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77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711079845.4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包括油分壳体和挡板(1),油分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挡板(1)沿着与油分壳体的进气方向相交的方式设在油分壳体内,油分壳体包括设在挡板(1)下方的挡油底槽(10),挡板(1)上设有落液孔(3),用于使积存在挡板(1)上的润滑油落入挡油底槽(10)内。此种油分离装置可使分离出的润滑油及时滴落至挡油底槽中进行回油,保证顺利回油,从而提高油分离装置的油气分离效率,降低压缩机存在短暂缺油的隐患。

    油气分离装置及压缩机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26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6463.X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压缩机,其中,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分离腔;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所述第一滤网围成了中空区域;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伸入到所述中空区域内,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中空区域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均气孔;由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均气孔进入到所述中空区域的气流,经过第一滤网后再进入到所述分离腔。本发明的油气分离装置及压缩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回油效率低的问题。

    油气分离装置、冷凝器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4323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42460.9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冷凝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离腔;进气管,包括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分离腔输出待油气分离的气体;第一分离板,用于对所述气体进行油气分离,设于所述第一分离腔内且将所述第一分离腔分隔为分别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子分离腔和第二子分离腔,包括无孔板部和位于所述无孔板部侧边的具有多个均气孔的孔板部,所述无孔板部面对所述出气口以使所述出气口流出的气体撞击到所述无孔板部后再朝所述孔板部流动,并通过所述多个均气孔进入所述第二子分离腔再次进行油气分离。

    换热结构、降膜式换热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449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60891.3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结构、降膜式换热器和空调器。该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基体,所述换热基体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换热件,所述换热件包括:根部,一端设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换热基体方向延伸;翅台体,一侧面与所述根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翅台体的至少一端沿远离所述根部方向延伸;引流件,设在所述翅台体的另一侧面上,引导经过该侧面上的流体沿预设方向流动。采用在根部上设置翅台体和引流件,增加了换热面积,同时提高了流体的分散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换热性能。

    换热管及空调机组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7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2535.3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空调机组。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侧上的多个换热结构,换热管还包括挡液板,挡液板设置在管体的外侧上的中部位置处隔开管体的上部的换热结构和管体的下部的换热结构,挡液板用于将管体的上部形成的液态冷媒引导至脱离管体。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管体设置挡液板,让挡液板隔开管体的上部的换热结构和管体的下部的换热结构,当管体的上部的换热结构产生冷凝冷媒顺着管体朝下流动时,挡液板则将管体的上部形成的液态冷媒引导至脱离管体,避免液态冷媒在管体的下部聚集,进而避免了管体的下部由于液膜过厚而影响换热的技术问题。

    换热管及热泵机组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9975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5498.5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及热泵机组。该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管体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上形成有冷凝换热结构,翅片和外表面之间形成有蒸发换热结构。冷凝换热结构包括翅台换热结构,翅台换热结构形成在翅片的顶部的两侧。通过本发明的一种换热管,就可以同时适用于热泵机组的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降低热泵机组的制作成本。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3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811.9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3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制冷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分离器,其包括壳体、进气口和分隔构件,分隔构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分隔壳体的内部形成进气腔,进气口设置于壳体上并与进气腔气体连通,并且,沿着的进气方向,进气腔的至少尾部逐渐扩张。本发明通过将进气腔沿进气方向的至少尾部设置为逐渐扩张的,使得气流可以更平稳有序地流出至进气腔外部,从而能够减少进气腔内涡流的产生。

    冷凝器组装方法、油分组件、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620.2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39/04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组装方法、油分组件、冷凝器和制冷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冷凝器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形成油分组件;及将油分组件放入冷凝器的筒体内,并连接油分组件与筒体。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内部将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分别与筒体进行连接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中,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在冷凝器的筒体之外预先组装,之后再作为一个整体安装至筒体内部,由于外部空间较为开阔,操作较为方便,因此,有利于减少筒体内部有限空间的限制,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