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谐振式粘度传感器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059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682858.0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机电谐振式粘度传感器,包括依次键合连接的第一液体接触膜、SOI组合体和第二液体接触膜,第一液体接触膜与第二液体接触膜关于SOI组合体镜像对称,SOI组合体包括谐振器,第一液体接触膜具有第一薄膜,第二液体接触膜具有第二薄膜,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的中心通过刚性体连接于谐振器的中心;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之间形成有真空腔体,谐振器位于真空腔体内,谐振器在驱动力作用下带动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沿着垂直于薄膜平面的方向谐振工作。利用本公开,粘度变化与谐振能量损耗的转换过程简单,有利于提高粘度的检测灵敏度,降低后端算法处理难度,提高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并且使得传感器的量程有大幅提升。

    激光雷达性能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51545.9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雷达性能测试平台、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包括激光雷达工装集成平台、多个用于激光雷达不同项目测试的功能平台和附加平台;功能平台包括目标物调节平台、遮挡物调节平台和红外视觉平台;所述附加平台包括附加设备操作平台、目标物存储平台、太阳模拟器安装平台、光电探测器安装平台和户外电源安装平台。测试系统包括多个检测模块;测试方法则基于测试平台和测试系统进行激光雷达性能测试;本发明通过激光雷达工装集成平台与各种功能平台和附加平台相结合能对激光雷达各个检测项进行检测,操作方便;采用本发明进行激光雷达性能测试具有检修项目更完善、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一种高低转速集成叶片预测性维护测试床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19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68239.5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转速集成叶片预测性维护测试床及其操作方法,本测试床包括测试实验台、工控机和显示器;工控机分别与测试实验台和显示器信号连接;测试实验台包括底板、轴承座、叶片模块、齿轮箱、驱动电机和数据采集器;叶片模块、齿轮箱和驱动电机经主轴从左到右依次设于轴承座上;叶片模块可拆卸与齿轮箱转动连接,叶片模块包括高转速叶片和低转速叶片两种。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将高转速叶片与低转速叶片集成的叶片预测性维护测试床,能实现高低转速叶片的更换,采集运行数据;采用本发明无需分别搭建高低两个实验台;收集运行数据,并通过已建立好的故障诊断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实现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维护。

    具有真空隔热层的MEMS微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8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9740.X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真空隔热层的MEMS微热板及其制备方法,该MEMS微热板包括:硅基底;在硅基底表面通过SON工艺形成的真空隔热层;形成于硅基底及真空隔热层上的绝缘层;形成于绝缘层上且位于真空隔热层正上方的加热电极和测试电极;沿真空隔热层外围依次刻蚀绝缘层和硅基底形成的具有悬空梁支撑结构的加热平台;以及刻蚀或腐蚀绝缘层于加热平台正下方区域形成的隔热槽。利用本公开,通过采用SON工艺能够使隔热层处于真空状态,形成真空隔热层,该真空隔热层相较于空气隔热在抑制加热平台热量散失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微热板工作时向外界的热传导,从而降低热量损失,进而提升微热板的温度均匀性。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仪表数字化交付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5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49077.1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仪表数字化交付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仪表厂商客户端,仪表厂商客户端填写产品基本信息并上传交付资料;平台管理服务端,平台管理服务端对仪表厂商客户端上传的交付资料进行标准化分类和数字化标识,生成标识码,并将标识码与对应的产品基本信息进行关联,同时生成对应的下载密钥;以及用户客户端,用户客户端输入下载密钥或标识码,从平台管理服务端查询或下载对应的交付资料。该系统针对仪表行业产品交付资料多、后期查找困难的特点,对仪表行业交付的资料进行标准化分类和数字化标识,并利用标识解析技术实现数字化交付,交付过程更加高效,交付资料查询、下载更加便捷,成本更低。

    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通信设备用减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2943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13195.0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边缘通信设备用减震支座,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槽,第二圆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杆,第二弹簧杆的外壁套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顶部设置有底部支撑座,底部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圆槽,底部支撑座的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帽,底部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盖板,顶部盖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座,顶部盖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缓冲块,通过设备的连接座与螺纹杆结构,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通信设备进行固定,大大的方便了对通信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一种OPC UA与MQTT融合方法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02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42958.5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PC UA与MQTT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参数配置模块通过配置软件建立MQTT协议、OPCUA协议、数采驱动协议、数据库存储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通用的参数配置文件;步骤2:配置加载模块接收配置文件,发送消息给MQTT加载模块、OPC UA加载模块、数据库模块、数采驱动模块更新参数信息;步骤3:MQTT加载模块获取配置参数后,生成JSON专用模型通信文件;步骤4:OPC UA加载模块获取配置参数后,生成OPC UA地址空间模型;步骤5:数采驱动模块获取配置参数后,采集外部设备数据,存储在共享数据库中;步骤6:数据库模块获取配置参数后,建立共享数据库区,接收数据采集驱动模块采集的实际数据,接收MQTT、OPC UA模块访问共享数据。

    一种残余差错率的验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73010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862171.8

    申请日:2019-09-12

    Inventor: 肖家麒 张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残余差错率的验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包括:获取待传输报文和预设干扰范围;根据上述预设干扰范围对所述待传输报文进行干扰,将干扰后的报文加入链表中;从链表中取出干扰后的报文,根据取出的报文计算当前循环冗余校验和;将所述当前循环冗余校验和与预先计算的循环冗余校验和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获得干扰值;根据所述干扰值以及经典传输介质计算残余差错率数值,根据所述残余差错率数值验证残余差错率是否合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