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素的合成方法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9361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380705.0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丝桃素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大黄素和叔丁醇盐溶解于水中,在保护气氛下,加入氢醌,微波照射,在90-100℃下反应4~6h,然后转移至密闭容器中,在120-140℃继续反应8~12h,反应完成后再加入无机酸调节溶液pH至3-4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一步得到原金丝桃素;(b)将得到的原金丝桃素和亚碘酰苯类物质溶于丙酮中,在45~55℃下反应4~8h,反应后过滤,收集滤液,经蒸发浓缩、洗涤、过滤、重结晶,得到金丝桃素。本发明的产物纯度和收率高、步骤简单、环保、成本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用藤茶制备杨梅素的方法和焦亚硫酸盐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75049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189757.5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藤茶制备杨梅素的方法和焦亚硫酸盐的应用,该方法是将粉碎过的藤茶用热水浸提,趁热过滤后,将滤液浓缩,冷却析出沉淀;抽滤,沉淀滤渣用无水乙醇溶解,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过滤所得的乙醇溶液经浓缩后得到乙醇浸膏;将乙醇浸膏加入到焦亚硫酸盐溶液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析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该应用是将焦亚硫酸盐作为脱氢氧化剂应用于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向杨梅素的脱氢转化,转化效率高;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方法简单,无污染,对设备要求低,可以广泛工业化生产,制得的杨梅素产率相对原料高达21%,纯度高达96%。

    金丝桃素的合成方法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936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80705.0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6/00 C07C46/10 C07C2603/54 C07C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丝桃素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大黄素和叔丁醇盐溶解于水中,在保护气氛下,加入氢醌,微波照射,在90-100℃下反应4~6h,然后转移至密闭容器中,在120-140℃继续反应8~12 h,反应完成后再加入无机酸调节溶液pH至3-4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一步得到原金丝桃素;(b)将得到的原金丝桃素和亚碘酰苯类物质溶于丙酮中,在45~55℃下反应4~8h,反应后过滤,收集滤液,经蒸发浓缩、洗涤、过滤、重结晶,得到金丝桃素。本发明的产物纯度和收率高、步骤简单、环保、成本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用藤茶制备杨梅素的方法和焦亚硫酸盐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7504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9757.5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藤茶制备杨梅素的方法和焦亚硫酸盐的应用,该方法是将粉碎过的藤茶用热水浸提,趁热过滤后,将滤液浓缩,冷却析出沉淀;抽滤,沉淀滤渣用无水乙醇溶解,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过滤所得的乙醇溶液经浓缩后得到乙醇浸膏;将乙醇浸膏加入到焦亚硫酸盐溶液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析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该应用是将焦亚硫酸盐作为脱氢氧化剂应用于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向杨梅素的脱氢转化,转化效率高;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方法简单,无污染,对设备要求低,可以广泛工业化生产,制得的杨梅素产率相对原料高达21%,纯度高达96%。

    多糖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和在制备免疫调节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06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5939.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全新多糖活性成分;连接方式如式1:→[4)‑α‑D‑Glcp‑(1]53→3,4)‑β‑D‑Galp‑(1→[3,4)‑β‑D‑Galp‑(1]3→,并在C‑3位置通过O‑3分别与支链α‑D‑Galp‑(1→6)‑β‑D‑Galp‑(1→和α‑L‑Araf‑(1→5)‑α‑L‑Araf‑(1→相连接;式2:→[3)‑β‑D‑Galp‑(1]4→3,6)‑β‑D‑Glcp‑(1→3,6)‑β‑D‑Glcp‑(1→,并在C‑3位置通过O‑3分别与支链α‑L‑Araf‑(1→5)‑α‑L‑Araf‑(1→和α‑L‑Araf‑(1→相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糖活性成分可有效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促进其吞噬能力的提高和免疫因子的释放。为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一种埃洛石纳米管药物载体及埃洛石纳米管载体药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386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199113.2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埃洛石纳米管药物载体及埃洛石纳米管载体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载体是多个巯基壳寡糖‑叶酸分子链通过二硫键包裹结合在修饰有巯基的埃洛石纳米管表面。通过药物载体的结构创新,将接有多个叶酸靶向分子的巯基壳寡糖链包裹结合在埃洛石纳米管表面,抗癌药物负载在巯基化的埃洛石内腔中,由于是包裹结合不但可尽可能防止药物泄露的同时,埃洛石纳米管外结合的多个叶酸靶向分子也进一步增强了靶向的高效性。本发明可通过肿瘤细胞内还原剂谷胱甘肽断裂二硫键移除壳寡糖链从而控制药物释放。本发明组装了一种集合靶向性和刺激响应性于一体的多功能埃洛石纳米管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降低抗癌药物严重毒副作用,靶向性识别肿瘤细胞并控制药物释放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