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936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10435840.7
申请日:2011-12-22
IPC: H01L29/423 , H01L29/78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3 , H01L29/045 , H01L29/1608 , H01L29/4236 , H01L29/42368 , H01L29/66068 , H01L29/7397
Abstract: 一种SiC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漂移层(2)、基极区(3)、源极区(4)、沟槽(6)、栅极氧化物膜(7)、栅电极(8)、源电极(9)和漏电极(11)。衬底(1)以Si面作为主表面。源极区(4)具有Si面。从所述源极区(4)的表面到比所述基极区(3)更深的部分提供沟槽(6),所述沟槽(6)在一个方向上沿纵向延伸并具有Si面底部。所述沟槽(6)至少在与所述基极区(3)接触的部分具有倒锥形形状,该倒锥形形状在入口部分的宽度比底部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38610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10259637.9
申请日:2011-08-30
IPC: H01L21/336 , H01L21/2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3 , H01L21/30604 , H01L21/3065 , H01L29/1608 , H01L29/4236 , H01L29/66068
Abstract: 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1)上形成漂移层(2);在漂移层(2)上形成基极层(3);形成沟槽(6)以穿透所述基极层(3),并到达所述漂移层(2);修圆沟槽(6)的肩部角落和底部角落;利用有机膜(21)覆盖所述沟槽(6)的内壁;向基极层(3)的表面部分注入杂质;通过激活所注入的杂质来形成源极区(4);以及在形成所述源极区(4)之后去除所述有机膜(21)。衬底(1)、漂移层(2)、基极层(3)和源极区(4)由碳化硅制成,在沟槽(6)被有机膜(21)覆盖的情况下执行杂质的注入和激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62962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009800.0
申请日:2012-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0475 , H01L29/045 , H01L29/24 , H01L29/42356 , H01L29/66068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器件包括碳化硅半导体衬底(1)和沟槽(2)。所述碳化硅半导体衬底(1)具有相对于(0001)平面或(000-1)平面的偏移角并且具有沿 方向的偏移方向。所述沟槽(2)从所述碳化硅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开始设置。所述沟槽(2)沿相对于偏移方向的内角为30度或-30度的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36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35840.7
申请日:2011-12-22
IPC: H01L29/423 , H01L29/78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3 , H01L29/045 , H01L29/1608 , H01L29/4236 , H01L29/42368 , H01L29/66068 , H01L29/7397
Abstract: 一种SiC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漂移层(2)、基极区(3)、源极区(4)、沟槽(6)、栅极氧化物膜(7)、栅电极(8)、源电极(9)和漏电极(11)。衬底(1)以Si面作为主表面。源极区(4)具有Si面。从所述源极区(4)的表面到比所述基极区(3)更深的部分提供沟槽(6),所述沟槽(6)在一个方向上沿纵向延伸并具有Si面底部。所述沟槽(6)至少在与所述基极区(3)接触的部分具有倒锥形形状,该倒锥形形状在入口部分的宽度比底部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338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81178.4
申请日:2011-09-14
IPC: H01L29/36 , H01L29/78 , H01L21/265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3 , H01L29/086 , H01L29/1608 , H01L29/41766 , H01L29/45 , H01L29/66068
Abstract: 一种SiC半导体器件,包括:按下述顺序堆叠的衬底(1)、漂移层(2)和基极区(3);第一和第二源极区(4a,4b)和基极区中的接触层(5);穿透所述源极和基极区的沟槽(6);沟槽中的栅电极(8);覆盖栅电极,具有接触孔的层间绝缘膜(10);经由所述接触孔与所述源极区和所述接触层耦合的源电极(9);衬底上的漏电极(11);以及金属硅化物膜(30)。高浓度的第二源极区比低浓度的第一源极区更浅,且高浓度的第二源极区具有被层间绝缘膜覆盖的部分,该部分包括表面附近的低浓度的第一部以及比第一部深的高浓度的第二部。第二部上的金属硅化物膜的厚度大于第一部上的金属硅化物膜的厚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