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046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0599.8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季尖峰负荷的可削减潜力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春秋季平均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并基于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对春秋季平均典型日负荷曲线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春秋季平均典型日负荷曲线,从而降低春秋季节特性对温控负荷评估的影响;再基于目标春秋季平均典型日负荷曲线,确定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中的尖峰负荷,尖峰负荷为极端高温时段的负荷,从而更关注夏季负荷中受高温影响最显著的时段,突出体现了温控负荷与极端高温的相关性;最后利用温控负荷的等值热参数模型,评估尖峰负荷的可削减潜力,以针对极端高温时段评估可削减温控负荷,从而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地规划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328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744895.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AGC子站测试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实时仿真器用于将实时仿真模拟电网和新能源电站生成的仿真结果发送给调度主站;调度主站中的AGC主站系统用于根据新能源AGC子站系统的系统参数和仿真结果生成AGC控制指令;新能源AGC子站系统用于对AGC控制指令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AGC控制指令发送给实时仿真器,使得实时仿真器根据分解后的AGC控制指令进行仿真得到新仿真结果;调度主站中的新能源电站性能分析系统用于根据新仿真结果和AGC主站系统的系统参数计算新能源AGC子站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解决了直接在实际电网中对新能源AGC子站进行动态性能测试存在的影响电网运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8867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212309.2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分析方法,包括:确定柔性直流最大无功输出量,并获取常规直流落点电压电流值和柔性直流落点电压电流值;根据柔性直流最大无功输出量、常规直流落点电压电流值和柔性直流落点电压电流值,计算柔性直流接入后各常规直流落点短路容量的提升量;计算多直流馈入相互作用因子;根据提升量和多直流馈入相互作用因子,计算计及柔性直流接入的多馈入有效短路比,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考虑柔性直流的多馈入有效短路比,也无法计算柔性直流对常规直流多馈入有效短路比的影响大小的问题,实现全面、有效衡量多回直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入有效短路比分析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71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258037.X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ATCOM的配置规划方法,通过扫描电网薄弱区域,以获得所述电网的短期电压失稳故障集,从而建立所述电网的STATCOM定点及定容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针对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每一预设安装节点引入相应的决策替代变量,并对所述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凸化,然后将所述决策替代变量松弛到连续取值区间,最终得到连续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所述连续优化模型,当所有决策替代变量满足二进制条件时,输出STATCOM的配置规划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规划装置和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能够统一考虑STATCOM的安装节点和安装容量的规划,得到STATCOM的安装节点和安装容量整体最优的配置规划结果,有效地节省了配置STATCOM的经济成本,并提高配置规划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9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51560.5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生产模拟的直流电网储能配置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结合电力系统全年运行成本、时序生产模拟确定的系统年度运行方案以及第一约束条件,构建内层规划模型;采用滚动求解方式对所述内层规划模型中所述系统年度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并在所述内层规划模型计算所述系统全年运行成本后,获取优化后的内层规划模型;将所述优化后的内层规划模型传输至外层规划模型,所述外层规划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迭代获取储能容量配置和优化布局方案。本发明采用时序生产模拟与粒子群算法,结合内层规划模型与外层规划模型,提高直流电网储能的配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62333.3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充放电模型获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负荷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已有的不同类型电动车驾驶、停靠时间以及充电数据,设置模型中的既定参数,明确不同电动车充放电模型,并实现通过时空分析预测电动车充放电负荷变化的功能。利用大规模样本抽样,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动车采取不同参数设置,并在多种充电类型下获取对应的电动车充放电模型,充分考虑到时空分布的电动车充电负荷预测。本发明能够解决时空分析对于电动车充放电的影响被忽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1237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52626.8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启动方法,包括:首先通过所述陆上换流站的启动电阻对所述海上柔性直流换流阀和所述陆上柔性直流换流阀充电,随后启动海上发电机;所述陆上换流站的耗能装置控制直流侧电压为预设电压,解锁所述海上柔性直流换流阀,并将所述海上柔性直流换流阀并入海上发电机,之后基于海上发电机运行的状态,逐一启动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并在检测到所述风机的功率大于所述海上换流站消耗的功率时,停止启动风机;之后,所述海上发电机退出运行,同时,所述海上柔性直流换流阀切换为交流电压闭环控制策略;最后,解锁所述海上常规直流换流阀和所述陆上柔性直流换流阀,其能提供一种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启动方法,提高启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94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78507.7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短期负荷的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历史电网运行数据,并采用k-means聚类模型,对历史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待预测日的特征属性,选取分类结果中和待预测日相似度最高的类别中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将所述训练数据输入到预设的负荷预测模型中,预测得到待预测当日的用电预测和储能出力预测,将得到的用电预测结果和储能出力预测结果相加,得到当日电网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含储能地区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80304.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2 , G06F30/27 , G06N3/12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调度方法及计算机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取电网运行数据,以风光发电联合出力最大且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基于电网运行数据建立电网储能调度模型;设置电网储能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装置约束条件、电网稳定运行约束条件和发电机组约束条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别对目标函数设置权重,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求解单目标函数,得到储能装置的最优充放电曲线;根据最优充放电曲线确定储能装置的调度方案。上述方法采用基于帕累托前缘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并引入权重将多目标函数转为单目标函数,有效避免了寻优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情况,并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90346.9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用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选取储能并网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接入容量,建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经济性分析以及其他效益分析的模型;采用电力系统稳态热稳分析、暂态N‑1扫描和暂态N‑2扫描确定安全稳定分析模型的安全稳定评分指标,采用投资经济测算指数评估经济性分析模型,获取经济性评分指标,将预设的电网阻塞效益、电网调峰的收益和网损降低收益输入其他效益分析模型进行求和计算,获取其他效益评分指标;根据安全稳定评分指标、经济性评分指标和其他效益评分指标进行加权计算,获取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本发明含储能并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效益的综合评价,提高了储能并网的评估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