冲MIG电弧进行复合,具有激光焊和电弧焊两种工艺特点,激光与双脉冲MIG复合后,高峰值功率的脉冲激光周期性地作用于熔池,使得熔池内部液态金属处于“向后流动-向前回填”的循环中,相当于加入了强烈的搅拌作用;再加上双脉冲波形带来的冲击作用,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成形试样内部的气孔缺陷。

    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实时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59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7084.8

    申请日:2017-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702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实时调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所述的调控系统,包括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热源系统、传感系统、焊接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单元、控制信号输出系统和焊接机械运动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传感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并输入到焊接数据采集系统,将这些信息转变为各自的数字信号输入到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模块中,通过分类将其输入到人机交互模块中,将简单的数字信号转变为可参考的相对变量信号,然后输入到智能模块中行计算,当计算出的结果数据偏离了智能模块的设定范围时,则对电弧电流、激光能量及运动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调控,进而使焊接综合评价值重新回到设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稳定焊接过程,提高焊接质量的目的。

    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枪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0820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44976.0

    申请日:2015-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884 B23K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电弧复合焊枪,其特征在于:该焊枪分别采用三个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直线导轨机构使激光焦点与电弧电极的空间位置可以沿x、y、z三个直角坐标轴方向精确调节,同时采用一个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的齿轮副旋转调节机构使得电弧电极围绕激光束轴线在360°范围内自由旋转。此外,该复合焊枪通过加装通以高频交变电流的电磁防飞溅装置,实现利用磁场与涡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控制焊接飞溅的运动路径,可以显著降低焊接飞溅对激光光学系统及电弧焊枪保护系统的污染。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焊枪能够满足复杂零件高效数字化焊接以及复杂零件增材制造的需求。

    一种立体式分布的双电弧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457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2367.X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分布的双电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电弧热源,两个电弧分别由前焊枪和后焊枪的电极与工件产生,两个电极在焊接方向上前后串联,其中前焊枪电极Ⅰ产生前电弧,用于熔化工件金属形成焊接熔池;后焊枪电极Ⅱ同心安装于耐高温材料套管内,套管另一端连接焊枪并通入高速流动的保护气,保护气沿套管与后焊枪电极Ⅱ间隙从后焊枪电极Ⅱ尖端流出,保护气压力在液态熔池中形成孔洞,后焊枪电极Ⅱ引弧后,形成的后电弧通过孔洞潜入前电弧底部,两电弧形成立体耦合电弧,该立体耦合电弧沿焊接方向运动进行焊接。该方法通过形成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耦合电弧,显著提高焊接熔深,满足中厚板材焊接需求。

    一种活性焊丝的活性剂涂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549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261249.7

    申请日:2009-1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焊接中使用的活性焊丝的活性剂涂敷方法。用分子量为2000~20000的聚乙二醇作为粘结剂,将活性剂与聚乙二醇混合均匀并加热成糊状后,涂敷在焊丝表面,活性剂与聚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为:活性剂70~95%,聚乙二醇5~30%;用电动卷筒带动焊丝以0.5~10米/分钟的速度通过盛有活性剂与聚乙二醇混合物、温度为50~70℃的恒温料缸涂敷活性剂,再通过拔丝模具使活性剂在焊丝表面均匀分布,实现连续涂敷。本发明所使用的粘结剂对活性焊接效果没有影响,适用于各种合金材料的焊丝,能够成功制备出长达数百米或数千米的连续活性焊丝。

    一种镁铝异种金属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944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219750.7

    申请日:2009-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喷涂技术领域,涉及异种金属涂层的制备方法。一种镁铝异种金属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电弧喷涂或等离子喷涂或超音速火焰喷涂,将直径比为1∶1~1∶3的镁丝和铝丝作为两电极进行电弧喷涂,或将颗粒度为0.2-100μm的镁粉和铝粉按1∶1~1∶9的体积混合作为原料进行等离子喷涂或超音速火焰喷涂,喷涂得到涂层成分及其重量比为:Mg5.5%~40.0%、Al55.0%~93.0%、其它≤10%。该涂层对钢铁以及电极电位较低的铝、锌等金属具有良好的阴极保护作用。将该涂层在200℃~470℃温度下热处理30分钟~150分钟后,涂层组织中富含Al12Mg17相和Al3Mg2相,能进一步提高涂层的硬度及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丝的扩散连接连续挤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3754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157874.8

    申请日:2007-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技术领域,涉及到镁合金丝的连续挤压方法。采用挤压筒、挤压模、挤压轴、保温筒和压力机等,其特征是,将挤压轴上端固定在压力机上,挤压模放入挤压筒中,在挤压筒内壁撒上石墨粉,然后套上保温筒,通过保温筒对挤压筒预热至450~500℃;将待挤压的镁合金锭加热至500~550℃并保温30分钟以上;将一个镁合金锭放入挤压筒内,控制压力机挤压,当挤压轴与挤压模之间还存留一定高度的镁合金锭时,升起挤压轴,往挤压筒内再加入一个镁合金锭,重复挤压过程。本发明利用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镁合金丝连续挤压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压力机。

    镁合金丝的扩散连接连续挤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8176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57874.8

    申请日:2007-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技术领域,涉及到镁合金丝的连续挤压方法。采用挤压筒、挤压模、挤压轴、保温筒和压力机等,其特征是,将挤压轴上端固定在压力机上,挤压模放入挤压筒中,在挤压筒内壁撒上石墨粉,然后套上保温筒,通过保温筒对挤压筒预热至450~500℃;将待挤压的镁合金锭加热至500~550℃并保温30分钟以上;将一个镁合金锭放入挤压筒内,控制压力机挤压,当挤压轴与挤压模之间还存留一定高度的镁合金锭时,升起挤压轴,往挤压筒内再加入一个镁合金锭,重复挤压过程。本发明利用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机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镁合金丝连续挤压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各种压力机。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3960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048081.8

    申请日:2006-10-20

    Inventor: 刘黎明 宋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焊接协调控制方法。采用红外热像分析技术、高速摄像技术或者其它能够实现本目的的手段与工控机建立激光与电弧相互位置DLA闭环协调控制系统。在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过程中,利用该DLA闭环协调控制系统,使DLA保持设置大小不变,或根据实际焊接情况进行自动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的自动控制,从而达到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目的。提高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工艺的适用性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能够提高焊接过程稳定性,有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一种胶焊连接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63729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410082997.6

    申请日:2004-12-14

    Inventor: 刘黎明 宋刚 王恒

    Abstract: 一种胶焊连接方法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胶接和熔焊相复合的新型连接技术。其过程是,在两层待焊材料表面的搭接区域,涂上一层胶剂,然后采用熔化焊接热源进行搭接焊,从而实现接头的良好连接。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此种连接技术能够实现机械结合、冶金结合、化学结合的有效统一。导致结构件的承载载荷、疲劳强度、剪切强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解决了难焊同种金属及异种金属的连接问题,降低材料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适用于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钢铁等金属同种之间以及与异种金属之间的连接,可以获得高性能连接接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