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684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62944.7
申请日:2013-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6/10 , C07C2602/10 , C07C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红花鹿蹄草提取物中分离纯化梅笠草素的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从药用植物红花鹿蹄草全株中分离纯化梅笠草素单体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以红花鹿蹄草新鲜或干燥全株为原料,采用匀浆诱导技术和酶水解处理,再通过负压空化提取技术进行提取,获得提取物,将提取物采用超声波振荡絮凝技术、液固萃取技术、中压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技术及低温析晶和重结晶技术等得到精制的梅笠草素,纯度达95%以上。该方法原料丰富易得,工艺简单易行,得率高,操作安全、环保,所得梅笠草素单体纯度高,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3719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8129.3
申请日:2012-04-20
IPC: A61K31/1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从香鳞毛蕨中提取的香鳞毛蕨素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MTT、小鼠体内抑瘤检测、核磁等方法检测证明香鳞毛蕨素对于MCF-7人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能力。并且香鳞毛蕨素加入不同的赋形剂后可加工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由于香鳞毛蕨素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该发明将为低毒、高效抗肿瘤天然产物类药物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9108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001616.1
申请日:2012-01-05
IPC: A61K31/1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香鳞毛蕨中绵马素BB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体外MTT法、体内裸鼠实验以及核磁共振检测证明绵马素BB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是对MCF-7肿瘤细胞。并且绵马素BB加入不同的赋形剂后可加工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香鳞毛蕨中绵马素BB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香鳞毛蕨资源丰富,采集方便,提取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99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92686.X
申请日:2010-12-17
IPC: C07C321/28 , C07C319/14 , C07D295/192 , A61K31/166 , A61K31/537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反式芪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先将双乙烯酮和胺充分反应合成N-取代基-3-氧代丁酰胺,然后通过一锅法先后与二硫化碳及碘甲烷反应合成α-羰基二硫缩烯酮,再进一步与取代肉桂醛缩合制得α-((2E.4E)-5-芳香基-2,4-戊二烯酰基)二硫缩烯酮,最后通过[5+1]芳构化反应制得反式芪类化合物。本发明较传统方法可以避免生成顺式异构体,合成产率与原料利用率高;原料价格便宜、易得,方法与工艺设备简单可行,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芪类衍生物对多种癌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可制备为抗肿瘤药物,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565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13343.5
申请日:2011-05-04
IPC: C07C33/02 , C07C29/74 , C07D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烟草中同步提取茄尼醇和烟碱的方法。本发明作为一种从烟叶中提取茄尼醇和烟碱的方法,其工艺流程是:将烟叶粉碎后与0.5%~4%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4~1∶15混合,然后按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1∶0.6~1∶2的比例加入正己烷或6号溶剂油,回流提取1~3小时,停止加热,用100~200目的滤布过滤提取物,滤液静置分层后,分出上层正己烷或6号溶剂油相,然后用2~12%盐酸萃取,正己烷或6号溶剂油相浓缩至呈膏状物,为茄尼醇粗提物,水相为粗盐酸烟碱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97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84445.1
申请日:201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老鹳草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快速的高效酶诱导提取老鹳草中多酚类活性成分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匀浆破碎高效酶解技术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提取技术,获得富含三种多酚类活性成分的老鹳草提取物,结果表明:提取物中总多酚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可达156.14mgGAE/g,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老鹳草素三种主要多酚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分别可达9.58、6.87、19.82mg/g,比传统热回流方法提高了30~67%。该方法无需高温加热,无需有机溶剂,提取率高,绿色环保,操作安全,适于产业化生产,为中药提取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88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72812.6
申请日:2009-09-08
IPC: C07C225/16 , C07C221/00 , C07D295/11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异甘草素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以异甘草素和小分子伯胺或仲胺为原料,经过Mannich反应,合成一系列含氮原子侧链的异甘草素衍生物。此合成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条件温和,产物易纯化的优点。该类化合物拥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水溶性而且细胞毒性大大低于异甘草素。
-
公开(公告)号:CN101486745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69.3
申请日:2009-03-03
IPC: C07H17/07 , C07D311/30 , C12P17/06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31/00 , A61P29/00 , A61P11/10 , A61P11/06 , A61P1/04 , A61P1/16 , A61P7/10 , A61P9/12 , A61P3/06 , A61P9/10 , A61P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木豆叶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快速的获得富含牡荆苷、异牡荆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和异鼠李素五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木豆叶提取物的高效酶诱导提取方法。本发明针对传统提取方法提取时间长、提取温度高、提取率低等缺点,采用匀浆破碎酶解、恒温酶解、负压空化提取、溶剂除杂和富集等技术,获得富含五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木豆叶提取物,结果表明:提取物中五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别可达0.223~0.296、0.145~0.187、0.194~0.264、0.108~0.150、0.074~0.102mg/g,比传统热回流方法提高了9~65%。该方法提取率高,无需高温加热,设备简单,操作安全,适于产业化生产,为中药提取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71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67.4
申请日:2009-03-03
IPC: A61K36/48 , A61P31/04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豆叶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它涉及以木豆叶为原料按常规方法提取的乙醇粗提物,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的萃取物和单体成分木豆芪酸、木豆内酯、球松素、牡荆苷、异牡荆苷的特异性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用途。本发明具有易于制作,价格低廉,作用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由奶、肉、蛋、鱼及其制品,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649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71.0
申请日:2009-03-03
IPC: A61K31/192 , A61K31/352 , C07C65/24 , C07D311/32 , A61P31/22 , A61K36/48 , A61K1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包括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的提取方法和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在治疗疱疹病毒方面的新用途。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加入不同的赋形剂后可加工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木豆叶中木豆芪酸及球松素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特点。木豆资源丰富,采集方便,提取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