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胶囊系统用的低功耗无线收发机模拟前端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913378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112599.3

    申请日:2006-08-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胶囊制造领域,其特征在于,收发机模拟前端集成电路和收发共用的天线及收发开关,该电路含有:接收机,由依次串接的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耦合电容、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和ASK解调器构成,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与收发开关输出端相连,ASK解调器输出数字信息;发射机含有:依次串接的晶体振荡器、低频锁相环、接收数字信息的ASK调制器、耦合电容、上变频器和功率放大器,下变频器和上变频器的本振信号由振荡器提供,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收发开关相应输入端相连,天线与收发开关的相应信号端相连。本发明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以及小尺寸的优点。

    双向数字无线内窥镜胶囊用的集成电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849991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12011.7

    申请日:2006-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内窥镜系统的体内胶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依次含有:图像传感器,用电池供电的、包括数字基带电路和模拟射频电路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其中,该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为含有胶囊内系统控制单元、图像传感器接口、图像编解码及压缩单元、无线基带处理单元以及驱动单元,分别由所述控制单元内的低频控制子单元、控制子单元以及图像传感器接口、图像压缩单元、存储器以及无线基带处理单元中的无线收发电路组成三级管理结构,来控制胶囊内各部分电路的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从而降低了动态功耗,避免了各电路单元的同时动作,使胶囊的连续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

    基于时空空隙度的物体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32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18926.2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时空空隙度的物体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目标区域中具有时间序列的多帧回波图,构造每帧回波图对应的回波金字塔以获得每帧回波图空间维度上的多尺度观测;基于回波金字塔,沿时间维度进行相同空间尺度下的观测,得到多尺度观测下的时空空隙度图,根据时空空隙度图确定目标区域中的目标物体。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基于时空空隙度的物体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水下目标检测识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283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238219.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目标检测识别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配准单元、检测识别单元,以及装设在水下载体每一侧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扫描方向的单视侧扫声呐;所述配准单元用于对水下载体单侧所有单视侧扫声呐针对同一水下目标采集的单视声图进行图像配准,得到图像配准结果;所述检测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图像配准结果,确定所述水下目标的检测识别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及方法,提高了水下目标的检测率和识别率,降低了虚警率,同时,实现了一次航行路径对水下目标的多次检测和识别,提高了水下载体的能效比,降低了成本。

    一种点云分割方法及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43194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410410469.2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云分割方法及装置,涉及三维重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深度传感器对被测场景进行逐列扫描,以获取所述被测场景的深度信息,将所述被测场景的深度信息进行坐标转换,以获得所述被测场景在本地坐标系下的三维信息;S2:从所述三维信息中分割出地面点云;S3:通过自适应阈值的聚类分割方式对非地面点云进行聚类分割,所述非地面点云为所述三维信息中除所述地面点云之外的其他点云。本发明通过自适应阈值的聚类分割方式对非地面点云进行聚类分割,有效避免了采用固定阈值对非地面点云进行聚类分割所导致的欠分割和过分割问题。

    基于投影屏幕的多点触控检测方法及多点触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08574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353512.2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投影屏幕的多点触控检测方法,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包括:测定投影平面、计算投影平面参数,并对投影平面进行背景模型训练,形成背景图像;向投影平面投影图形界面后并判断是否开始监测触控操作;采集触控操作的图像s;依据背景图像采集的图像s进行背景分割,提取出前景图像;从前景图像中提取出指尖,滤除手掌、手臂以及相应的阴影;根据提取出的指尖的空间三维信息判断接触点;如果指尖与投影平面接触,那么判定为一次有效的触控操作,并返回接触点的位置坐标。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投影屏幕的多点触控系统。本发明实现了一种便捷、舒适、精确、实时和稳定的人机交互方式。

    投影式人机交互系统及触控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9225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10406.8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式人机交互系统及触控识别方法。该触控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单应性映射以及感兴趣区域提取: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映射到投影仪图像平面,并提取按键边缘区域;按键形变检测:从所述感兴趣区域中检测按键的边缘,并计算指尖上的边缘偏移Hoffset;触控判断:通过检测出的按键的边缘偏移判断指尖是否与投影平面发生了触碰。本发明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以及鲁棒性高等特点。

    便携式无线操作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3376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584075.0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无线操作系统,所述便携式无线操作系统包括:便携式无线操作装置和与所述便携式无线操作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远程服务装置;所述便携式无线操作装置用于接收远程服务装置的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并把该人机交互界面投影在一个平面上,获取在所投影的人机交互界面上的用户操作动作数据,并把该用户操作动作数据发送到所述远程服务装置;所述远程服务装置用于从所述便携式无线操作装置接收到用户操作动作数据后,将所述用户操作动作数据解析为操作命令,执行该操作命令,并把执行结果的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发送到所述便携式无线操作装置。本发明利用便携式无线操作装置实现对远程服务装置的操作,方便观察和操作远程服务装置。

    一种生物体腔内数据采集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3407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910083850.1

    申请日:200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体腔内数据采集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生物体腔内获取生物体腔组织发出的电磁波信号的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处理后数据;以无线方式把处理后数据发送到生物体腔外,进一步还包括:在生物体腔内产生并发出电磁波信号,在生物体腔内获取生物体腔反射的该电磁波信号的数据代替获取生物体腔组织发出的电磁波信号的数据。进一步还包括:根据从生物体腔外发出的开关控制命令和无线信号中获得的能量信号来接通电池以提供生物体腔内数据采集所需的电源。本发明可以采集生物体腔内有褶皱的部位,以及生物体腔壁深层生物组织的信息。此外本发明采用了无线开关方式,使得在非工作状态时功耗为零或几乎为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