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340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2006.9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磊 , 王斌 , 郝小龙 , 陈新圣 , 曹岑 , 朱成诚 , 陈树藩 , 潘瑾 , 李蕴哲 , 金珊珊 , 吴卓言 , 彭启伟 , 罗旺 , 李宾皑 , 吴强 , 余昇 , 米传民 , 李明珠 , 韩斌 , 贾政
IPC: G06Q10/0635 , G06Q10/10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N模型的电网基建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电网基建项目数据,构建工程项目指标体系,并划分体系结构,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特征评估模型;对所述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并把所述工程项目风险特征评估模型作为输入,构建GCN模型;将所述GCN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输出风险等级及模型预测结果;本发明将拉格朗日插值法运用于电网风险数据的补全中,提升了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使用Adam优化器对模型参数以及传统的梯度下降算法进行优化,减少了输出模型预测结果的误差;另一方面,通过本发明系统能够挖掘到风险影响因素并抽象成拓扑图,有效提升电网基建施工项目的风险预测准确性,极大减少了人工判断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2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611023005.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接电缆长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跨接电缆的两个端点之间设定至少一个弯曲控制点;依次确定各弯曲控制点与左右两侧相邻的弯曲控制点或相邻的端点之间的第一电缆段和第二电缆段,并计算处于第一电缆段的中点与第二电缆段的中点之间的电缆长度s1;将计算出的各电缆长度s1之和确定为跨接电缆的实际长度s。本发明能够使得跨接电缆的长度计算准确,可靠性高,便于后续电缆敷设,减少了后续敷设跨接电缆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8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0355761.2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供应商的电网工程数字化移交资源管理系统,基架模块为数据模块、服务模块和应用模块提供硬件基础;数据模块以云存储架构为基础,采用分库分表方法对进行数据管理、查询及应用,为服务模块和应用模块提供数据;服务模块利用三维图形引擎方法为应用模块提供后台逻辑服务;应用模块基于机架模块的硬件,由数据模块获取数据,采用服务模块的后台逻辑服务,控制输出至最终界面的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为供应方数字化资源向电力公司移交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渠道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节约企业软硬件成本和为今后大数据应用以及智能化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数据平台支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88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91294.7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工程电气设备三维设计的线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线功能模块,用于创建路径的模型线,以及对所创建的模型线进行更改、合并和分组;放样功能模块,用于将创建完成的模型线生成放样模型,以及对所生成的放样模型进行更改;辅助功能模块,用于在三维模型中设置金具、支架、空间标注以及对族进行合并分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便项目维护、易于管理和提高设计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88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55761.2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3 , G06Q10/1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供应商的电网工程数字化移交资源管理系统,基架模块为数据模块、服务模块和应用模块提供硬件基础;数据模块以云存储架构为基础,采用分库分表方法对进行数据管理、查询及应用,为服务模块和应用模块提供数据;服务模块利用三维图形引擎方法为应用模块提供后台逻辑服务;应用模块基于机架模块的硬件,由数据模块获取数据,采用服务模块的后台逻辑服务,控制输出至最终界面的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为供应方数字化资源向电力公司移交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渠道和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节约企业软硬件成本和为今后大数据应用以及智能化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数据平台支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2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3005.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接电缆长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跨接电缆的两个端点之间设定至少一个弯曲控制点;依次确定各弯曲控制点与左右两侧相邻的弯曲控制点或相邻的端点之间的第一电缆段和第二电缆段,并计算处于第一电缆段的中点与第二电缆段的中点之间的电缆长度s1;将计算出的各电缆长度s1之和确定为跨接电缆的实际长度s。本发明能够使得跨接电缆的长度计算准确,可靠性高,便于后续电缆敷设,减少了后续敷设跨接电缆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933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92667.8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IFC信息化模型的数据库装置,包括:处理服务器,用于根据IFC信息化模型数据生成IFC信息化模型还包括:分布式数据库,与处理服务器连接,用于分专业储存IFC信息化模型数据;交互组件,与处理服务器连接,用于显示IFC信息化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分布式数据库将IFC信息化模型数据分专业储存,避免将所有数据储存在一起而带来的响应迟缓的问题,同时不同专业的数据可以由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修改,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修改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102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92742.0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数字化模型的监视系统,包括:状态信息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变电站中各设备的运行数据;还包括: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与状态信息采集设备连接,用于表征变电站的全景三维信息;监视中心,分别与状态信息采集设备和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连接,用于根据采集得到的运行数据并在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中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变电站IFC数字化模型,结合状态信息采集设备,根据由状态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得到的运行数据,确定变电站中各设备的故障状态,并将其在IFC数字化模型进行显示,故障反映直观,同时相比采用全视频的方式,一些具体的运行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8350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10547.9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和GIS的变电站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待构建模型的变电站的电气设计范围;2)获取待构建模型的变电站的参数数据以及GIS图像信息;3)根据B/S网络架构建立基于BIM和GIS的三维线路设计平台;4)在基于BIM和GIS的三维线路设计平台中,通过变电站的参数数据进行BIM模型数据库的构建,并且根据GIS图像信息进行空间布局配置;5)通过结合空间布局配置和BIM模型数据库进行变电站整体模型构建,并且根据变电站整体模型进行展示、查询、检索、定位和安全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法先进、覆盖全面、提高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136167.9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铁塔组立的起吊装置,属于吊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滑轮组向下悬垂的上升段吊索和下降段吊索的距离很近,被吊货物在起吊过程中易与上升段吊索和下降段吊索发生缠绕,造成起吊失败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拉绳单元、悬挂单元和第一牵拉单元,第一牵拉单元设置在支脚上,悬挂单元设置在横梁上,拉绳单元为绳套,拉绳单元依次与悬挂单元和第一牵拉单元连接,拉绳单元用于将货物从地面吊运到横梁上。本发明的上升段吊索和下降段吊索距离大于悬挂单元的宽度,被吊货物在起吊过程中一直处于上升段吊索和下降段吊索之间,不与上升段吊索和下降段吊索缠绕,确保起吊成功,降低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