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嘴的研磨装置
    5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36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0881082.8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焊嘴的研磨装置具备圆筒状的保持架和研磨部。所述研磨部具备对焊嘴进行研磨的刀具,所述研磨部旋转,由此所述刀具对所述焊嘴进行研磨,所述保持架具备绕所述保持架的内周一周的槽,所述槽具备:轴槽部,沿着所述保持架的轴延伸;以及倾斜槽部,相对于所述轴槽部向一个方向倾斜,并延伸一定距离,所述轴槽部和所述倾斜槽部交替配置,所述研磨部具备两个以上且与所述轴槽部的数量相同的数量以下的、延伸至所述槽的内侧的凸部。

    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19650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885007.9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使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能够比以往顺利地进行。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具备:动力窗户装置(开闭部)(32),配设于车辆的侧门(28),使设置于侧门(28)的窗户玻璃(30)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传感器(检测部)(46),配设于侧门(28)中的比扶手部(38)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42)靠车辆前方侧处,在设定于该配设的部位的车内侧的检测区域内检测乘员的手的动作;及控制部,在动作传感器(46)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动力窗户装置(32)关闭窗户玻璃(30),在动作传感器(46)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动力窗户装置(32)打开窗户玻璃(30)。

    接合装置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8181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052647.1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保持部,能够保持金属部件的轴部,并且能够将该金属部件向该轴部的轴向一侧按压;支撑部,能够支撑热塑性树脂部件;加热部,能够将设于轴部的轴向一侧的前端部的该轴向一侧的表面加热至热塑性树脂部件的熔融温度;套筒部,设于上述保持部的外周侧且与上述前端部重叠;及外筒部,设于上述套筒部的外周侧,上述外筒部的端部能够抵接于上述热塑性树脂部件的表面。

    车厢内照明装置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14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0936599.2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获得一种能够使乘员根据心情及喜好而自行有效地营造车厢内的气氛的车厢内照明装置。车厢内照明装置(10)具备:照明部(50),其在车厢内发光,并且被设为能够对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任意地进行变更;颜色检测部(54),其在被设定于车厢内的检测区域中对检测对象物的颜色进行检测;控制部,其将照明部(50)所发出的光的颜色变更为颜色检测部(54)所检测出的颜色。

    接合构造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9573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052448.0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构造,该接合构造具有:第一钢板;第二钢板,沿着上述第一钢板配置;激光焊接部,对构成上述第一钢板的一部分的接合面部与上述第二钢板从该第一钢板及该第二钢板的板厚方向一侧进行接合;及紧固连接部件,在对普通面部及上述第二钢板进行切削的同时对该普通面部与该第二钢板从上述板厚方向一侧进行紧固连接,上述普通面部构成上述第一钢板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接合面部相邻地设置,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二钢板向上述板厚方向一侧离开地配置。

    接合装置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818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052647.1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具有:保持部,能够保持金属部件的轴部,并且能够将该金属部件向该轴部的轴向一侧按压;支撑部,能够支撑热塑性树脂部件;加热部,能够将设于轴部的轴向一侧的前端部的该轴向一侧的表面加热至热塑性树脂部件的熔融温度;套筒部,设于上述保持部的外周侧且与上述前端部重叠;及外筒部,设于上述套筒部的外周侧,上述外筒部的端部能够抵接于上述热塑性树脂部件的表面。

    树脂接合体、树脂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车辆用构造体

    公开(公告)号:CN10598412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157460.4

    申请日:2016-03-18

    Inventor: 岩野吉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固化物接合而成的树脂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树脂接合体的车辆用构造体。树脂接合体是利用熔敷将含有纤维的热塑性树脂与具有比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解温度低的熔解温度且含有纤维的热固性树脂固化物接合而成;车辆用构造体具有所述树脂接合体;树脂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含接合工序,该接合工序利用熔敷将含有纤维的热塑性树脂与具有比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解温度低的熔解温度且含有纤维的热固性树脂固化物接合。

    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全固体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4529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387194.9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全固体电池,制造方法包括:将集电体层(1)、正极合剂层(2)、固体电解质层(5)及负极合剂层(3)分别层叠多个,得到具有层叠方向两端面和侧面的层叠电池(6);仅对所述层叠电池的所述侧面供给液状树脂;以及使所述液状树脂固化。在得到所述层叠电池的工序中,使所述集电体层(1)、所述正极合剂层(2)、所述固体电解质层(5)以及所述负极合剂层(3)中的至少一层比其它层延伸出而作为延伸层,从所述层叠电池(6)的所述侧面延伸出多个所述延伸层。在所述树脂的供给中,通过仅对所述层叠电池的所述侧面供给液状树脂,使所述液状树脂渗入一个所述延伸层与其它所述延伸层之间的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