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61651B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810222810.6
申请日:2008-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装置属于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用于带动实验小动物样本自转的旋转台,位于该小动物样本一侧的激发光源,朝向该实验小动物样本另一侧的多个光学镜头,各个分叉端非接触式地对准所述各个光学镜头的传像光纤,镜头对准所述成像光纤复合端的非接触式地接收荧光并成像的相机,以及分别放在各光学镜头前方的滤光片,用于滤除激发光,只让荧光进入各光学镜头,所述滤光片也可是一片,位于所述相机前。所述光学镜头也可以按等角度间隔θ朝向所述实验小动物样本。本发明具有激发光源-探测器数据对多、曝光时间短、成像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36762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810105141.4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近红外乳腺组织检测的探头,属于乳腺组织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头内含有一个多波长近红外光源和多路用于接收由所述多波长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的光电探测器,所述多波长近红外光源位于由所述的多路光电探测器构成的拓扑结构的相对侧,两者之间距离尽可能地远。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在小尺寸的探头内加大了多波长近红外光源与各个光电探测器之间的直线距离,可用较小尺寸的探头探测更厚的乳腺组织,每次探测的体积更大,提高了探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69324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02671.1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激光,核放射,电子以及图像重建在系统生物学和医学应用的综合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首先在活体小动物体内植入高特异性的核素与荧光探针以实现肌肉深层或内脏肿瘤细胞的双标记。核素放射信号由闪烁晶体阵列配合位置灵敏型光电倍增管检测;可见或红外光激发下所产生的微弱荧光信号由高量子产额的CCD相机检测。两个检测系统在同一平面内成正交排列,通过旋转成像腔内的小动物可同时检测活体核素与荧光信号,配合软件算法即可重建出小动物双模态三维断层图像。本系统具有成像模式多,信息丰富,操作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65377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780001891.0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56 , A61B5/0073 , A61B6/037 , A61B6/4417 , A61B6/5247 , A61B2503/40 , G01N21/6428 , G01N2021/17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方位连续动态采集的双模小动物分子成像系统与方法,它包括计算机、小动物旋转平台装置和荧光成像激发与检测装置,小动物旋转平台装置包括小动物悬挂支架和连接支架的旋转电机,荧光成像激发与检测装置包括荧光成像激发模块和荧光成像检测模块,荧光成像检测模块的CCD器件通过一接口控制器连接所述计算机,旋转电机通过RS232接口连接到所述计算机。本发明成像方法的具体步骤:将特定的荧光标记物注入活体小动物体内用以标记细胞或组织;将小动物麻醉后通过夹具竖直悬挂于旋转平台;荧光成像检测模块连续采集信号。本发明可以快速高效、无缺损地获取小动物体表全方位数据。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分子影像应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0403985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410030792.3
申请日:2004-04-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数字化近红外光漫射断层成像系统属于近红外激光,计算机,电子以及图像重构在医学中应用的综合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激光器,其输出端连接一个多路光纤切换器的输入端,该光纤切换器的多个输出端围绕着被测部位放置,该被测部位同时还围绕着多个用于检测反射和透射光的光电探测器,每一个光电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入一个信号放大电路,每一个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均输入一个插在一台计算机的PCI插槽内的数据采集卡;多路光纤切换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计算机,由该计算机进行多路切换控制;激光器的调制端连接一个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本发明性能稳定,可靠性好,设备成本低;所构成的图象具有直观,易懂,层次清晰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994229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44284.7
申请日:2006-12-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在体多模成像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双极对称的核素(PET)成像系统、一个红外光透射(或反射)成像系统、一个可见光(或荧光)透射(或反射)成像系统、一个紫外光(或X射线)透射(或反射)成像系统、放置小动物的旋转载物平台,以及多轴运动控制器、多通道处理器和计算机系统。所述放置小动物的旋转载物平台包括有一个载物平台和平台罩,一个恒温控制装置,一个旋转运动装置,一个XYZ三维运动装置结构。与国际上其他小动物在体成像检测仪器相比,本发明具有多模复合和360度全景扫描成像等特点,而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得本发明更加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302751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410062765.4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追踪心肌边缘测定心肌供血状况的方法,属于医学超声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建立背向散射积分起伏程度与颜色的映射表;扫描被测对象心脏,连续采集超声射频信号,重建反映扫描区域结构的B超图像序列;在其第一帧中选取矩形关注区域,对其心肌边缘在各帧的位置进行追踪;对关注区域内所有心肌质点在各帧位置进行计算;计算各心肌质点的背向散射积分曲线以及背向散射积分起伏程度,根据映射表,得到关注区域内每个心肌质点的供血状况图。本发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地区分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另外,用本发明所提测定心肌供血状况的方法和已有专利的方法分别对缺血对象的心肌进行CVIB成像,并能够有效避免误判。
-
公开(公告)号:CN190898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12441.6
申请日:2006-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诊断用彩色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依次含有的下列步骤:预处理,去处反光点;对去除反光点后的图像进行分裂合并计算对颜色较相近的部位用同一颜色代替;用Ostu阈值法对分类合并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区分舌质和舌苔部分;在色调空间,对舌苔部分用Ostu阈值法进行分割,分割出厚苔,其余部分为薄苔;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标示舌质、厚苔和薄苔后列出。本发明对舌苔进行二次分割,具有分割细致,结果兼顾医生主观判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202871C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03121948.9
申请日:2003-04-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M1/10
Abstract: 微型轴流式血泵的优化非恒速控制方法属于人工器官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它是建立在由目标函数、控制参数、限制条件组成的调节血泵转速的优化模型之上的方法。此非恒速控制方法的控制参数为:可选择7种速度的血泵高低转速以及高低速持续运转时间;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代表心脏生理健康状况,由五个独立心脏辅助生理参量的隶属函数加权相加构成;优化控制方法是通过实体实验,利用医疗仪器测出计算得到心输出量、心肌供氧量与耗氧量比值,主动脉最高收缩和最低舒张压,利用控制参数计算得到血泵平均转速这样共五个独立参量计算隶属函数经加权后组成目标函数,选取各种速度匹配方案的优化方案比较得到的。它适应性强,使用安全,血泵能耗也低。
-
公开(公告)号:CN1586405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62766.9
申请日:2004-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心肌背向散射积分起伏程度的方法,属于医学超声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扫描被测对象心脏,连续采集超声射频信号后重建反映扫描区域结构的B超图像序列,从第一帧图像上选取关注的心肌质点,并追踪其在其余各帧图像上的位置;根据该位置,从超声射频信号中找出其在不同时刻的射频信号段,计算背向散射积分曲线和背向散射积分起伏程度。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地区分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方法可能产生误判的情况。本方法还用优化窗图像相关法对关注心肌质点在各帧的位置进行追踪,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