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91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90628.2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缺陷石墨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一种无缺陷石墨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金属箔片进行机械抛光,然后进行电化学抛光,清洗后,将得到的金属箔片放入刻蚀液中刻蚀成具有若干凹槽的金属箔片,然后放入活化溶液中进行活化;随后在金属箔片上制备石墨炔膜,将附有石墨炔膜的金属箔片滴加刻蚀液进行第二次刻蚀,将原有凹槽部分刻蚀为通孔,得到无缺陷的石墨炔分离膜。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炔分离膜的催化剂载体活性位点更多,分布更平均,更容易促进石墨炔的合成反应,石墨炔的生长过程更加有序。
-
公开(公告)号:CN116585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43032.5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单皮层不对称结构平板支撑膜的生产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膜生产装置领域。一种具有单皮层不对称结构平板支撑膜的生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成膜装置框架与置于其内的储料仓槽和两个储料仓组成,其中,所述储料仓整体为一仓体结构,其横截面为倒置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储料仓相对设置,构成一组成膜面垂直于地面的成膜板组;在相对设置的成膜面的下部设置若干出料口,使得置于储料仓内的铸膜液通过出料口流至两个成膜面构成的成膜缝隙间。本发明所述的两个储料仓可对不同的铸膜液进行控温控湿,便于铸膜液储存。制备的单皮层不对称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构造平板支撑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7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495339.8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腈基热交联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一种聚丙烯腈基热交联膜的制备方法,将聚丙烯腈基多孔膜于链段活化溶液中进行聚丙烯腈链段活化处理,将处理后的聚丙烯腈基多孔膜于碱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将经过超声处理后的多孔膜洗至中性后置于填充溶液中进行后填充,将经过后填充的聚丙烯腈多孔膜干燥后进行热氧化交联,得到保持膜孔结构的热交联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羧酸基团添加到聚丙烯腈链段上,能够促进聚丙烯腈多孔膜热氧化过程中的环化与氧化反应,抑制聚丙烯腈多孔膜在热氧化交联过程中的孔结构塌缩,同时羧酸基团的加入促进了填充剂与膜孔壁的结合,使填充剂起到支撑膜孔的作用,减缓膜的致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94826.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制备石墨炔分离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一种原位制备石墨炔分离膜的方法,在平板金属基底的一个面B面制备规则分布的不透凹槽,并在该面涂覆保护层;通过液相合成法在金属基底的另一个面A面上制备石墨炔膜,再在该石墨炔膜表面涂覆多孔聚合物作为支撑层;去除B面上的保护层,并使原不透凹槽形成通孔,即得到石墨炔分离膜。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炔分离膜,能够有效保护超薄石墨炔薄膜,避免了二维薄膜需要转移的难题,有效避免石墨炔分离膜转移过程中造成的缺陷,进一步提升石墨炔膜的分离性能,同时为其他超薄材料分离膜的原位制备奠定基础,工艺条件相对简单、便于操作,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3995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812334.7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族聚酰胺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领域和新材料领域。一种芳香族聚酰胺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铸膜液的制备、芳香族聚酰胺膜制备的步骤,其中,所述铸膜液的制备步骤如下:将无机盐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剂,然后向混合溶剂中加入芳香族聚酰胺,溶解搅拌均匀得到聚合物溶液;采用浊点滴定法向聚合物溶液中逐滴加入助溶剂,确定助溶剂的添加量在该聚合物溶液中的上限,并计算邻近比α=0.01~0.99时助溶剂占铸膜液的质量分数,根据计算所得值配置铸膜液。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过孔结构调控后的膜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分离性能,在膜分离和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5640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509785.5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自流成膜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成膜室;至少一组位于成膜室内的成膜板组,所述成膜板组由两个成膜直面相对的成膜板组成,按成膜直面平行于重力方向设置所述成膜板;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膜板组中两个成模板在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上相向或相背移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膜板组中两个成模板在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位移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膜板组中两个成模板在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本发明所述提供的成膜装置为利用重力产生自流的成膜装置,在成膜过程中可以延长膜的长度并控制成膜的厚度。该装置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和安全可靠等优点,方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24995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821808.6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态结构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一种稳态结构分离膜,是将聚合物膜在氧化性气氛下,于150~500℃处理至少0.1h所得,其中,所述聚合物为具有线性分子结构的热塑性聚合物。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热致刚性稳态结构的分离膜,该分离膜化学性能稳定、气体分离性能优异,将在气体、液体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306327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810012222.X
申请日:2008-07-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71/021 , B01D63/10 , B01D67/0067 , B01D67/0079 , B01D69/141 , B01D2323/08 , B01D2323/21 , B01D2325/12 , B01D232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卷式炭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卷式炭膜由一层或多层融为一体可卷曲的膜层构成;它是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发达的超微孔孔隙结构,很高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及分离性能,可直接分离含有不同分子尺寸的气体或液体混合物;卷式炭膜的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现有均质炭膜机械强度差,平板或管状复合炭膜制备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气体渗透量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20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430823.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炭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领域和新材料领域。一种复合炭膜的制备方法,将修饰改性的支撑体表面涂覆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后浸入凝固浴,使聚合物前驱体溶液中的连续相发生改变生成成膜组分并复合在支撑体表面;对所得复合膜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得表面改性复合膜;将所得复合膜浸入活性单体的水溶液中,充分浸润后排出过量的溶液,再浸入含有另一种活性单体的油相中反应,去除油相溶液,在复合膜表面得到薄的致密聚合物皮层,完成复合膜的表面修饰,得表面修饰的复合膜;炭化。本发明无需引入多层膜覆盖、不增加气体渗透阻力的情况下,就能够制备出兼具高通量高选择性的无缺陷复合炭膜,对实现复合炭膜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18257.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作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反应器经轴结构,属于经轴染色领域。此方法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在染色反应器经轴表面纵横交错地加工微型沟槽通道,被染织物缠绕在经轴上,染液通过分布筛孔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流入这些微型沟槽内,轴向与环向沟槽相连,可使经轴表面充满染液。之后在浓差作用下,染液经渗透逐步向织物纤维层扩散,完成质量传递。经吸附作用,使得织物纤维层实现均匀染色。相比于传统的只开孔的经轴结构,本发明加工多通道沟槽,从根本上解决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有色差、难均染的问题,从而实现高质量染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