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回归方法的配电网拓扑结构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3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1145656.7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回归方法的配电网拓扑结构重建方法,属于配电网拓扑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配电网拓扑结构重建方法,针对配电网不易安装支路测量设备的特点,设计出不需要配电网先验知识以及支路测量数据的算法,仅通过配电网母线的时序电压数据就可完成配电网的拓扑重建,方法简单易行。本发明在原有的Lasso类算法之上,运用自适应Lasso算法,解决了有偏估计的问题。同时,增加了补充判据,对于算法在不满足可行条件时的错误估计进行了修正,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本方法既可以在无环网络中进行应用,也可以在有环网络中进行应用,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配电网的拓扑重建。

    核素与荧光双模一体的小动物分子成像的数据获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057788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02671.1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激光,核放射,电子以及图像重建在系统生物学和医学应用的综合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首先在活体小动物体内植入高特异性的核素与荧光探针以实现肌肉深层或内脏肿瘤细胞的双标记。核素放射信号由闪烁晶体阵列配合位置灵敏型光电倍增管检测;可见或红外光激发下所产生的微弱荧光信号由高量子产额的CCD相机检测。两个检测系统在同一平面内成正交排列,通过旋转成像腔内的小动物可同时检测活体核素与荧光信号,配合软件算法即可重建出小动物双模态三维断层图像。本系统具有成像模式多,信息丰富,操作简便等特点。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2168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82196.0

    申请日:2019-04-09

    Inventor: 李孙伟 胡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包括固定座、钢悬臂梁、振子以及压电片,所述钢悬臂梁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安装所述振子,所述压电片固定在所述钢悬臂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振子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悬臂梁上的所述泡沫柱状振子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泡沫柱状振子背风面的刚性附属装置,且所述振子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使得所述振子在共振风速区发生激涡共振,并且在高于共振风速区的风速下发生驰振。本发明的风能收集器的振子不仅可以在共振风速区域内发生涡激共振,还可以在超过共振风速区域的较大风速下发生驰振,从而大大提高了风能收集发电的效率。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216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910282196.0

    申请日:2019-04-09

    Inventor: 李孙伟 胡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包括固定座、钢悬臂梁、振子以及压电片,所述钢悬臂梁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安装所述振子,所述压电片固定在所述钢悬臂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振子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悬臂梁上的所述泡沫柱状振子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泡沫柱状振子背风面的刚性附属装置,且所述振子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使得所述振子在共振风速区发生激涡共振,并且在高于共振风速区的风速下发生驰振。本发明的风能收集器的振子不仅可以在共振风速区域内发生涡激共振,还可以在超过共振风速区域的较大风速下发生驰振,从而大大提高了风能收集发电的效率。

    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回归方法的配电网拓扑结构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3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45656.7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回归方法的配电网拓扑结构重建方法,属于配电网拓扑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配电网拓扑结构重建方法,针对配电网不易安装支路测量设备的特点,设计出不需要配电网先验知识以及支路测量数据的算法,仅通过配电网母线的时序电压数据就可完成配电网的拓扑重建,方法简单易行。本发明在原有的Lasso类算法之上,运用自适应Lasso算法,解决了有偏估计的问题。同时,增加了补充判据,对于算法在不满足可行条件时的错误估计进行了修正,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本方法既可以在无环网络中进行应用,也可以在有环网络中进行应用,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配电网的拓扑重建。

    核素与荧光双模一体的小动物分子成像的数据获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69324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10002671.1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激光,核放射,电子以及图像重建在系统生物学和医学应用的综合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首先在活体小动物体内植入高特异性的核素与荧光探针以实现肌肉深层或内脏肿瘤细胞的双标记。核素放射信号由闪烁晶体阵列配合位置灵敏型光电倍增管检测;可见或红外光激发下所产生的微弱荧光信号由高量子产额的CCD相机检测。两个检测系统在同一平面内成正交排列,通过旋转成像腔内的小动物可同时检测活体核素与荧光信号,配合软件算法即可重建出小动物双模态三维断层图像。本系统具有成像模式多,信息丰富,操作简便等特点。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

    公开(公告)号:CN209608561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471992.4

    申请日:2019-04-09

    Inventor: 李孙伟 胡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风能收集器,包括固定座、钢悬臂梁、振子以及压电片,所述钢悬臂梁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安装所述振子,所述压电片固定在所述钢悬臂梁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振子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悬臂梁上的所述泡沫柱状振子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泡沫柱状振子背风面的刚性附属装置,且所述振子为非中心对称结构,使得所述振子在共振风速区发生激涡共振,并且在高于共振风速区的风速下发生驰振。本实用新型的风能收集器的振子不仅可以在共振风速区域内发生涡激共振,还可以在超过共振风速区域的较大风速下发生驰振,从而大大提高了风能收集发电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