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122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72952.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菌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香灰菌不产黑色素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为每升培养基中葡萄糖0.5g,硝酸铵5g,KH2PO4 0.2g,MgSO4.7H2O 0.1g,CaCl2 0.01g,pH4.4、0.02mol/L醋酸钠缓冲液100mL,此条件下香灰菌不产黑色素。目前尚未见通过相关研究报道,该条件的获得为银耳生产栽培中通过培养条件保证香灰菌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及调节黑色素的产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今后关于香灰菌与银耳相互作用关系中黑色素是否影响银耳生长发育的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07722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30396.2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姬菇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真姬菇20-50份,填充剂40-70份,矫味剂5-10份,润滑剂0-1份,是将新鲜真姬菇洗净、熟化、烘干、粉碎后,按配比加入填充剂、矫味剂混合制成细粉,然后加入乙醇溶液制成软材,过筛造粒,再经干燥、冷却后压片成型,得到所述真姬菇咀嚼片。本发明真姬菇咀嚼片的制备方法简便,实施可行性高,便于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工,且所制得的真姬菇咀嚼片食用方便,营养成分易于吸收,为真姬菇充分发挥其食药价值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式,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1647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83701.2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套斑玉蕈菌包成熟度的测定方法,通过该方法测定根据培养不同天数栽培料中的外观指标、理化指标和生物参数测定,测定菌包含水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菌包中的酶活力,测定斑玉蕈菌包成熟度。本发明可为斑玉蕈生产过程菌包成熟度的测定提供依据,同时,各项内在生物参数及生化指标的建立,将为食用菌产业的后熟研究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公开(公告)号:CN101642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306607.1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斑玉蕈及其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属于斑玉蕈技术领域。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斑玉蕈不具有漆酶活性、生长速度较慢、生产周期较长,抗菌弱的问题,本发明的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新菌株金山1号,具有漆酶活性,已经于2009年6月1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20;本发明采用具有漆酶活性的凤尾菇与斑玉蕈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建立斑玉蕈中的漆酶转化体系。本发明的方法培养的斑玉蕈新菌株具有漆酶活性高、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等优异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220292703U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21892039.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育霉变喷药装置,主罐体,所述主罐体下方设置有喷药头;转动安装在所述主罐体侧下方的若干个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通过喷药头对正下方的霉变培育袋进行喷药处理。为预防喷药过程中,霉菌孢子受到冲击造成飞散外溢的情况,设置了套膜将主罐体以下部分包覆,形成只有下方开口半封闭的喷药区,而为进一步加强套膜与活动杆的固定效果,故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连接部的侧面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套膜内侧缝接固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