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92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624054.9
申请日:2017-07-27
IPC: H01R13/703 , H01R13/502 , H01R13/506 ,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8 , H01R13/26 , H01R13/502 , H01R13/516 , H01R13/7032 , H01R31/08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收纳在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接触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时,该接触片分别与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解除器,该解除器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接合时,使接触片移位,并且解除相邻的第一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接触片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能够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能够在解除器上滑动,并且分别布置在接触部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接触片由于滑动部在解除器上滑动而移位时,接触部从解除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8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1162425.8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提高止水性。端子金属件(10)具有端子连接部(11)及电线连接部(12),电线连接部(12)被划分为底部(14)、第1筒片部(15)及第2筒片部(16),且被划分为芯线压接部(12A)、覆皮压接部(12B)及连结压接部(12C)。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20)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抑制水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的第1止水区域(21);抑制水从比芯线(51)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的第2止水区域(22);以及抑制水从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52)之间浸入的第3止水区域(23)。覆皮压接部处的第1筒片部的末端(15a)的内壁面具有随着从底部侧趋向端面侧而板厚变薄的锥形面(15a2),第3止水区域的一部分在第1筒片部的末端处的端面侧和内壁面侧和外壁面侧之间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48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262334.5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8 , H01R9/0518 , H01R43/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有压接端子的电线,其能够提高压接端子和电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不使得压接端子的固定工作麻烦。在带有压接端子的电线中,其中导体部分的外周表面覆盖有所述电线中的绝缘护套部分,在该导体部分中,多个金属单线捆束在一起,并且所述电线的端末部分的所述导体部分暴露,并且所述压接端子的导体压接部分压接到所述暴露的导体部分上,所述多个金属单线的端末面被对齐切割,使得随着金属单线在径向上从所述暴露的导体部分的一侧部侧远离,该金属单线延伸越多。
-
公开(公告)号:CN107666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624054.9
申请日:2017-07-27
IPC: H01R13/703 , H01R13/502 , H01R13/506 ,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8 , H01R13/26 , H01R13/502 , H01R13/516 , H01R13/7032 , H01R31/08 , H01R13/2414 , H01R13/506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收纳在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接触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时,该接触片分别与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解除器,该解除器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接合时,使接触片移位,并且解除相邻的第一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接触片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能够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能够在解除器上滑动,并且分别布置在接触部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接触片由于滑动部在解除器上滑动而移位时,接触部从解除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58758.3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114 , H01R13/5216 , H01R4/18 , H01R13/5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21),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22),其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及第3止水区域(23),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与完成压接加工后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填充有所粘贴的止水部件的一部分的第1槽部,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第1槽部形成为在压接加工时第1筒片部不会卡挂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75652.4
申请日:2016-12-15
IPC: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05 , H01R43/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52 , H01R43/055 , H01R4/18 , H01R43/0482 , H01R4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和端子压接装置。端子金属件(10)具有端子连接部(11)和电线连接部(12),电线连接部(12)被划分为底部(14)、第1筒片部(15)和第2筒片部(16)。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20)在压接加工完成后,抑制水浸入到电线连接部(12)与电线(50)的末端的芯线(51)之间。电线连接部(12)在实施压接加工前,形成为使第1筒片部与第2筒片部从底部的两端竖直设置的U形,U形的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将其延伸方向的末端(15a)向第2筒片部(16)侧弯曲,在下降的第2模具(113)的与第1筒片部的滑接面与第1筒片部的末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64098.X
申请日:2016-12-15
IPC: H01R4/18 , H01R4/70 , H01R43/055 ,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114 , H01R13/5216 , H01R4/184 , H01R4/70 , H01R43/048 , H01R43/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上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第3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能在压接加工时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滑动的区域、且在压接加工完成后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第1槽部,填充有随着压接加工而被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刮掉的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的、未完全刮掉而残留的一部分,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205509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80015717.7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11 , H01R13/428 , H01R13/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9 , H01R13/113 , H01R13/428 , H01R13/746
Abstract: 在构造成将插入到端子容纳室内的母端子连接到公端子的端子的连接结构中,母端子包括:管状部,该管状部由金属板制成并且形成为使得公端子插入到其中;板形接合片,该板形接合片从管状部的侧壁连续并且折回,使得接合片位于公端子插入到其中的通路中;凹槽,该凹槽形成在接合片的折回部的外侧表面上。公端子设置有能够容纳接合片的切除部,并且当母端子插入到设定位置时,接合片容纳在切除部中以锁定母端子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78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8310.2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33 ,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3 , H01R13/639 , H01R31/08 , H01R2101/00 , H01R2201/26 , H01R13/533
Abstract: 在第一嵌合位置和第二嵌合位置处,两个端子壳体(5、8)嵌合在一起。阳端子壳体(8)上设置有臂部(80)和支架部(81)。阴端子壳体(5)上设置有:第一接合突起(50),在第一嵌合位置处,该第一接合突起与臂部的槽部(82)产生接合;第二接合突起(51),在第二嵌合位置处,该第二接合突起与臂部的槽部产生接合;嵌合突起(52),在第二嵌合位置处,该嵌合突起嵌合到支架部的孔部(81a)中;以及引导部(53),该引导部(53)将支架部引导到嵌合突起。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94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180018221.6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4 , H01R4/20 , H01R4/2495 , H01R43/0207 , Y10T29/4919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方法,其中,关于具有比能够由线筒(18)压夹的芯线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的覆盖电线(13、14),通过在向芯线(16)施加压力的同时向芯线(16)施加超声能量的超声处理,芯线(16)的直径减小至适于将线筒(18)压夹于芯线的直径,并且之后,通过端子(15)的一对压夹片(18B)压夹具有通过超声处理而减小了的直径的覆盖电线(13、14)的芯线(16),以将端子压夹或压接在芯线周围。关于具有能够被线筒(18)压夹的芯线的覆盖电线(11、12),不进行超声处理,并且将覆盖电线(11、12)的芯线(16)直接压夹在端子(15)的该对压夹片(18B)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