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和使用其的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80084161.1

    申请日:2014-12-17

    Abstract: [课题]提供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方案。[解决手段]将负极活性物质用于电气设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如下结构:在以非晶态或低结晶性的硅为主成分的母相中分散有包含过渡金属的硅化物的硅化物相的结构,且包含具有规定组成的含硅合金,前述含硅合金的使用CuKα1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2θ=37~45°的范围内的过渡金属的硅化物的衍射峰强度B相对于2θ=24~33°的范围内的Si的(111)面的衍射峰强度A之比的值(B/A)为0.41以上。

    空气电池及使用该空气电池的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3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280044905.8

    申请日:2012-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2/02 H01M2/208 H01M12/065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电池具备正极层、叠层于正极层上的电解质层、叠层于电解质层上的负极层、以及叠层于正极层上且位于正极层的与电解质层相反一侧的导电性液密通气层。另外,本发明的电池组具备多个本发明的空气电池。其中,该电池组设置有存在于第一空气电池中的导电性液密通气层和与第一空气电池相邻的第二空气电池中的负极层之间、使含氧气体流通的流路。而且,第一空气电池经由导电性液密通气层与第二空气电池中的负极层电连接。

    空气电池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7548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280059831.5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现有的空气电池为彼此不能直接连接的构造,存在不能适用于车载用电源的问题。本发明的空气电池(A1)隔着电解质层(1)具备正极层围电解质层(1)及正极层(2)的外周的外框部件(4),正极层(2)具备正极部件(21)、正极集电部件(22)、及液密通气部件(23),并且,负极层(3)具备负极部件(31)和负极集电部件(32),正极层(2)在与外框部件(4)之间具备内端部与正极集电部件(22)的周缘部接触且外端部露出于正极表面侧的触点部件(5),触点部件(5)的外端部为从液密通气部件(23)的表面突出且至少达到与外框部件(4)的端面同一面位置的突出量,由此,能够实现电池之间的直接的串联,并适合车载用电源。(2)及负极层(3),并且,具备具有电绝缘性且包

    注液式空气电池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7512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80050415.9

    申请日:2012-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2/02 H01M2/40 H01M12/06 H01M12/08

    Abstract: 在现有的空气电池中,由于循环利用电解液,存在电解液的组成逐渐变化而输出功率变得不稳定的问题点。通过具备包括空气极(1)和金属负极(2)的电极构造体(A)、可保持电极构造体(A)及电解液(4)的电池容器(8),且具备供给至电池容器(8)的电解液(4)的供给用罐(5)、从电池容器(8)排出的电解液(4)的排出用罐(6)、作为使电解液(4)在从供给用罐(5)经电池容器(8)至排出用罐(6)的路径流通的电解液流通机构的泵(11A、11B)的注液式空气电池(C1),能够使供给至电池容器(8)的电解液(4)的组成一定,而得到稳定的输出功率。

    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和使用了其的电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80084375.3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气设备的循环耐久性的手段。将由含硅合金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用于电气设备,所述含硅合金具有Si-Sn-M(M为1种或2种以上的过渡金属元素)所示的三元体系的合金组成,且具有如下结构:微细组织具有以过渡金属的硅化物(silicide)作为主成分的第一相、以及一部分包含Sn且以非晶质或低结晶性的Si作为主成分的第二相,进而,一部分为多个独立的第一相且一部分为第一相与第二相形成的共晶组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