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件、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3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6717.4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流件、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涉及电池技术领域。集流件应用于电池单体,集流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与电池单体的极耳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被配置为穿过电池单体的盖板后伸出至电池单体的容纳腔外侧,并被配置为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本申请通过将集流件的一端穿过电池单体的盖板后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可使得集流件与电极端子焊接的部位位于电池单体外部,从而可避免集流件与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处因焊接产生的金属屑落入电池单体内部,进而可减少集流件焊接时落入电池单体内部的金属屑量。

    连接片及电池
    43.
    发明公开
    连接片及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31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87671.9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片及电池,连接片包括极柱连接部和至少一个极耳连接部,极柱连接部用于与极柱连接;极耳连接部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弯折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弯折板层叠设置,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极柱连接部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背离第一弯折板的一侧具有第一侧面,第一弯折板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具有第二侧面,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用于与极耳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使极耳连接部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弯折板一体连接且层叠设置,能够增加极耳连接部的厚度,且连接片厚度要求不高的区域可以保持单层板结构,从而减少连接片的用料,降低连接片的成本。

    负极片、电极组件和锂离子电池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17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00028.5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电极组件和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其中,一种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负极活性物质涂覆层,所述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涂覆区以及设置于所述负极涂覆区一侧的负极极耳,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层设置于所述负极涂覆区上;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层背离所述集流体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层绝缘涂覆层;或者,所述负极集流体还包括非极耳区,所述非极耳区和所述活性物质涂覆层的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层绝缘涂覆层。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负极片的电极组件以及应用该电极组件的锂离子电池。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负极片与正极片直接接触而导致短路,防止起火甚至爆炸的发生,提升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电极极片厚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60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59907.6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厚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待碾压电极极片的初始厚度和目标厚度,根据初始厚度和目标厚度,控制目标设备对待碾压电极极片进行碾压,以及获取待碾压电极极片的第一厚度变化数据、已碾压成形的已碾压电极极片的第二厚度变化数据、目标设备的当前碾压速度数据,根据第一厚度变化数据、第二厚度变化数据和当前碾压速度数据,对目标设备的当前碾压压力或当前碾压温度进行调整,以使已碾压电极极片的厚度达到目标厚度,本申请能够在电极极片的碾压过程中实时根据电极极片的碾压情况,调节目标设备的碾压压力和碾压间隙,以使得碾压得到的电极极片厚度均匀。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84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41319.X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此种顶盖组件包括端子、盖板和绝缘板,盖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盖板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绝缘板与盖板的第二表面贴合,端子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绝缘板连接,绝缘板靠近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绝缘板环绕第一凸台的周部凹设有安装槽,端子与绝缘板连接一端凸出设置有密封凸环,密封凸环抵紧在安装槽的内部。此种结构的顶盖组件,在端子上设置密封凸环,通过密封凸环抵紧在安装槽的内部,使盖板与绝缘板紧密贴合,消除盖板与绝缘板之间的装配间隙,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此外,利用密封凸环与安装槽的内部抵紧力,实现端子与绝缘板之间的固定,易于装配,且结构稳固。

    盖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4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98226.5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盖板组件包括端子和本体,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端子连接,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背离端子的一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防爆结构。本申请的盖板组件,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端子可以和电池的集流盘分离,进而可以使得电池断电,可以避免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仍在放电而导致热失控加剧的情况出现,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顶盖组件、单体电芯及电池包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2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97520.4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顶盖组件、单体电芯及电池包。该顶盖组件包括盖板和端子组件。盖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凸起部。端子组件设于凸起部。凸起部朝位于主体部远离电极组件的一侧,且在靠近电极组件的一侧,凸起部与主体部存在高度差,以延长端子组件与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其中,高度差为H,满足:0.1毫米≤H≤10毫米。由此,为极耳折弯提供更多的高度空间,便于极耳、连接片的安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