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96201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100141.6
申请日:2006-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nventor: 富冈健太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F28D15/00 , F28F3/12 , F28F13/06 , G06F2200/201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冷却装置包括热连接到所安装的第一发热元件和所安装的安装高度比第一发热元件高的第二发热元件的传热单元,所述传热单元包括冷却剂通过其流动的通路,具有热连接到第一发热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热连接到第二发热元件的第二部分的受热部,发散由所述受热部接收到的热量的散热部,其中形成相应于所述通路的第一槽的第一板构件,和覆盖所述第一槽的第二板构件。受热部形成在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的至少一个之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330164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24950.X
申请日:2008-06-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58 , H01Q1/243 , H01Q21/28 , Y10S439/927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1、81),包括设置在壳体(3)的外表面(8b)上的导电层(11),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导电构件(5、94a),以及附接到壳体(3)的连接部件(15)。壳体(3)设有使壳体(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孔(13)。连接部件(15)具有导电性并设有大直径部(17)和小直径部(18),大直径部(17)被形成为大于通孔(13)、从壳体(3)的外部与所述导电层(11)相对并且电连接至导电层(11),小直径部(18)被形成为小于通孔(13)、插入到通孔(13)中以到达壳体(3)的内部并且电连接至导电构件(5、94a)。
-
公开(公告)号:CN101330162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24949.7
申请日:2008-06-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48 , H01Q1/2258 , H01Q1/38 , H01Q9/42 , H01Q21/28
Abstract: 电子设备(1)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内导体构件(12),与外壳(11)一起设置,并且抑制从外壳(11)内部泄漏到外部的不希望的电磁辐射的导体部分(21),以及天线,该天线包括设置在外壳(11)的外表面(15b)上的天线元件(35),天线(31)使用导体部分(21)作为天线接地元件(36)。外壳(11)至少天线元件(35)设置在其中的区域的一部分上包括在导体部分(21)以外的非导体部分(56)。当从所述天线元件(35)和所述外壳(11)互相重叠的方向看天线(31)时,所述天线元件(35)与所述非导体部分(56)重叠的部分的尺寸大于所述天线元件(35)与所述导体部分(21)的重叠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0403225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410047594.8
申请日:2004-05-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6F1/20 , H05K7/2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G06F1/1616 , G06F1/1637 , G06F2200/201 , G06F2200/20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主机单元(2)、显示单元(3)以及支撑单元(20)。主机单元(2)包括生热部件(11)和热量接收部分(31)。所述热量接收部分(31)与所述生热部件(11)热连接。支撑单元(20)将显示单元(3)支撑在主机单元(2)上并且所述支撑单元(20)包含散热部分(32),所述散热部分(32)用于散发所述生热部件(11)的热量。生热部件(11)的热量被传输到热传输媒介中并且通过热传输媒介被传输到散热部分(32)。
-
-
公开(公告)号:CN1704609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4210.6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5/002 , F04B35/04 , F04D1/02 , F04D29/406 , G06F1/203 , G06F2200/201
Abstract: 泵(22)具有泵壳(25)和叶轮(42),泵壳(25)具有泵室(39)、液体通过其被引导到泵室(39)中的入口路径(55)和液体通过其从泵室(39)排出的出口路径(56),叶轮(42)容纳在泵室(39)中,随着叶轮(42)转动,液体通过入口路径(55)被吸入到泵室(39)中并被推出泵室(39)进入出口路径(56),出口路径(56)具有在泵室(39)中开放的第一开口端(60a)和位于第一开口端(60a)下游的第二开口端(60b),第一开口端(60a)具有比第二开口端(60b)的开口面积大的开口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691881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8499.0
申请日:2005-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 F04D29/588 , G06F2200/201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在该电子设备中,易于完成发热单元与冷却泵之间的定位。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发热单元;热量发散部分,位于壳体中,用于将热量从发热单元发散出去;泵,位于壳体中,并与发热单元相连接,该泵用于将液态冷却剂输送到热量发散部分处;循环流路,连接在泵与热量发散部分之间,循环流路用于使液态冷却剂在泵与热量发散部分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从发热单元带走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热量发散部分中。泵包括泵壳,该泵壳具有泵腔和受热部分,受热部分与发热单元实现热连接,受热部分包括与发热单元相对应的凹陷。泵还包括叶轮,位于泵腔中。泵还包括电机,与叶轮相连,电机可转动所述叶轮。
-
公开(公告)号:CN1690438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5290.9
申请日:2005-04-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3/06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1),它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发热元件(31);以及冷却装置(4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散热部分(50),热连接到所述散热部分(50)的循环通路(60),和强制地使所述循环通路(60)中的流体循环并具有热连接到所述发热元件(31)的热接收部分(122)的泵(100),所述泵(100)包括:泵壳(101),所述泵壳具有热接收部分(122)和泵室(118);定子(103b);以及旋转部件(102),所述旋转部件具有用来搅动所述泵室(118)中的流体的搅动部分(107)和包含在所述旋转部件(102)内的磁铁(103a),所述旋转部件(102)将所述流体输送到所述循环通路(60)中。
-
公开(公告)号:CN1670995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510055070.8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64 , H01M8/04007 , H01M8/04186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分别具有阳极和阴极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料电池单元;向上述阳极供给燃料的混合罐;与上述燃料电池连接且使来自上述燃料电池的排出物流到上述混合罐的排出路;以及在上述排出路上具有的、把上述排出物冷却到被控制的温度的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60436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11709.8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4014 , H01M8/04156 , H01M8/04186 , H01M8/0662 , H01M8/1009 , H01M8/247 , H01M2250/30 , Y02B90/18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的壳体内布置了电动组件(52);燃料槽;第一管道,燃料通过它循环于电动组件与燃料槽之间;空气供给部分,它向电动组件供给空气;以及第二管道,来自电动组件的产物通过它而排出。第一和第二管道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散热器部分(70)和(75)。冷却风扇(82)位于第一和第二散热器部分之间,将空气循环通过散热器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