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887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71541.1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3C4/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温喷镀过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镀层技术领域。该模拟装置包括热喷射系统、基底系统、气氛控制系统;所述热喷射系统包括电加热圈和金属管材;所述金属管材的一端伸入电加热圈内,所述基底系统包括可拆卸基底、基底加热装置、基底伸缩装置、基底伸缩装置的工作开关;所述拆卸基底附着在基底加热装置上,通过基底伸缩装置使得带有拆卸基底的基底加热装置按设定的速度上下伸缩、基底伸缩装置。本发明测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可在实验室实现模拟金属喷镀的高温喷镀过程,从而替代工业生产上的喷镀,研究喷射粒子在光滑基底上的润湿和凝固行为,寻找控制参数,为工业喷镀优化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89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527264.2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内初始凝固坯裂纹形成模拟装置及方法,在感应电炉中熔化待试验用钢;将与该钢种配套的结晶器保护渣加在熔池液面,待保护渣完全熔化,测量保护渣温度、钢液温度,确保钢液温度保持在浇注温度。将模拟结晶器的铜模插入熔池,保护渣在铜模上快速冷却,形成保护渣膜;当铜模上凝固一定长度的初始凝固坯壳后,铜模停止向下运动,停留几秒钟后铜模带动凝固坯壳向上移出熔池,拉坯装置带动刚凝固的初始凝固坯壳向下运动。初始凝固坯壳相对铜模进行向下运动,铜模上的凸台将初始凝固坯壳顶凸,初始凝固坯壳表面产生裂纹。本发明的方法可精确控制不同受力条件下初始凝固坯壳表面裂纹的产生,实时测量其受力数据,数据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4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9659.5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快速凝固热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液滴发射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气氛控制系统;所述液滴发射系统包括一采用电加热的石英管,所述石英管底部开设有一直径小于0.5mm的小孔,所述小孔的上部石英管绕装有感应线圈;所述石英管内腔与一气压组件连通;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位于石英管底部的基座,所述基座内部设有热电偶和冷却组件;所述液滴发射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均设置在气氛控制系统的气氛保护室内。本发明测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度高,可在实验室规模实现金属快速凝固的热流测试,从而替代工业生产上的直接测试,不影响正常生产,同时消耗小,测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6428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49064.X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1
Abstract: 一种低碳钢连铸用保护渣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保护渣,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CaO 29~33%、SiO2 28~32%、Al2O3 8~12%、BaO 2~7%、(Na2O+Li2O) 2~7%、B2O3 3~9%、F- 5~9%、C 0.01~0.2%、TiO2 0.5~1.0%。本发明之保护渣特别适用于C质量百分含量≤0.1%、Al含量≤0.05%、Ti含量≤0.05%的低碳钢连铸。本发明之保护渣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能够抑制钢渣反应,使钢渣界面不再活跃;同时还能提高渣钢间的界面张力,从而减弱卷渣趋势。通过调节其他成分使保护渣性能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5375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9815.8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15 , B22F3/003 , B22F22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其打印装置包括机架系统、加热打印系统、冷却成型系统以及气氛控制系统;所述机架系统包括用于支撑设置另外三个系统的工作台以及驱动加热打印系统的空间三轴移动组件;所述加热打印系统,包括一电加热的耐火容器,所述耐火容器的底部与一竖直的石英管连通,所述石英管底端设有一直径小于0.1mm的滴液孔,所述耐火容器内腔与一气压组件连通;所述冷却成型系统位于所述石英管下方;所述加热打印系统以及冷却成型系统设置在气氛控制系统的气氛保护室内。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适用普通金属粉末或块状金属,耗材适用性高,能免去高难度耗材制作成本,打印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91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11514.5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高温冶金渣性能的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应用方法,属于冶金渣高温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热源灯泡产生发射可控的热流照射在样品渣膜上,在冷端铜模内嵌入热电偶对温度进行同步采集,根据温度数据绘制通过样品渣膜的热流曲线,对热流曲线的变化进行分析,结合嵌入在渣膜样品上表面热电偶所记录的温度数据,即可获得熔渣结晶温度、熔化温度等相关热动力学数据。本发明与高温显微镜法,差热分析法,电导率法等方法相比,具有设备集成高,操作简单,成本低,测量数据精度高,通过一次实验即可获取热流、结晶温度、熔化温度等多项数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32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3842.0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倒角结晶器铸坯模拟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应用;特别设计一种钢铁生产过程中连铸倒角结晶器内初始凝固坯壳角部传热及角部裂纹形成模拟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应用。本发明所设计的装置中,与钢水接触的铜板面包括一个倒角面和与倒角面接触的两个铜板面。在铜板面和倒角面分别排列两排热电偶,实时监测在拉坯过程中弯月面附近的温度及铜模温场的变化。本发明的方法可精确控制不同受力条件下初始凝固坯壳表面裂纹的产生,实时测量其受力数据,数据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87475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68787.4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 B2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钢用中间包覆盖剂及其应用,属于连铸过程中间包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间包覆盖剂成分,按百分比含量计主要成分如下:CaO30~45%、SiO25~10%、Al2O330~35%、MgO5~10%、B2O31~4%、(Na2O+Li2O)6~15%。该中间包覆盖剂具有熔点低(1200~1300℃)、粘度高(1300℃时为0.7~1.5Pa·s),碱度高(3.0~5.0)等特点。本发明所设计的中间包覆盖剂适用于含铬钢连铸生产的中间包过程。将本发明所述的中间包覆盖剂应用于含铬钢连铸生产过程中,能有效的吸收熔解Cr2O3夹杂物,防止Cr2O3进入结晶器中,提高钢水洁净度,从而提高铸胚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5838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70444.1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 B22D1/00 , C21C7/0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包覆盖剂及其应用,属于连铸过程中间包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间包覆盖剂成分,按百分比含量记主要成分如下:CaO 35~45%、SiO2 8~15%、Al2O3 25~30%、MgO 5~15%、(Na2O+Li2O)5~12%、B2O3 1~5%、TiO2 0.5~1%。该中间包覆盖剂具有熔点低(1250~1350℃)、粘度高(1300℃时为0.8~1.2Pa·s),碱度高(3~6)等特点。本发明所设计的中间包覆盖剂适用于含钛钢连铸生产的中间包过程。将本发明所述的中间包覆盖剂应用于含钛钢的连铸生产过程中,能有效的溶解产生的TiO2、TiN等夹杂物。防止夹杂物进入结晶器中,改善钢液洁净度,从而提高铸胚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66196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25458.0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器弯月面水平传热热流模拟测试装置,包括坯壳、结晶器、计算机、底座、两个温度采集器、两个温度控制模块,结晶器固定在底座上,坯壳固定在结晶器上方,结晶器和坯壳之间固定有保护渣样品,保护渣样品一侧设有摄像机,坯壳两侧设置有感应加热设备,感应加热设备与第一个温度控制模块连接,坯壳和结晶器内插有热电偶,第二个温度控制模块分别与坯壳内的热电偶、第一个温度采集器连接,结晶器内的热电偶通过第二个温度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底座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铁冶金连铸过程中钢液、保护渣、结晶器之间热流不能实施监控,保护渣在热传递过程中的热动力学变化无法原位观察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