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7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047460.6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4B10/2507 , H04B10/50 , H04B10/54 , H04B10/548 , H04B10/508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振不敏感的微波光子链路系统与实现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偏振不敏感的微波光子链路系统与实现方法通过将宽谱相干光源的输出经过光谱、偏振、时延和功率等处理后再合为一路,通过非保偏的光纤或空间传输链路进行传输,经过偏振敏感的光调制器后,产生的光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后形成的微波信号对非保偏传输链路引起的偏振态变化的敏感度将显著降低,从而实现一种偏振不敏感的微波光子链路。该方法不需要对偏振态进行主动监测和反馈控制,不需要采用保偏的传输链路,因此具有实现系统复杂度低、便于应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70448.3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太原师范学院
IPC: H04B10/508 , H04B10/70 , H01S3/10 , H01S3/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时间多模量子记忆的快速写‑读激光脉冲序列装置,包括呈原点对称的写激光脉冲装置和读激光脉冲装置;写激光脉冲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写激光脉冲设备,每一组写激光脉冲设备包括依次沿直线从右向左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一声光调制器以及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一45度全反射导光镜,第一声光调制器位于其中一个第一45度全反射导光镜的一侧;读激光脉冲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读激光脉冲设备,读激光脉冲设备与写激光脉冲设备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原点对称;原点、第一透镜焦点以及第二透镜的焦点重合。本发明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单位时间产生的模式数量过低、空间利用率不高、不易扩展等技术难题,从而满足量子通讯中大规模使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3232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411546.8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湖北科技学院
IPC: H04B1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弱光低速稳定光孤子的方法,通过非相干泵浦光Γ21作用于寿命加宽的四能级倒Y型里德堡冷原子系统,利用控制光诱导的原子量子态之间的干涉来消除共振介质对光强较弱的入射光的吸收,获得较大的非线性效应,得到稳定PT对称光孤子。本发明简单易懂、实现方便,实用性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为光孤子在光通信技术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01432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208542.8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nventor: 宋宇锋
IPC: H04B10/508 , H04B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全光再生装置及脉冲信号再生方法,全光再生装置包括脉冲信号源、光纤放大器、石墨烯材料制作得到的光电传输介质及可调谐带通滤波器;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单模光纤与脉冲信号源相连接、其输出端通过单模光纤与光电传输介质的一面相连接,光纤放大器用于对接收到的超短脉冲激光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并输出宽幅放大信号;光电传输介质的另一面通过单模光纤与可调谐带通滤波器相连接。上述的全光再生装置,基于光电传输介质对放大的超短脉冲激光信号进行再生并滤波得到再生脉冲信号,输出脉冲信号的频率与初始脉冲信号保持一致,避免受到外界干扰,能够确保整体光通路对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并实现低损耗、高保真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0809.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H04B10/50 , H04B10/508 , H04B10/516 , H04B1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脉冲输出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无源谐振腔的高阶矢量孤子产生系统及方法,包括:连续波泵浦源、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一偏振分束器、第一调制器、第一模式发生器、第二调制器、第二模式发生器、偏振合束器、耦合器、第二偏振控制器、第三偏振控制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本发明通过基于无源谐振腔产生高阶矢量孤子,提供一种产生高阶矢量孤子的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20930.X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B10/50 , H04B10/508 , H04B10/524 , H04B10/564 , H04B10/6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两个单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三角波形发生器。涉及光电子器件,微波光子学、信息处理领域。该器件包括连续波激光器(1)、射频信号源(2)、偏振控制器(3)、电功分器(4)、偏振分束器(5)、电放大器(6)、电移相器(7)、电移相器(8)、单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9)、单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10)、光电探测器(11)、光电探测器(12)、电移相器(13)、电移相器(14)、电合束器(15)。本发明中生成的三角波形的重复率等于输入射频信号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33658.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4B10/50 , H04B10/508 , H04B10/54 , H04B10/548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间时频通信传递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飞秒光梳的时频传递和通信一体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发射或接收系统,其被配置为发射或接收信号光并且与激光模块和光梳模块之间交换所述信号光,其中所述信号光包括激光信号光以及第一光梳脉冲光;激光模块,其被配置为产生或处理所述激光信号光并且与所述发射或接收系统之间交换所述激光信号光,其中所述激光信号光被配置为承载通信信息;以及第一光梳模块,其被配置为产生或处理所述第一光梳脉冲光并且与所述第一发射或接收系统之间交换所述第一光梳脉冲光,其中所述第一光梳脉冲光被配置为承载时频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9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101225.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N10/00 , G01M11/02 , H04B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位随机性测试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干涉模块、相位调节模块、探测采集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干涉模块与待测光源连接,将待测光源发出的相位随机的原始脉冲光信号分束为多束光信号,使所述多束光信号发生干涉以获取干涉光信号;所述相位调节模块设置在干涉模块的第一臂光路中,根据相位调节策略调节经所述第一臂传输的光信号相位;所述探测采集模块探测并采集所述干涉光信号,以获得干涉光信号在不同相位时的峰值幅值最大值;所述分析模块基于采集到的不同相位的峰值幅值最大值,按照预置分析策略得到用以确定相位随机性的测试曲线。通过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和方法可以测试待测光源发出的脉冲光的相位随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956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92715.5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50 , H04B10/508 , H04B10/524 , H04B10/548 , H04B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P‑MZM的双频段相位编码脉冲信号的产生方法及系统。该系统:LD光源通过3dB耦合器分为两路,分别与第一路DP‑MZM、第二路DP‑MZM相连;第一路DP‑MZM与第一射频信号放大器、第二射频信号放大器都相连接,任意波形发生器与第一射频信号放大器、第二射频信号放大器都相连接;码型发生器与第二路DP‑MZM相连;经第一路DP‑MZM、第二路DP‑MZM调制后的信号通过耦合器耦合后与光电探测器相连。本发明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现了双频段相位编码脉冲信号的产生,突破了频段单一的限制;此外,本发明技术方案没有用到滤波器等波长相关器件,频率可调谐范围得到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375748.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IPC: H04B10/50 , H04B10/508 , H04B10/516 , H04B10/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光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双向光通信装置包括编码控制器,编码控制器接收输入的第一模拟信号,对第一模拟信号进行编码生成编码信号并输出;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接收编码信号,对编码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第一激光脉冲信号并出射;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接收第二激光脉冲信号,对第二激光脉冲信号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模拟信号并输出;解码控制器,解码控制器接收输入的第二模拟信号,对第二模拟信号进行解码生成目标信号,并将目标信号发送至目标终端。本发明中,激光的传播速度快,且不易受外界干扰,通过利用前述双向光通信装置进行双向光通信,提高了双向光通信装置的自身效能,解决了通信质量及可靠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