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6212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772656.X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系统,包括整流侧换流站和连接整流侧换流站的逆变侧换流站,整流侧换流站包括整流侧换流变压器和电网换相换流器,逆变侧换流站包括采用全桥子模块拓扑或全桥子模块拓扑与半桥子模块拓扑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以及连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逆变侧换流变压器。该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系统可以在传统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将逆变侧电网换相型换流器替换为采用全桥子模块拓扑或全桥子模块拓扑与半桥子模块拓扑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将传统直流输电系统改造为柔性直流换流站,从而形成混合直流拓扑。通过在传统的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被改造端的传统直流输电一次设备,减小额外采购设备的数量,缩短改造工期,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14718.7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转换方法,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特高压常规直流输电系统中半压运行转换至全压运行的转换方法并不适用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问题。该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转换方法包括:向送端和受端发送运行转换命令;送端根据运行转换命令,将送端直流电流通过送端旁路电路转移到送端待投入阀组中;受端根据运行转换命令,对受端待投入阀组进行预充电,将受端直流电流通过受端旁路电路转移到受端待投入阀组中。本发明应用于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由半压运行转换至全压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64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46419.9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阀侧单相接地故障点的方法和系统。所述定位整流侧换流变阀侧单相接地故障点的方法包括:检测整流侧换流阀侧的Y桥短路保护、D桥短路保护是否发生保护动作;若所述Y桥短路保护、D桥短路保护均发生保护动作,确定当前整流侧单相接地故障点位于换流变阀侧Y桥阀组。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整流侧和逆变侧换流变阀侧单相接地故障点的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09340638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859250.0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IPC: F16K4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更换主泵的换流阀阀冷系统,该系统包括内冷水系统和外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单元,其中,内冷水系统中第一进水电动调节阀、第一水流量传感器、第一主循环泵、第一排气阀及第一出水电动调节阀依次连接,第二进水电动调节阀、第二水流量传感器、第二主循环泵、第二排气阀及第二出水电动调节阀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电动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进水电动调节阀均与主泵注水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电动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出水电动调节阀与所述外冷水系统连接,电动调节阀及水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该系统能够检修主泵时不中断电力的输送、不退出泄漏保护的同时完成在线更换主泵。
-
公开(公告)号:CN21251692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846996.9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G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外壳,电容器外壳包括呈长方体形的壳体及至少一个减震降噪结构;减震降噪结构呈方体形,减震降噪结构的底部面大于壳体的底部面;减震降噪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上、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上或同时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上。以及,电容器外壳的减震降噪结构设置在壳体中任一个或两个面积较大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近电容器外壳的底部、顶部处,及侧面上设置减震降噪结构能有效减缓电容器内部元件振动向壳体四个侧面的传递,以及能改变电容器底部和顶部的振动特性,且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包括上述的电容器外壳,能有效降低电容器的辐射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220381223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1762406.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交互终端平台、智能控制平台和负载终端平台,检测平台承载被测装置,并通过电压端口和电流端口接收智能控制平台提供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通过多个跳闸端口分别连接被测装置的开关量触点输出接口,由负载终端平台的电子负载箱提供检测所需的负载,负载终端平台的多个触点输出端口与检测平台的多个跳闸端口一对一对应,多个计数输出端口与多个触点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经智能控制平台的多个计数采集端口传递给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了同一被测装置多个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的同时检测,且针对不同的被测装置仅需要更换少量接线,解决了现有的开关量触点输出性能检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6637.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湖南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2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储能寿命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控方法,包括:基于源荷日前预测数据构建配电网日前运行优化模型;根据配电网日前运行优化模型,求解输出储能充放电状态、有载调压OLTC档位和CB投切组结果;根据节点循环次数、放电深度和放电速率构建储能寿命损耗模型,通过储能寿命损耗模型计算储能寿命损耗成本;基于源荷日内预测数据构建配电网日内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配电网日内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经济性目标及电压偏差目标;其中,根据储能寿命损耗成本构建经济性目标,根据节点电压实际值构建电压偏差目标;根据配电网日内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光伏与储能的功率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4281.5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湖南大学
IPC: G06Q10/063 , H02J3/00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N3/084 , G06Q50/06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不可观测配电网的状态估计与量测分布并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结构构建第一模型;第一模型包括生成器和估计器;生成器用于生成配电网的量测分布;估计器用于根据量测分布实现数据驱动状态估计;S2、以配电网真实负荷数据结合第一数据集生成第一负荷数据,根据第一负荷数据得到训练数据;S3、根据训练数据对第一模型进行离线训练,在生成器和估计器的损失函数收敛后停止训练,得到待优化模型;对待优化模型进行估计器参数优化,得到第二模型;S4、根据第二模型得到第一量测分布,根据第一量测分布通过第二模型对配电网进行在线状态估计,完成不可观测配电网的状态估计与量测分布并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8128.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配电网正常和故障工况的EV‑SOP参数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根据EV‑SOP与配电网的连接架构和运行状态信息构建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通过第一模型对EV‑SOP的配置参数寻优,并将配置参数输送至第二模型;通过第二模型根据配置参数计算配置成本;并将配置成本返回至第一模型;通过第一模型将本次优化得到的配置成本与前次优化得到的配置成本进行对比,保存较低配置成本和对应配置参数;配置成本包括EV‑SOP配置成本和配电网运维成本;配置参数包括EV‑SOP数量、SOP容量和储能电池功率;第二模型包括电网正常和故障两种工况下的优化函数;数据优化结束后第一模型输出保存的配置参数,得到第一配置参数;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完成EV‑SOP的参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77882.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湖南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38 , G06F30/27 , G06N5/01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观测冗余分布及配网拓扑变化的μPMU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获取各节点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生成邻接矩阵A,筛选节点中的零注入节点zl,得到零注入节点集合Z;S2.根据A和Z,计算μPMU可观测性矩阵APmu、零注入节点zl间接可观测性矩阵构Czl和FTU间接可观测性矩阵D,建配网混合观测约束;S3.以μPMU安装成本最低、节点均匀观测冗余最大和节点重要性系数最大为目标函数,以配网混合观测约束为约束条件,获得μPMU配置优化模型;S4.采用权重系数自适应改变的模拟退火算法完成优化模型的求解,获得配电网μPMU的配置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