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三元正极材料的线性降温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797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8610.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层状三元正极材料的线性降温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NixCoyMnz(OH)2氢氧化物前驱体通过高效混合机与锂源混合,后进行高温煅烧;步骤2,将步骤1中焙烧后的材料自高温开始进行线性降温,温度降到150℃以下取出,得到所述LiNixCoyMnzO2层状三元正极材料;其中0.5≤x≤1,0≤y≤0.5,0≤z≤0.5,x+y+z=1,本发明的工艺设计在高温煅烧结束后进行线性降温,降温速率为1‑20℃/min,直到冷却至150℃以下拿出样品,线性降温所制得的材料其锂镍混排程度较低,材料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

    一种高速列车多业务车载低风阻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7207.1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速列车多业务车载低风阻天线,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信号单元和罩壳;所述罩壳包括前端成型的迎风面以及后端成型的背风面,在所述罩壳的两侧还成型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以及所述背风面的表面均成型有圆滑过渡部;其中两个所述过渡面的顶部之间还成型有一破风脊,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流线型的天线结构,通过在原天线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气动外形,设计风速下减阻效果明显,如此解决当前天线无法继续满足高速列车整体风阻要求,同时本发明中还针对天线进行了散热结构设计,如此在保证整个天线在减少风阻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整个天线内部元器件的散热,以进一步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隧道降尘车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285851.1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降尘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头部的动力装置,设置于车体尾部的喷雾水泵、储水箱和喷雾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喷雾水泵输出动力,从而将储水箱中的水泵向喷雾装置而喷洒出水雾进行降尘,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降尘车还包括:集水槽;翼板;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与集水槽的出水端接应,用于收集喷洒的水雾进行循环利用;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出水端通过水管分别与循环水箱、储水箱连接。本发明降尘车可对喷洒的水雾进行收集再利用,不仅可降低用水量,还可解决喷洒的水雾造成隧道路面和拱璧湿滑,而导致作业人员施工不便的问题。

    一种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0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683225.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在考虑温度时变效应和湿度时变效应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是依据无砟轨道结构在路基上实际的施工工艺,将轨道施工阶段的步骤进行量化后,在Midas Civil中建立完整的施工流程来仿真计算轨道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和收缩徐变效应下的受力情况。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更精确地反映轨道在服役期间的真实应力水平,为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提供指导意义,提高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为设计人员对优化轨道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一种自适应风屏障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28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78640.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风屏障,包括固定架、导流叶片和动力装置,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流叶片的数量为多片;两所述固定架呈竖直状态且平行相间设置;多片所述导流叶片呈水平状态且位于两所述固定架之间的上方,且多片所述导流叶片依次呈上下等间距设置;每片所述导流叶片中:所述导流叶片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连杆,两所述连杆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架转动安装;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多片所述导流叶片的一端的连杆均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多片所述导流叶片同步转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导流叶片风攻角无法智能调节,且严重依赖外部供电带来的技术问题。

    一种紧固件输送机构及支座高度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312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54319.0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固件输送机构及支座高度调节系统,该紧固件输送机构包括料盒以及设置于料盒内部的限位滑轨和送料伸缩件;多个紧固件设置于限位滑轨上,限位滑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存料段和出入段,送料伸缩件用于将紧固件从存料段推向出入段;存料段设有与紧固件匹配的限位结构,使紧固件仅能从出入段进出限位滑轨,料盒上设有用于实现紧固件进出的开口槽一。该支座高度调节系统包括用于安装上述紧固件输送机构的底座,底座上设有用于对料盒限位的弹性锁止机构,料盒上设有用于与弹性锁止机构配合的卡齿。本发明通过紧固件输送机构可实现紧固件的上下料和回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0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83225.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在考虑温度时变效应和湿度时变效应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是依据无砟轨道结构在路基上实际的施工工艺,将轨道施工阶段的步骤进行量化后,在Midas Civil中建立完整的施工流程来仿真计算轨道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和收缩徐变效应下的受力情况。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型的无砟轨道受力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更精确地反映轨道在服役期间的真实应力水平,为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提供指导意义,提高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为设计人员对优化轨道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