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14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193413.9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成型装置。成型装置(10)使金属管材料(14)在彼此成对的模具即上型(12)与下型(11)之间加热膨胀从而成型出金属管,该成型装置具备:上侧电极(17、18)以及下侧电极(17、18),其分别从上下方向夹住金属管材料(14)的两侧端部并且用于对金属管材料(14)进行加热;以及母线(52),其与下侧电极(17、18)连接并且用于供给来自电源(51)的电力。所述成型装置不需要与上侧电极(17、18)连接的母线(52),能够减少整个该母线所占区域,从而能够实现成型装置(10)的小型化。

    车辆用加固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695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80033482.1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加固部件具备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呈连续封闭截面的筒状主体部,其中,筒状主体部具有:第1面,在将筒状主体部安装于车辆上时位于该车辆的内侧;第2面,与第1面分开并且与第2面对置;及第3面,连接第1面与第2面,第3面具有第4面及第5面,第4面以远离第2面的方式延伸,第5面连接第4面与第1面,在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的剖视图中,若设定连结第1面与第3面相交的第1相交部和第2面与第3面相交的第2相交部的假想线的情况下,第4面与第5面相交的第3相交部相对于假想线向外侧突出,筒状主体部具有变化部,在变化部中,第1面与第2面彼此对置的对置方向上的第3相交部的位置沿长度方向变化。

    成型系统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46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80005462.9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一种成型系统,其通过使金属管材料膨胀来成型出金属管,该成型系统具备:主体部,具有成型金属管的成型模;电极,使电流在配置于成型模的金属管材料中流动以进行加热;电力供给部,配置于远离主体部的位置且向电极供给电力;及电力供给管路,连接电力供给部与电极,电力供给管路具备:下侧通过部,通过载置有主体部的载置面的下侧;第1连接部,被引出到载置面的上侧且连接下侧通过部与电极;及第2连接部,连接下侧通过部与电力供给部。

    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5734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580032447.X

    申请日:2015-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金属管材料供给流体时能够提高密封性的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本发明的成型系统(100)中,控制部(20)控制加热部(6),以便至少在比通过流体供给部(10)供给流体的之前的阶段对金属管材料(14)的端部(14a、14b)进行加热。因此,至少在通过流体供给部(10)供给流体的前阶段,金属管材料(14)的端部(14a、14b)通过被加热部(6)加热而成为容易变形的状态。通过设为这种状态,能够利用由将喷嘴(7、8)压向金属管材料(14)的端部(14a、14b)而产生的按压力来轻松地扩开金属管材料(14)的端部(14a、14b)。因此,喷嘴(7、8)能够通过金属管材料(14)的扩张部(14c、14d)确保充分的气密性。

    成型装置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96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096949.1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型装置。在上型(12)与下型(11)之间对金属管材料进行膨胀成型时,若在主型腔部(MC)或副型腔部(SC1、SC2)产生碎片等异物,则异物会沿与金属管材料的延伸方向交叉的副型腔部(SC1、SC2)的延伸方向而朝向外侧前进,但是,该异物的前进被使金属管材料膨胀时设置于副型腔部(SC1、SC2)的延伸线上的屏蔽部件即上型保持架(96)的凸部(96b、96b)阻挡。

    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36080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580038297.3

    申请日:2015-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成型物的强度下降,并且成型出具有所希望的厚度的凸缘部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使彼此成对的上模(12)与下模(11)中的至少一个模具向模具彼此相合的方向移动,形成主型腔部(MC)及与主型腔部(MC)连通的副型腔部(SC),并且将气体供给至上模(12)与下模(11)之间的金属管材料内,从而在主型腔部(MC)内成型出金属管(100)的管部(100a),并且在副型腔部(SC)内成型出金属管(100)的凸缘部(100b)。此外,通过由控制部实施的凸缘成型部件(94)的控制使得该凸缘成型部件(94)在副型腔部(SC)内前进,并挤压已成型的凸缘部(100b),从而成型出调整得较薄的凸缘部(100c)。

    成型装置
    58.
    发明公开
    成型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5605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11451.6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成型品的品质的成型装置。本发明的控制部(70)通过控制吹塑机构(60)向金属管材料(14)内供给气体以进行膨胀成型。由此,金属管材料(14)膨胀成型为与主型腔部(MC)对应的形状,并且与成品的凸缘部(80b)对应的部分朝副型腔部(SC)膨胀。控制部(70)控制驱动部(81),使得通过副型腔部(SC)压扁膨胀的金属管材料(14)的第2成型部分(14b)以成型凸缘部(80b)。在此,在对凸缘部(80b)进行成型时,副型腔部(SC)与模具外部连通,因此能够使得副型腔部(SC)的内表面与金属管材料(14)的第2成型部分(14b)之间的空气排到模具外部。

    成型装置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789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80018562.6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10)具备:吹气机构(60),向金属管材料(14)供给气体以使该金属管材料膨胀;滑动件(82)及模具安装台(84),供吹塑成型模具(13)安装,并且已膨胀的金属管材料与吹塑成型模具接触而成型出金属管(80);排气机构(90),从金属管材料排出气体;及供给侧压力传感器(91)和排出侧压力传感器(92),检测气体的压力,吹气机构具备:气体压缩部(61),对气体进行压缩;及成型用供给管路(L2),将通过气体压缩部压缩的气体输送至金属管材料,排气机构具备输送被排出的气体的排出管路(L3),供给侧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成型用供给管路上,排出侧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排出管路上。

    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
    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3094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80007907.7

    申请日:2018-0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成型系统从具有将板材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成的焊接部且制作成圆筒状的金属管材料成型出金属管。成型系统具备:成型装置,具有一组模具及使配置于模具之间的金属管材料加热膨胀的加热膨胀部;供给装置,向成型装置供给金属管材料;及控制装置,控制供给装置的动作。控制装置具有:存储部,存储与最长位置相关的信息,其中,所述最长位置为在金属管材料配置于模具之间的状态下从金属管材料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模具的表面中的离金属管材料的中心最远的位置;及控制部,在金属管材料配置于模具之间的状态下,从延伸方向观察时,根据存储于存储部中的与最长位置相关的信息控制基于供给装置的向成型装置的金属管材料的供给,以使焊接部不位于连结最长位置与金属管材料的中心的直线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