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38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79428.8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涉及L-色氨酸。先对ATCC 27325进行筛选,制作成冷冻甘油管,然后接种于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培养成一级种子,再接种于种子罐中培养成二级种子,最后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采用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采用发酵法生产的L-色氨酸的产量可达40~50g/L,糖酸转化率20%~22%,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194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111757.7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B5/14
Abstract: 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流程简便的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方法。将硫酸和无水乙醇分别冷冻至-18~-22℃;将硫酸倒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反应液;待温度回升至-6~6℃,将纤维素投入反应液中,混匀后静置反应;分离纤维素与反应液,除去纤维素上吸附的反应液,洗涤;将洗涤过的纤维素用去离子水溶解,再用NaOH调pH至1.5~3.0,搅拌;离心或抽滤除去未溶解的纤维素,保留上清,用NaOH调pH至9~10;在上清中加入乙醇,沉淀出纤维素硫酸钠,收集沉淀,烘干,得到纤维素硫酸钠。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68149.X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稳定亮氨酸脱氢酶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公开了的三种亮氨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这三种亮氨酸脱氢酶具有优异的温度适应范围、较广的pH的适应范围,在最适温度70℃下的半衰期高达30h左右,这三种酶可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氧化脱氨反应或还原胺化反应中。而且利用原核表达的这三种酶具有较高的纯度与生物学活性可以用于制备L‑叔亮氨酸。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80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16761.0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245 , C12N15/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质粒pET28a‑Ag43、表面展示质粒、重组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重组质粒pET28a‑Ag43,自转运蛋白Ag43编码基因插入到质粒pET28a的EcoRI和HindIII多克隆位点处;所述自转运蛋白Ag43编码基因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外源蛋白基因片段可以通过双酶切方式快速连接至重组质粒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工程菌,实现外源蛋白在细胞表面展示表达,不需要破壁释放胞内蛋白酶,同时酶蛋白固定到细胞表面,方便酶蛋白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52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552593.2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带醋杆菌全细胞催化生产甘油酸的方法,涉及一种甘油酸的生产方法。1)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将甘油酸生产菌热带醋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CHM061701接种于装有一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2)二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的一级摇瓶种子培养的种子接种于装有二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3)菌体富集培养:将步骤2)的二级摇瓶种子培养的种子接种于装有菌体富集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4)菌体收集:取步骤3)培养所得菌液离心,洗涤,收集菌体,再加入甘油水溶液,调节初始pH为5~8;5)全细胞催化转化:将步骤4)所得的含有菌体的甘油水溶液于摇瓶中进行催化转化,得甘油酸。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5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52593.2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带醋杆菌全细胞催化生产甘油酸的方法,涉及一种甘油酸的生产方法。1)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将甘油酸生产菌热带醋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CHM061701接种于装有一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2)二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的一级摇瓶种子培养的种子接种于装有二级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3)菌体富集培养:将步骤2)的二级摇瓶种子培养的种子接种于装有菌体富集培养基的摇瓶中培养;4)菌体收集:取步骤3)培养所得菌液离心,洗涤,收集菌体,再加入甘油水溶液,调节初始pH为5~8;5)全细胞催化转化:将步骤4)所得的含有菌体的甘油水溶液于摇瓶中进行催化转化,得甘油酸。
-
公开(公告)号:CN1039329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1100.4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壳聚糖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涉及壳聚糖。提供壳聚糖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所述壳聚糖为一种高分子壳聚糖,相对分子量为20000~30000。所述化妆品为发用香波组合物,包括A相和B相,A相包括去离子水、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二乙醇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乳酸和壳聚糖,去离子水、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二乙醇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乳酸和壳聚糖按质量百分比为去离子水为69.13%~77.27%、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为14%~16%、椰油酰胺二乙醇胺为4%~6%、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4%~6%、乳酸为0.5%~2%和壳聚糖为0.2%~0.8%;B相为防腐剂,防腐剂为0.03%~0.07%。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24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6765.9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花生四烯酸的制备方法,涉及花生四烯酸。对高山被孢霉产ARA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基础培养基分批发酵,在优化培养基中以酵母粉和玉米浆为氮源分批发酵,再以酵母粉为氮源进行的发酵罐放大实验,对高山被孢霉在优化培养基中以玉米浆和酵母粉为混合氮源进行培养,将优化培养基中的氮源替换为玉米浆和酵母粉,得混合氮源优化培养基;对高山被孢霉在混合氮源优化培养基中分批发酵;对高山被孢霉高糖驯化及对驯化后的菌种在混合氮源优化培养基中分批发酵,在当葡萄糖浓度降至10g/L时,流加600g/L葡萄糖,使残糖控制在10g/L左右,培养168h后开始收获干菌体、油脂和ARA。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3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579428.8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涉及L-色氨酸。先对ATCC 27325进行筛选,制作成冷冻甘油管,然后接种于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培养成一级种子,再接种于种子罐中培养成二级种子,最后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采用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采用发酵法生产的L-色氨酸的产量可达40~50g/L,糖酸转化率20%~22%,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43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227917.7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流加底料发酵罐生产纳他霉素的方法,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生产纳他霉素的工艺,提供一种流加底料发酵罐生产纳他霉素的方法。将纳他霉素生产菌株褐黄孢链霉菌活化后转接至种子培养基培养后再转接至一级、二级种子罐中培养,然后接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并在发酵培养24~48h、60~80h、90~100h时,通过恒速流加初始培养液质量体积的5%~20%发酵培养基,培养,待发酵液呈米黄色稍深,菌丝衰老,趋于自溶,染色浅时放罐,此时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达到9.5~11.5g/L。采用底料流加方法,发酵生产纳他霉素,纳他霉素产量比传统方法提高一倍以上,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设备要求低,效果佳等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