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963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55434.7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A61B6/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平板PET探测器的图像重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仿真软件对双平板PET探测结构的成像过程进行仿真,记录所有符合事件对应的LOR信息和湮灭事件所在的体素;根据湮灭事件中伽马光子对的位置对符合事件类型进行判断,如果符合事件对应的一对伽马光子发生的位置相一致,则认为该符合事件为真符合事件,如果位置不一致,则认为此次符合事件为随机符合事件,并将随机符合事件剔除;对体素范围进行扩展;利用双平板PET探测器结构的对称性计算得到压缩的系统响应矩阵;利用获取的系统响应矩阵对图像进行重建。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具有双平板探测结构的PET探测器的图像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646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00694.3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59 , A61B5/0064 , G01N21/64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分子体成像系统及方法,它包括一线光源激发装置、一旋转平台、一荧光成像检测装置、一轮廓获取装置和一计算机;线光源激发装置设置在旋转平台的一侧,其包括一激发光源和一线光束生成单元;旋转平台包括一悬挂成像目标用的支架和一连接支架的电动旋转台;荧光成像检测装置设置在相对线光源激发装置的旋转平台的另一侧,其包括一镜头和一用来采集成像目标发出的荧光图像数据的探测器,探测器位于所述镜头后方;轮廓获取装置与荧光成像检测装置同侧,用来采集成像目标的三维轮廓数据;计算机通过接口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探测器、电动旋转台和轮廓获取装置,计算机内预设有旋转平台的旋转角度。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地对小动物诱发荧光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1396262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5444.X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线性关系的荧光分子断层成像重建方法属于在生物医学中图像重建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依次含有以下步骤:一,实验用鼠图谱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和数值拟合得到外表面轮廓;二,这个外表面轮廓被导入有限元软件包进行网格划分;三,找出每个激发光源以及相应的荧光检测点对应的有限元网格节点;四,针对一个特定的激发光源sk,建立表面检测到的荧光强度同未知荧光探针分布之间的线性关系矩阵Wsk;五,针对所有激发光源,生成总的线性关系矩阵;六,得到这个线性关系后,代数重建方法被用来迭代逼近真实的荧光探针分布。本发明具有可处理非均匀光学参数以及快速建立表面检测到的荧光强度同未知荧光探针分布之间的精确线性关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81449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10223767.5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荧光分子断层成像装置用的摄像器属于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圆环形摄像环;内嵌于该摄像环外侧的摄像机;正对着该摄像环内嵌于所述摄像环里侧的激发光源;内嵌于所述摄像环里侧的多个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相对于所述摄像机均匀分布在所述摄像环的同一个半环内,且共同对准环心;复合光纤,各分支端从外插入所述摄像环内,且对准各光学镜头,而复合端则有一端与各分支端未插入所述摄像环内的一端相汇合连接,且该复合端的另一端则从外插入摄像机且与摄像头对准。本发明具有获取的有效数据多、成像次数少且成像速度快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18628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810105140.X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可调用多种成像算法的在体荧光分子成像建模方法属于荧光分子成像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控制荧光分子成像仪来实现的,在该计算机中设有微软主控制界面程序;硬件控制程序包;软件库实验数据转换及算法参数交互模块,内含C语言库及MATLAB软件的动态链接库格式DLL文件;重建算法程序库,内含有限元分析软件和MATLAB软件的内核。此外,还有开源图像处理库。本发明能自动实现荧光分子成像,而且可实现荧光团密度和位置的重建算法,还能很方便地更新算法内核。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560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10226613.1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56 , G01N21/47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固定式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包括激发光源、光切换部件、多根传光光纤、多个光学镜头、传像光纤和探测器的成像装置,将多根传光光纤和多个光学镜头分别设置在被测物体的周围;通过计算机控制光切换部件,将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通过任一传光光纤照射到被测物体上,并通过各光学镜头将被测物体激发出的荧光成像在传像光纤的各分叉端,然后通过传像光纤的复合端传输给设置在传像光纤出光口处的探测器,依次通过光切换部件将激发光切换至不同位置的传光光纤,重复上述的荧光信号获取过程,实现被测物体边界上360°全角度荧光信号。本发明能够360°全角度、非接触固定地采集被测物体的荧光信号,并且成像效率、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587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63066.5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中腹部器官分割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含有以下步骤:采用基于归一化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将标准图谱向通过CT或核磁扫描得到的个体图像作整体配准;用相似性测度对每个感兴趣器官进行单独配准;模糊连接分割和器官形状修正;其中,模糊连接分割又分为:先算出曲线拟和后的灰度直方图曲线,并视其为目标图像中灰度概率密度的函数;再把具有最大区域灰度概率密度的点作为种子点,将直方图拟和曲线以及种子作为初始参数,用模糊连接算法得到模糊连接图像,再用设定的阈值把目标像素和背景像素分开。本发明具有可同时进行目标图像中腹部多器官自动分割,实施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12906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610113870.5
申请日:2006-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舌象色偏的数字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含有以下步骤:对用闪光灯拍摄的Macbeth色校准比色卡图像进行白平衡校正后转入色调,饱和度,明度空间,与色卡的标准值比较得到相应的调整参数;再用数码相机拍摄舌象图片,再按上述方法调整白平衡后转入色调,饱和度,明度空间,用上述求出的调整参数对色调,饱和度,饱和度进行调整后,转化回红,绿,蓝空间;最后用gamma值对红绿蓝空间的图片进行调整。曲线校正值gamma值是通过Macbeth色卡标准值的明度值和色卡照片中的明度平均值用最小二乘法为标准进行拟合的。试验证明,本方法更确切地反映了舌头的真实颜色,得到了医生的认可。
-
公开(公告)号:CN100375979C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10113119.5
申请日:2006-09-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舌诊用的舌头彩色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特征在于,用两步对舌体进行分割提取:首先得到舌体的粗略轮廓图,其次用二维形变轮廓模型进行较准确的分割。在第一步中,用分水岭变换对图像的红色通道进行处理,得到粗略的舌体轮廓,在处理时先用饱和度图阈值求图像的标记图像,再用标记图像对图像的梯度图进行强制最小值,得到待分割图像,然后再用分水岭变换方法对待分割图像采用在图像纵剖面的采样点—灰度值曲线上,实施分水岭变换,得到一个由各纵剖面上的分水岭构成的集合,该分水岭集合中的一片连通区域即为舌体区域,其边界就是舌体粗略轮廓图。试验证明,图像结果非常准确,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健康和疾病人群。
-
公开(公告)号:CN1270187C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410030789.1
申请日:2004-04-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R1/28 , H03K4/00 , A61B5/0402
Abstract: 基于USB移动存储技术的便携式信号发生方法及系统属于医用电子仪器领域,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单片机通过USB接口对主机进行读写判断以实现USB移动存储设备类,同时又通过按键产生外部中断和计数器中断;计数器中断按日期前向来执行文件搜索操作,外部中断则反之;找到数据文件后根据定时器中断的频率依次把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读出,在进行数模转换后形成模拟信号输出;在输出数据时定义了几个全局变量用于文件数据的顺序读取。相应地给出了硬件系统的框图。由此,用户便可以方便地每按一次键就能按日期依次切换当前文件并读数,而且设备既安全、使用方便又便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