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范围高精度微波测距雷达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93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42946.1

    申请日:201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范围高精度微波测距雷达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宽范围、高精度的雷达系统设计问题,步骤如下:1、通过波形和时序设计,使远距离测量发射和接收分时工作,近距离测量采用大带宽、时宽信号,发射接收同时工作;2、采用发射通路、接收通路隔离设计,保证有效的采集接收回波;3、发射泄露信号剔除技术,抑制近距发射泄露信号对回波检测的影响。本发明采用脉冲雷达实现了测量范围15m-16km、测量精度120m以上0.33%*R,120m以下0.4m。

    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微波测距雷达全量程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945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42948.0

    申请日:201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微波测距雷达全量程标定方法,针对微波测距雷达的标定问题,步骤如下:1、通过室内,利用角反射器,实测进行近距离标定;2、接入光纤延迟线,对光纤延迟线引入误差进行校准;3、调节光纤延迟线延时,利用光纤延迟线的高精度延迟,完成对测距雷达的全量程校准;4、根据各距离段校准值对测距雷达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实现了室内环境条件下,完成测距雷达的高精度、全量程标定,满足距离测量动态范围内的各个距离段标定,且标定精度高于实测距离标定,满足系统使用要求,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嫦娥三号GNC分系统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距离标定过程。

    一种定标器与卫星指向对准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577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636410.0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一种定标器与卫星指向对准的确定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卫星-地心连线与卫星-有源定标器连线的夹角与卫星视角差最小时,卫星天线波束中心与地球的交点离有源定标器最近,本发明具体步骤:(1)建立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和载体坐标系;(2)获取卫星轨道预测数据和有源定标器位置信息;(3)计算卫星与定标器连线的矢量和地心与卫星连线的的夹角α角;(4)定位卫星位置;(5)将矢量转换到载体坐标系(6)计算定标器天线相对于定标器自身(载体坐标系)的方位角ψ、俯仰角θ;(7)通过伺服控制系统控制天线按照这两个角转动,实现定标器和卫星对准。本方法依据坐标系转换理论,没有近似误差,对准精度高。

    一种用于星载轻型SAR的大功率合成器和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46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51111.1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一种用于星载轻型SAR的大功率合成器,信号输入到功分器(单馈源情况,直接输入到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将信号输出到输入Butler矩阵的某一端口,输入Butler矩阵对信号按照一定相位关系进行功分,输出到用于补偿相位误差的移相器组,移相器组对信号进行相位误差补偿后输出到脉冲行放组进行功率放大,脉冲行放组再将信号输出到输出Butler矩阵,输出Butler矩阵按照前面电子开关的选择关系将信号合成到相应的输出端口,最后信号经过环行器进入到天线馈源形成相应发射波束。采用本发明技术可以避免宇航级大功率脉冲行放的研制瓶颈,以及大功率电子开关在轨失效风险,实现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可以实现天线波束切换的波控功能。

    一种用于连续波雷达的回波信号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6126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47627.4

    申请日:2014-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52 G01S7/4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波雷达的回波信号模拟方法,该方法根据雷达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和距离、雷达运动速度,计算出雷达发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率和回波时延,再根据雷达方程和雷达系统参数,得到雷达天线接收到的回波有用信号;然后,根据雷达晶振输出信号的静态相噪谱,以及晶振在载体的力学响应计算出晶振输出信号的动态相噪谱,结合系统的隔离度值得到泄漏信号的动态功率谱,并转化为雷达泄露动态信号的时域数据;最后将回波有用信号与泄漏动态信号相加,得到含动态泄漏信号的雷达回波信号,该方法能够模拟接近真实环境的连续波雷达回波信号,可用于连续波雷达直流对消电路进行测试,适用于飞行着陆雷达的测试系统。

    一种卫星波束与地球交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901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252330.0

    申请日:2012-07-20

    Abstract: 一种卫星波束与地球交点坐标的确定方法,步骤为:(1)求取卫星波束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rfs;(2)利用卫星的偏航角、俯仰角、横滚角计算得到卫星本体坐标系与卫星轨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3)利用卫星的经度λ和纬度l计算得到地理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转换矩阵(4)利用卫星所在子午面和卫星瞬时轨道面的夹角β以及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理水平面的夹角α计算得到辅助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的转换矩阵(5)通过坐标系转换,将单位矢量rfs转换到地球坐标系中得到rfe;(6)将卫星波束入射的直线参数方程与地球椭球方程联立,计算得到两组坐标[xje,yje,zje]T,其中离卫星较近的一组坐标即为卫星波束与地球交点的坐标。

    一种卫星波束与地球交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901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52330.0

    申请日:2012-07-20

    Abstract: 一种卫星波束与地球交点坐标的确定方法,步骤为:(1)求取卫星波束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的单位矢量rfs;(2)利用卫星的偏航角、俯仰角、横滚角计算得到卫星本体坐标系与卫星轨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3)利用卫星的经度λ和纬度l计算得到地理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转换矩阵(4)利用卫星所在子午面和卫星瞬时轨道面的夹角β以及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理水平面的夹角α计算得到辅助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的转换矩阵(5)通过坐标系转换,将单位矢量rfs转换到地球坐标系中得到rfe;(6)将卫星波束入射的直线参数方程与地球椭球方程联立,计算得到两组坐标[xje,yje,zje]T,其中离卫星较近的一组坐标即为卫星波束与地球交点的坐标。

    一种连续波雷达泄露对消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2329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532671.4

    申请日:2010-11-01

    Abstract: 一种连续波雷达泄露对消系统及方法,包括天线装置、发射通道、接收通道以及信号处理器,其中天线装置由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组成;发射通道由滤波放大模块、上变频模块和功率放大器组成;接收通道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模块、滤波放大模块和正交解调模块组成;信号处理器包含模拟信号调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两部分电路。通过对正交解调后的信号进行采样以及信号的实时自适应对消,实现对泄露信号的抑制,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同时,本发明中的视频对消系统还具有方案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

    基于GPU的子图像后向投影并行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35443.2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U的子图像后向投影并行成像方法,包括步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自适应分块处理;GPU并行后向投影处理;后向投影计算与数据块异步传输处理;子图像生成。本发明的方法,利用GPU的多线程高并发特性对后向投影处理算法进行加速,提高程序的运行性能,实用性强,可用于高轨、高分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克服了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投影算法计算复杂度高,导致处理时间冗长的缺陷,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高轨SAR自适应波位设计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5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6323.7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轨SAR自适应波位设计方法:步骤1,确定成像模式、波位、极化方式、当前轨道时刻的卫星位置、卫星姿态、天线安装方位角、天线安装俯仰角和天线成像波位扫描角度;步骤2,根据成像模式确定发射脉冲宽度,设定最大占空比和最小占空比;步骤3,根据最大和最小占空比确定当前轨道时刻的最大可用PRF、图像模糊度和系统灵敏度;步骤4,根据图像模糊度及系统灵敏度确定是否更新PRF;步骤5,计算得到雷达回波开始时间及回波窗口长度;步骤6,进入下一轨道时刻,返回步骤1。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轨道位置自适应选择不同的PRF,从而实现自适应调整雷达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