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检测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26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54064.1

    申请日:2009-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404 A61B5/04284 A61B5/6898 A61B2560/04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是将用于检测心电信号的电极作为透明电极10、11,且在这些透明电极10、11上涂敷透明绝缘膜12,利用生物体与透明电极10、11的电容耦合来检测心电信号。由此,能够防止因水分等附着在透明电极10、11上而使透明电极10、11发生劣化。另外,将透明电极10、11配置在与显示面板8重合的位置,能够提高操作按钮等的配置自由度,能够实现心电信号检测装置1的小型化。

    末梢血压估计方法和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73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31247.7

    申请日:2023-03-13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非侵入且简便地估计末梢的毛细血管或细动脉的血压的大小的末梢血压估计方法和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由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10)执行以下步骤:通过光电脉搏波传感器(211)获取作为被检者的用户的末梢的毛细血管或细动脉的光电脉搏波信号(53);以及基于光电脉搏波信号(53)的上升的陡度来计算成为末梢的毛细血管或细动脉的血压的大小的指标的末梢血压指标,基于末梢血压指标来估计末梢的毛细血管或细动脉的血压的大小。

    血流动力学状态估计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65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80023799.3

    申请日:2023-02-13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高精度地估计末梢血流动力学状态。包括:获取用户的末梢的毛细血管的第一光电脉搏波信号;获取末梢的细动脉的第二光电脉搏波信号;基于第一光电脉搏波信号和第二光电脉搏波信号,估计脉搏波传播时间;以及基于脉搏波传播时间,估计末梢的末梢血流动力学状态,其中,从用户的规定的手指获取第一光电脉搏波信号和第二光电脉搏波信号。

    糖代谢能力估计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2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80087836.2

    申请日:2022-12-07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生物体信息测定系统分别测定对用户的血糖水平造成影响的事件之前的用户的外周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和该事件之后的用户的外周血流动力学指标值,根据在该事件之前和之后测定出的该外周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的变化来估计用户的糖代谢能力。

    体温计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870196.X

    申请日:2018-11-27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本发明的深部体温计(1)具备:体温测量部(15),具有由具有规定的热阻值的热阻体(301、302)构成的热阻体层(30)、沿着该热阻体层(30)的厚度方向而配置的四个温度传感器(70)、以及安装有对四个温度传感器(70)各个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408)的布线基板(40);上外装体(10),由具有防水性的闭孔气泡或者半闭孔气泡的发泡材料形成,收纳体温测量部(15);以及下外装体(20),由具有防水性的非发泡性树脂膜形成,上外装体(10)的周缘和下外装体(20)的周缘部被密接固定。

    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17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80031860.4

    申请日:2022-03-31

    Inventor: 志牟田亨

    Abstract: 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1)具备构成为能够相互通信的环状生物体传感器(2)和便携式控制单元(3)。便携式控制单元(3)(控制部(34))根据与环状生物体传感器(2)之间的近距离无线的通信状态来判定是否正在用佩戴有环状生物体传感器(2)的手把持着便携式控制单元(3)(把持判定),并且根据从图像识别出的图像中的用户的面部的位置以及便携式控制单元(3)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度来判定用户的测定姿势是否恰当(姿势判定),基于把持判定结果和姿势判定结果来控制生物体数据测定系统(1),从而获取包括血压的生物体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