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97034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01819746.9
申请日:2001-12-03
Applicant: 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解液,可以保护适用在便携机器或电动汽车等中使用的可充放电的电池的过度充电滥用,提高安全性,同时在较高最大工作电压下反复充电,也可以保持高的电容量。所述电解液由有机溶剂中溶解锂盐电解质形成,所述有机溶剂含有用Ar1-R-Ar2(式中,Ar1是可以有取代基的苯基,Ar2是可以有取代基的2环的稠合或非稠合芳香族基,R是单键、亚甲基或亚烷基)表示的3环的芳香族化合物的部分核氢化物0.1~20重量%,作为部分核氢化合物可举联三苯或苄基联苯。
-
公开(公告)号:CN1055567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480051745.9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包含碳/硫结构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碳/硫结构在拉曼光谱中在约500cm‑1、约1250cm‑1和约1450cm‑1处具有拉曼位移峰。通过使用这种正极活性材料,可大大改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4011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80035720.X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合剂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含有乙烯醇与烯属不饱和羧酸碱金属中和物的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70466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380051259.2
申请日:2013-10-01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C08F216/06 , C08F218/08 , C08F220/06 , C08F220/14 , C09D129/04 , C09D133/02 , H01M4/136 ,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用粘合剂含有乙烯醇与乙烯性不饱和羧酸碱金属中和物的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05420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80005137.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树脂组合物,其以少的粘合剂使用量赋予强韧的粘结性和电解液注液性,显示良好的充放电特性、输入输出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用树脂组合物含有酰亚胺化后的从20℃开始至200℃为止的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为3~50ppm的聚酰亚胺前体及/或从20℃开始至200℃为止的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为3~50ppm的聚酰亚胺以及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是在含锂的复合氧化物表面被覆锂离子导电材料而得的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75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45490.1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C23C18/1653 , C25D3/12 , C25D9/06 , C25D9/08 , H01M4/02 , H01M4/48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663 , H01M4/70 , H01M10/30 , H01M10/36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是具备: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含有由化学式1:AaMbXcZd表示的化合物的负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负极;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含有氢氧化镍的正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正极;水系电解液;和隔离层;并且负极活性物质覆膜的表面不被导电性物质覆盖的二次电池。在化学式1中,A是从由Li、Na、K、Rb、Cs、Be、Mg、Ca、Sr及Ba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金属元素;M是从由Ti、V、Cr、Mn、Fe、Co、Ni、Cu、Nb、Mo、Ru、Pd、Ag、Ta、W、Pr、Sm、Eu及Pb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过渡金属元素;X是从由B、Al、Si、P、S、Ga及Ge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Z是从由O、S、N、F、Cl、Br及I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并且0≤a≤6、1≤b≤5、0≤c≤4、0<d≤12、0≤a/b≤4。
-
公开(公告)号:CN102300811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0980156052.5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33/32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酸锂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由通过该方法得到的硅酸锂系化合物所形成的锂离子二级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在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铷和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碱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锂形成的碳酸盐混合物的熔融盐中,在含二氧化碳和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气氛下,将以Li2SiO3表示的硅酸锂化合物与含选自铁和锰中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的物质,在400~650℃下进行反应。根据本发明,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手段制造作为锂离子二级电池用正极材料等有用的硅酸锂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640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080011418.2
申请日:2010-03-04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5/128 , B82Y30/0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64 , H01M4/136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制备作为锂离子二级电池用正极材料等有用且循环特性、容量等得以改善的具有优异的性能的硼酸锂系材料的方法。本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铷和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碱金属碳酸盐与碳酸锂形成的碳酸盐混合物的熔融盐中,在还原性气氛下,使含有选自2价铁化合物和2价锰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2价金属化合物、硼酸以及氢氧化锂于400~650℃进行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15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80003445.X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五铃精工硝子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364 , H01M4/5815 , H01M4/622 , H01M4/664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耐水性、能够维持高放电容量、具有优良的循环特性、高输出性能,并且即使在低温下充电也不会析出锂枝晶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硫化物玻璃,该硫化物玻璃含有硫、以及下述成分(i)和成分(ii),其中,成分(i)为选自由Sb、As、Bi、Ge、Si、Cu、Zn、Pd、In、Z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成分(ii)为选自由Se、Te、Ga、Sn、Pb、Cd、Al、Fe、Mg、Ca、Co、Ag、Sr、P、B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上述各成分的比例为,硫:40-80摩尔%、成分(i):1-50摩尔%、成分(ii):1-50摩尔%。
-
公开(公告)号:CN1025498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80044505.8
申请日:2010-10-21
Applicant: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蓄电器件用负极活性物质,作为组成至少含有SnO,其特征在于,就该蓄电器件用负极活性物质的组成而言,以氧化物换算的摩尔%表示,含有SnO为70~95%、P2O5为5~30%(不包括SnO 70%、P2O530%)的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