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030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01826.2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地基上的船型大砂袋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软土地基上稳定的船型大砂袋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目的在于加强围堰底层砂袋强度和刚度,控制大砂袋围堰变形破坏,从而保证围堰的安全稳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软土地基上稳定的船型大砂袋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结构由顺围堰长度方向布置的大砂袋尺寸由大到小逐层叠加而成,其中围堰底层砂袋外包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的底部下方依次为砂垫层和塑料排水板;所述砂垫层外围设土工管袋挡埝作为围挡结构;所述围堰底层砂袋与土工格栅之间由锚杆固定成整体。本发明适用于近海工程、围海造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20850.1
申请日:2016-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9/005 , G06F17/11 , G06F17/5009 ,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响应面法识别边坡土体伯格斯模型参数的方法,包括确定模型参数及其水平;确定数值试验的参数组合和试验顺序;计算响应面方程;优化识别模型参数。本发明基于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综合手段,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伯格斯模型参数与边坡表面位移的回归方程,并采用回归分析构建参数的最优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41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35028.X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库滑坡多场信息现场监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库滑坡多场信息现场监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监测内容包括表面位移、深部位移、地下水位和渗透压,力图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测内容单一和预测预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水库滑坡多场信息现场监测系统,水库滑坡包括滑动面、水位以上滑坡体和水位以下滑坡体,水位以上滑坡体的表面为滑坡表面,其特征在于:监测系统由滑坡表面上的表部位移监测单元、水位以上滑坡体和水位以下滑坡体中的测斜监测单元及水位以下滑坡体中的渗流场监测单元构成,以各一个GPS监测墩、测斜监测单元和渗流场监测单元为一组沿滑动面间隔布置。本发明适用于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77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50311.5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施加复杂荷载形式的变频竖向循环加载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高加载次数的可施加复杂荷载形式的变频竖向循环加载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具有模型箱和竖向固定于模型箱内的模型桩,模型桩上端连接力矩加载机构,力矩加载机构具有重心变化机构和配重块Ⅰ,重心变化机构经钢支架固定于地面,且重心变化机构一端经水平布置的转轴可转动接于钢支架上,重心变化机构经钢丝绳Ⅰ和连接套环连接所述模型桩上端,钢丝绳Ⅰ挂于重心变化机构上方的滑轮Ⅰ上,重心变化机构还经钢丝绳Ⅱ连接配重块Ⅰ,钢丝绳Ⅱ挂于重心变化机构上方的滑轮Ⅱ上,滑轮Ⅰ、Ⅱ均安装于钢支架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87303.8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单桩防冲刷联排装置,属于海洋平台桩基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基桩的外部,且固定环的内径大于基桩的外径。本发明通过在带孔高强土工布的底部与固定环之间,呈环形阵列均匀设有固定套管、滑杆、连接钢丝、收缩槽、牵拉弹簧组成的支撑件,且支撑件的辐条汇集到固定环,另外支撑件上远离固定环的连接钢丝与悬吊机构之间连接,使得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吊机与悬吊机构连接,能够对连接钢丝造成牵拉,将位于固定套管内部的滑杆移动至两组固定套管之间,此时带孔土工布处于展开状态,在带孔土工布下降至基桩的底部,能够呈圆形展开,保证对带孔土工布的铺设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5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027617.3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力桩沉贯过程中的辅助调平装置、吸力桩以及调平方法,所述辅助调平装置包括多个气舱,多个气舱均匀地分割吸力桩的顶面空间,所述气舱与吸力桩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气舱与充气套管相连通,并经充气套管向气舱内充气。本发明通过设置可充气的气舱,可以有效地改善吸力桩负压沉贯的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在保证实现吸力桩负压沉贯过程中水平调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气舱与吸力桩顶面可拆卸地连接,使得辅助调平装置可以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1547833.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滑带土残余强度再生试验的大型剪切仪及应用,包括剪切试验系统、荷载系统、监测控制系统、进排水系统以及容器;所述荷载系统用于对剪切试验系统进行荷载加载;所述荷载系统包括升降机构、升降臂、与升降臂呈水平滑动的伸缩力臂、加力轴、与加力轴的下端相连接的加压板,所述升降机构用于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升降臂;所述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位移监测仪、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所述位移监测仪用于监测伸缩力臂的水平位移以及升降臂的竖向位移,所述压力传感器布置在荷载系统对剪(56)对比文件Ting-Kai Nian 等.Strength behavior ofslip-zone soils of landslide subject tothe change of water content《.NaturalHazards》.2013,第711-721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6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577114.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转下阻式多层级高效能环剪试验仪及应用,所述环剪试验仪包括多层环剪组件、液压升降系统、动力旋转系统、排水系统、监测控制系统和框架。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剪试验仪中各层环剪组件的内外壁可联合围限出通透的多层级环剪试样空间,通过液压升降系统的操控可对试样进行加卸载,同时顶层环剪组件齿轮与电机齿轮相啮合可实现上部旋转,而底层环剪组件外壁阻力杆的设置可阻控下部不转,因此,可控制试样在转与不转的分界层位发生旋转剪切。本发明采用多层级剪切设置,只需制作单个试样即可通过开展多层剪切来一次性完成试样强度参数测试工作,完全确保了试样的一体性和一致性,能显著提高试验效率以及强度参数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5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312355.0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重圆弧模型稳定性分析效果检验的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所述模型试验系统包含滑坡系统、加载系统、进排水系统、监测控制系统以及框架。本发明通过设置合理的进排水系统及水位监测技术,实现了对不同水位工况的精准控制,继而采用坡顶加压的驱动模式,分别在各水位工况下实现滑坡失稳破坏过程的有效模拟。本发明结合临滑破坏时刻点的判识,可读取该时刻点对应的坡顶受荷条件、水位信息,并调取该时刻对应的滑坡剖面影像数据即剖面几何形态)。最后,根据滑坡临滑时刻的剖面形态、水位信息以及顶部受荷条件,采用多重圆弧模型分析该时刻滑坡的稳定性,并提出基于滑坡临滑时刻实际的临界稳定状态Fc=1.0检验多重圆弧模型分析效果的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1465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711479917.4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地震勘探的水平拖缆装置及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海上地震勘探的水平拖缆装置采用导杆与滑轨的组合方式,实现了不同位置处拖缆的布置,增加了拖缆的水平布置范围;可广泛用于近海地震勘探的拖缆释放与回收;且在不探测时,可以将该水平拖缆装置回收到船体上,不会增加船体的平面大小;采用中空的伸缩线缆套管,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拖缆在海水中释放的水平间距,提高了采集线缆的空间布置范围,也使得采集线缆的布置位置远离船体尾部,降低了船尾水流及船体动力机构的干扰,提高了地震数据采集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