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2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772656.X

    申请日:2015-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系统,包括整流侧换流站和连接整流侧换流站的逆变侧换流站,整流侧换流站包括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逆变侧换流站包括采用全桥子模块拓扑或全桥子模块拓扑与半桥子模块拓扑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以及连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逆变侧换流变压器。该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系统可以在传统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将逆变侧电网换相型换流器替换为采用全桥子模块拓扑或全桥子模块拓扑与半桥子模块拓扑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将传统直流输电系统改造为柔性直流换流站,从而形成混合直流拓扑。通过在传统的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被改造端的传统直流输电一次设备,减小额外采购设备的数量,缩短改造工期,降低成本。

    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14718.7

    申请日:2017-02-28

    Inventor: 黄伟煌 黄莹 李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转换方法,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中半压运行转换至全压运行的转换方法并不适用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问题。该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转换方法包括:向送端和受端发送运行转换命令;送端根据运行转换命令,将送端直流电流通过送端旁路电路转移到送端待投入阀组中;受端根据运行转换命令,对受端待投入阀组进行预充电,将受端直流电流通过受端旁路电路转移到受端待投入阀组中。本发明应用于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由半压运行转换至全压运行。

    一种在线更换主泵的换流阀阀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340638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859250.0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更换主泵的换流阀阀冷系统,该系统包括内冷水系统和外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单元,其中,内冷水系统中第一进水电动调节阀、第一水流量传感器、第一主循环泵、第一排气阀及第一出水电动调节阀依次连接,第二进水电动调节阀、第二水流量传感器、第二主循环泵、第二排气阀及第二出水电动调节阀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电动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进水电动调节阀均与主泵注水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电动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出水电动调节阀与所述外冷水系统连接,电动调节阀及水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该系统能够检修主泵时不中断电力的输送、不退出泄漏保护的同时完成在线更换主泵。

    电容器外壳及电容器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1692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846996.9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外壳,电容器外壳包括呈长方体形的壳体及至少一个减震降噪结构;减震降噪结构呈方体形,减震降噪结构的底部面大于壳体的底部面;减震降噪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上、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上或同时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上。以及,电容器外壳的减震降噪结构设置在壳体中任一个或两个面积较大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近电容器外壳的底部、顶部处,及侧面上设置减震降噪结构能有效减缓电容器内部元件振动向壳体四个侧面的传递,以及能改变电容器底部和顶部的振动特性,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包括上述的电容器外壳,能有效降低电容器的辐射噪声。

    一种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81223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762406.4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交互终端平台、智能控制平台和负载终端平台,检测平台承载被测装置,并通过电压端口和电流端口接收智能控制平台提供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通过多个跳闸端口分别连接被测装置的开关量触点输出接口,由负载终端平台的电子负载箱提供检测所需的负载,负载终端平台的多个触点输出端口与检测平台的多个跳闸端口一对一对应,多个计数输出端口与多个触点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经智能控制平台的多个计数采集端口传递给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了同一被测装置多个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的同时检测,且针对不同的被测装置仅需要更换少量接线,解决了现有的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检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