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3024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29519.5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本发明选择神经网络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包含离线参数寻优和预测算法主体两部分。离线参数寻优的历史数据集包含两个月的历史数据,每周更新一次,并将输出的最优参数传递给预测算法主体;预测算法主体的风功率预测模型结合预测风速风向和离线寻优参数,完成短期风功率预测,并输出风功率预测结果。本发明所提的方法实用性强,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全局最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74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021525.8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用户侧微电网的多点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直接接入380V母线侧的电源归为A类,家庭子微电网的电源归为B类;由中央控制器接收各电源发送的孤岛报警信号;接收到孤岛报警信号后先判断是否为A类电源发出的孤岛报警信号,若为A类电源则表明楼层配电网发生故障,用户侧微电网整体出现故障;反之,则确定发生孤岛故障的B类电源,该电源所在子微电网即为发生非计划性孤岛的家庭子微电网。本方法可以通过孤岛类型值辨认出系统是否有孤岛发生,当孤岛发生时,还可以通过孤岛类型值辨认出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孤岛,有利于保障微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950982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358126.0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步长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风机生产厂家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参数确定初始扰动步长。利用函数M=P*abs(dP/dn)对风力机P‑n曲线进行分界。在最大功率点左侧区域,当函数dM/dn的值大于0时,取步长d1;当函数dM/dn的值小于0时,当M大于功率P时,取步长d1,当M小于功率P时,取步长d1*M/P。在最大功率点右侧区域,当函数dM/dn的值小于0时,取步长d2;当函数dM/dn的值大于0时,当M大于功率P时,取步长d2,当M小于功率P时,取步长d2*M/P。本发明解决了大多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不能同时兼顾稳态精度和动态跟踪速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91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2970.3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50 , H02J3/38 , H02J3/006 , H02J3/26 , H02J3/383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三相多微网的被动并网转离网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被动离网对多微网的影响,设立三相PQ储能调节,单相微网联络线功率调节两个模块。被动离网后将预定三相储能设置为主电源,切换至VF模式。根据三相PQ储能调节模块以减少三相主电源功率。基于三相不平衡度约束,根据单相微网联络线功率调节模块限制单相光伏出力,使多微网离网后保持三相电流平衡。本发明简单实用,通过切换三相主储能控制模式、协调三相PQ储能出力和限制单相光伏出力就可实现多微网被动离网的无缝切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三相多微网的被动并网转离网切换控制方法,减少被动并网转离网过程对多微网的冲击,保证多微网内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93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66207.1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4L12/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2/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区域多微网的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对区域多微网的通信系统及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级多时间尺度的区域多微网通信系统及方法。本通信系统由调度机构能量管理系统、区域型中央控制器、一体化终端以及负荷、开关、光伏、储能、通信装置组成。本分层级多时间尺度通信方法基于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速度,既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又保证了底层设备的通信功能,使系统通信性能和经济性取得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47343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13103.3
申请日:2015-03-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38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商用型光伏逆变器的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该数据采集装置由微控制器基本配置电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储存模块以及以太网通信模块四大模块组成。在数据采集方法上,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通过RS485总线接口Modbus协议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经STM32F107芯片处理后保存至Micro SD卡,同时将保存在SD卡中的临时文件应用TCP/IP协议上传至远程FTP服务器,实现了对光伏逆变器的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该数据采集装置和方法功能多样化,运行稳定,适用于商用型光伏逆变器,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功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81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60760.1
申请日:2014-02-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60/7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场参数辨识及动态等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于实测数据对风电机组控制模型参数进行辨识;b:结合运行数据,选取能反映扰动下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特征变量,应用改进的模糊K均值动态聚类算法进行机群划分;c:基于全局最优位置变异粒子群算法对风电场进行网络简化、参数寻优,获得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d:在扰动输入下,比较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与详细模型动态响应,验证等值模型的有效性。本发明建立的风场动态等值模型能准确地反映风场并网点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可用于双馈型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为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运行调度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0225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610322617.4
申请日:2016-05-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不平衡度约束的单三相混联多微网日前经济优化方法。随着电网单区域内微电网接入数量增多,将形成运行模式及控制方式更加复杂的多微网,多微网作为结构及控制模式更加复杂的微电网群落,针对商业应用价值较高的光储型多微网进行经济优化算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考虑单三相混联拓扑,提出了一种考虑不平衡度约束的多微网日前经济优化方法。基于分层分级的通信架构及信息传送方式,以双层滚动优化为结构,底层为各子微网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上层通过平衡底层优化后的各单相子微网联络线功率值,得出各子微网相应出力。经实例验证,所提方法可行并有效减少该系统三相不平衡度,为提高多微网经济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81737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410385121.2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结构选型方法,包括:评估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建设成本;评估海上风电场的可靠性损失;评估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经济成本;对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进行初步选型,获得最优拓扑集合;对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最优拓扑集合进行电气模块化建模仿真,在此基础上评估拓扑结构的送电量损失;评估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最优拓扑集合的综合成本;对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最优拓扑结构集合进行选型,选取最优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本发明简单实用,将海上风电场拓扑结构选型中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统一归纳为成本,解决了量纲不一致的问题,使得结果更加简洁,有助于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结构的快速选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77963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153311.6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电网中不同模式下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微电网不同的运行模式对储能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微电网并网运行时,电网向微电网提供电压支撑,此时储能系统作为PQ源,采用PQ控制策略;微电网离网运行时,储能系统将作为微电网的主要电源,采用Vf控制策略。为了使系统能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或负荷不平衡时依然保持正常运行,本发明在正负序旋转坐标系下进行系统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为双环控制结构,内环为电流环,外环根据微电网不同的运行模式设计为功率环或电容电压控制环。本发明所提的方法简单实用,该方法使系统能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或负荷不平衡时依然保持正常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