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5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39490.X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参雷达的非相参积累方式的目标探测方法,该方法包含:S1、采样得到一帧二维回波数据;S2、对S1的每个数据进行脉冲压缩;S3、对S2的数据进行距离走动校准;S4、对S3的数据进行相参积累;S5、重复S1~S4,得到多帧相参积累数据;S6、将S5得到的多帧相参积累数据进行帧间对齐;S7、将帧间对齐后的多帧相参积累数据进行非相参积累;S8、基于S7的非相参积累的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其优点是:该方法采用基于脉间自相关法实现距离走动校准,实现了对长时间相参积累的运动目标的检测;该方法将相邻多帧之间的二维数据平面进行峰值目标对齐后,进行非相参积累,再进行目标检测,达到了提升信噪比的目的,该方法同时还能实现目标速度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30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982912.6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保护通道的单脉冲雷达无盲区测距方法和系统,系包含缝隙阵列主天线、保护天线、高频头、环形器、中频接收机、信号处理机、二次电源、发射机。本发明为单脉冲体制,由缝隙阵列主天线周期发射高频脉冲信号,保护天线实时接收目标回波信号;一发一收,实现收发分置;当无测距盲区时,使用缝隙阵列主天线接收到的回波形成和通道、方位差通道和俯仰差通道数据,三通道数据进行目标距离测量;当有测距盲区时,缝隙阵列主天线作为发射,保护天线接收回波数据形成保护通道数据;保护天线实时接收实现无盲区距离观测,达到米级距离测量的要求;最后利用脉冲法进行距离测量,结合脉冲压缩提高测距的精度,以满足雷达测距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20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05914.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13/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波光学复合的目标探测方法,利用微波系统视场宽,不需要剔除背景天体的优势,对微波视场内进行扫描,进行目标初探测,获得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俯仰角度信息;根据微波系统测量得到的目标距离以及卫星星历信息,计算并配置光学系统的光暗识别方式、焦距等参数;利用微波系统测量得到的目标方位、俯仰角度信息确定光学系统的角度指向,对目标周围的小视场(光学视场)进行成像;对光学视场内的目标置信度计算;对置信度高的目标进行微波指向确认;确认完成后,按需求对目标进行跟踪。本发明充分利用微波信息和光学信息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4381.8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21 , G01S7/41 , G01S13/70
Abstract: 一种基于AGC电压和回波数据的雷达接收功率和RCS估计方法,利用标定的方式,获得雷达发射检波电压与雷达发射功率的标定关系、雷达AGC电压与接收机增益的标定关系、接收机增益与回波幅度融合信息与雷达接收功率的标定关系,在雷达跟踪状态下利用AGC电压和回波数据根据标定关系估计雷达接收功率,利用估计的雷达接收功率和测量的目标距离信息估计目标RCS信息。本发明接收功率估计动态范围大、RCS估计精度高、工程实现简单、实时性好、计算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41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35303.2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6F9/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星载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在轨编程系统及设计方法,采用星载计算机、设备管理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及数字信号处理器建立在轨编程系统;本发明公开的在轨编程设计方法实现单指令在轨编程或修改子程序跳转指令实现子程序在轨编程。本发明易于实现,对原软件的规模、复杂度和健壮性影响小,程序设计、编码和调试中没有反复更改子程序地址表的繁琐,且可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器内存任意地址上的指令和数据的在轨更改。
-
公开(公告)号:CN10518230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39812.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26 , G01S13/68 , G01S2007/403 , G01S2007/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调整雷达角误差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获取雷达在不同接收信噪比下对应的雷达角误差标准差,并形成在不同雷达工作模式下,雷达角误差标准差与接收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将雷达角误差标准差与接收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划分成若干段,并确定每一段的斜率;根据实时获取到的接收信噪比,确定对应的斜率,并结合指挥系统上注的斜率调整参数获得动态调整系数;根据雷达角误差的实时测量值及动态调整参数获得雷达角误差实时输出值。本发明利用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信息动态调整输出给伺服系统的雷达角误差,可以在信噪比较低时减弱天线振荡、彻底消除天线剧烈振荡,还可避免近距因雷达角闪烁丢失目标的情况,提高雷达的跟踪性能和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45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96571.1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H01Q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星载雷达对航天器平台扰动实时补偿解耦方法,该方法包含:星载雷达搜索时,三轴稳定速率陀螺实时检测航天器平台姿态角的变化量和变化方向;航天器平台姿态角的变化量和变化方向通过坐标变换得出星载雷达姿态角的变化量和变化方向;当星载雷达姿态角的变化量超过预设阈值,星载雷达设定搜索补偿角;搜索补偿角的值为星载雷达姿态角的变化量;搜索补偿角的补偿方向与星载雷达的搜索方向垂直并与星载雷达姿态角的变化方向相反;星载雷达的伺服机构根据搜索补偿角对星载雷达的姿态角进行实时补偿控制。本发明利用航天器平台的自身资源,实现对星载雷达伺服机构的实时补偿,无需占用航天器宝贵的体积、重量和功耗资源,节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61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4744.3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微波跟瞄雷达的电轴光学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标定系统包含雷达测试子系统、标定子系统、雷达装置、目标模拟子系统;目标模拟子系统包含目标模拟源、二维测试转台、与二维测试转台连接的二维测试转台控制器、二维扫描架及设置在二维扫描架上的目模喇叭天线。标定方法包含:步骤1、标定雷达天线和驱动机构的安装精度;步骤2、标定雷达电轴和雷达天线机械轴的一致性;步骤3、根据标定结果对雷达进行校准。本发明可以在紧缩场中对雷达进行高精度的标定,满足雷达对使用环境温湿度、洁净度的要求,实现对星载微波跟瞄雷达的非接触式标定,用到的测量仪器少、精度高,可以自动化完成数据的解算,确保雷达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32233.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雷达系统时间戳标定精度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微波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目标模拟源,其与所述微波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连接;数字采集仪,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模拟回波信号;上位机,其与所述微波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连接,本发明高精度测量本系统时间戳标定与真实时间之间的误差,在使用常规仪器的情况下,即可得到高精度的时间戳标定误差;本发明适用于各类一般微波雷达系统时间戳标定精度测量,属于高精度测量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通用性强;本发明构建的测试系统较为简单,可实施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65624.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13/86
Abstract: 一种微波光学共轴复合雷达及其探测方法,所述光学相机的光学镜头嵌设在所述微波天线的中心开孔内,确保所述光学相机的光路中心和所述微波天线的中心同轴。本发明将目标同时置于微波视场和光学视场中,从而更好的融合微波探测和光学探测的优点,使微波和光学的原始测量数据更好的进行融合处理,互为先验信息的快速进行恒星和旁瓣的剔除,快速完成目标搜索和监测的基础上完成微波光学系统联合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