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044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80069692.X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正极集电体(221)、被保持于正极集电体(221)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负极集电体(241)、和被保持于负极集电体(241)且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之间介有由多孔质的树脂片形成的隔板基材(265)。另外,在隔板基材(265)保持有耐热层(266)。在此,耐热层266具有无机填料、粘合剂和增粘剂。耐热层的粘合剂与增粘剂的重量比P即粘合剂/增粘剂为P<7.2。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7126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054594.7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至少包含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包含正极集电体、保护层和正极合剂层。保护层配置于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合剂层之间。保护层至少包含第1保护层和第2保护层。第1保护层配置于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第1保护层包含第1导电材料和第1树脂。第1树脂是非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第2保护层配置于第1保护层的表面。第2保护层至少包含第2导电材料和树脂A。树脂A是热塑性树脂。树脂A的熔点比第1树脂的热分解温度低。树脂A的膨胀系数比第1树脂的膨胀系数大。

    非水系电池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1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320849.5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一种非水系电池,包含负载电极活性材料的集电器。集电器包含第1层、第2层以及第3层。第2层夹设于第1层与第3层之间。第2层包含0.3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的镁、0.2质量%以上且0.9质量%以下的硅、以及余量的铝。第1层以及第3层分别构成了集电器的外表面。第1层以及第3层分别包含99.3质量%以上的铝。在第1层以及第3层的任一者中,镁都小于0.3质量%,硅都小于0.2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