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5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403854.X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芳芳 , 吴时强 , 吴修锋 , 戴江玉 , 高昂 , 杨倩倩 , 张宇 , 黄标 , 王小东 , 崔鹏飞 , 徐鹏 , 俞雷 , 赵宇航 , 徐准 , 沙海明 , 杜庭宝 , 何建明 , 樊顾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免排水竖井井喷的井盖结构及其响应方法,竖井连通地面大气与地下管道,井盖组件设置于竖井顶部,所述井盖组件为一端带有平板的锥体,使用时所述平板水平放置,与地面平齐。所述井盖组件包括井盖空腔、井盖空腔底面平板的中心处的中孔、锥体表面的多个通气孔以及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含开启孔、限位措施和井盖支座。所述限位措施限制井盖自动打开最大角度;所述井盖通过井盖支座固定于地面,井盖支铰固定于所述井盖支座上,井盖外缘设置井盖肋板,所述井盖肋板设置“S”型肋板轨道,所述井盖支铰在肋板轨道内滑动。该结构预设多级减免竖井井喷功能和应急措施,自动应对和减免突发井喷事故,安全可靠,使用方法便捷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1037.1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能源‑粮食社会经济复杂网络系统的降维分析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所述方法首先,构建水‑能源‑粮食系统,并获取其中用于计算判断的指标数据,并对所述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将所述水‑能源‑粮食系统网络化,得到初始化网络图;再次,根据所述初始化网络图,简化网络结构;从次,对简化后的网络进行整体相似性和局部相似性的分析;最后,将降维后的网络用于水‑能源‑粮食系统适配性评价研究。本发明实施例借鉴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数学中图论方法,采用了网络聚类系数、节点度、网络核心和关键线路等概念,克服了传统社会网络分析中对象为平等关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7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6049.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水系连通水安全保障需求适配方法及系统,采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分析模块、信息反馈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防洪代表站的水位信息及供水代表站的供水信息。信息处理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河道水体质量。信息反馈模块基于所述信息处理分析模块的数据反馈至用户端一侧。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位于待采集水体的本地端,所述信息处理分析模块位于云端、且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信息反馈模块连接至本地局域网。信息采集模块通过预设的指标处理算法对水体的相应指标进行数字化处理,对采集到的多组数据进行统筹化处理与指标化分析,使得多组数据耦合在一起并通过内设的阈值分析反馈至用户端,提高结果分析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47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06706.8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位波动过程非接触量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并测量标定点和检验点实际位置坐标;侧向拍摄参照平面,获得视频数据;将视频数据分解为图像,矫正图像至参照平面的正射投影面;识别图像内标定点和检验点,将标定点的像素坐标与实际位置坐标匹配,获得标定系数;根据标定系数和检验点像素坐标计算检验点实际位置坐标,计算比较检验点实际位置的计算值与测量值的偏差,当两者的偏差值小于预设偏差值时,执行下一步骤;根据被测水面特征点像素坐标获取被测水面特征点的实际高程值。本发明属于非接触方法,对测量对象无扰动;仪器架设简单,操作便携,成本低;侧向观测,适于复杂环境;自动化程度高,不存在临时观测人员操作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383527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97655.5
申请日:2014-03-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镂空底板收缩式消能方法,采用收缩式消能工挑流,其特征是将收缩式消能工的底板设置成镂空底板,即只在消能工前段设置底板,在消能工余段不设置底板,使未设置底板的部分水体的下缘也与大气相通,有自由水面。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消能工体形。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收缩式消能工底板的改进,形成具有镂空底板的收缩式消能工,使未设置底板的部分其水体下缘能与大气相通,达到了既提高消能率又削弱雾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11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29555.9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速水流泄槽底坡由缓变陡的掺气槽设置方法,当前直线坡与后直线坡的延长线夹角α≥150°时,后直线坡顶端通过一段水平线或斜向上的折线交于挑坎的末端向下的垂线形成位于挑坎末端与后直线坡顶端之间的掺气槽;当前直线坡与后直线坡的延长线夹角α<150°时,后直线坡顶端先通过一段斜向上的曲线连接一段水平线或斜向上的折线,然后水平线或斜向上的折线交于挑坎的末端向下的垂线形成位于挑坎末端与后直线坡顶端之间的掺气槽。本发明体型简单,易施工,空腔大,掺气足,挑坎段泄槽流态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3786.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密度剪切稀化流体的高效能量储释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库剪切稀化流体处理装置、上库储液装置、流体输送装置、能量储存释放循环装置、下库储液装置和下库剪切稀化流体处理装置。其中上库储液装置与上库剪切稀化流体处理装置连接;流体输送装置与上库储液装置连接;能量储存释放循环装置与流体输送装置连接,接收流体输送装置输送的高密度剪切稀化流体,将高密度剪切稀化流体的重力势能与电能进行相互转换;下库储液装置与能量储存释放循环装置连接;下库剪切稀化流体处理装置与下库储液装置连接。本发明实现能量的高效储存与释放,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灵活调控能力,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和循环使用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6548.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N5/025 , G06F18/243 , G06N20/20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构建生态产品分类体系和价值量计算方法体系;依序分析每一生态产品形成与发挥作用的时空尺度特征、以及对应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的时空尺度,采用耦合模型生成各类支撑生态产品核算的标准化时空数据产品;构建多准则核算模型,并评估多准则核算模型中每一准则指标的权重;获得流域尺度的流域尺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时空分布差异分析,输出并存储流域尺度的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模型;整合了多源异构数据,提高了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84832.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10 , G06F18/2135 , G06F18/23 , G06F18/22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人类干扰河湖生态结构与功能复苏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研究区域,采集研究区域内的原始研究数据并预处理,得到符合预定标准的基础数据;基于基础数据,挖掘人类干扰活动模式,并进行人类干扰活动对河湖生态结构影响的聚类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基于分析结果,定量评估计算人类干扰对河湖生态结构的影响,获得评估数据;调用预构建功能复苏预测模型,基于评估数据进行模拟并输出功能复苏目标和解决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质量差、时空表征弱和评估片面化等问题,提高了强人类干扰下河湖结构与功能复苏评价准确率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15104.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上游水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底坡泄槽掺气坎的通气保护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的:上游泄槽底板、挑坎、集水底板、落水底板和下游泄槽底板,以及设置在挑坎后的阻流墩和防浪结构,阻流墩与挑坎之间形成有通气通道,通气通道底部设置有集水底板,通气通道与通气井联通。本发明在现有传统掺气坎基础上,增加阻流墩、落水底板及排水管道,以“双保险”的布置形式最大程度地避免通气孔的堵塞,保障通气效果,增大掺气坎的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