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49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0800001.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突变体是由野生型亮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突变而来,所述野生型亮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第89位的赖氨酸饱和突变为NNN或第122位的丙氨酸定点突变为甘氨酸,所述野生型亮氨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K89T亮氨酸脱氢酶对Asn和Thr表现出一定活性,A122G亮氨酸脱氢酶对Phe、His、Met表现一定活性,而野生型亮氨酸脱氢酶对这些氨基酸完全无活性;并且,K89T亮氨酸脱氢酶对于Asp氧化脱氨反应的酶活是野生型亮氨酸脱氢酶的2倍。

    一种利用氯化氨溶液从螺旋藻中提取藻蓝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96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6912.9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7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氯化氨溶液从螺旋藻中提取藻蓝蛋白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螺旋藻进行酶解破壁,得到破壁螺旋藻;2)将所述破壁螺旋藻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将藻蓝蛋白萃取到氯化铵溶液中,超滤得到藻蓝蛋白上清液;3)采用磷酸铵溶液对所述藻蓝蛋白上清液进行盐析,将得到的盐析产物脱盐后干燥,得到藻蓝蛋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低温处理,工艺简单,通过氯化氨溶液快速萃取分离提取藻蓝蛋白工艺,提取收率高,藻蓝蛋白纯度(A620/A280)可达3.8以上。

    一种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提取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507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006599.X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提取纯化方法,涉及纳他霉素。提供工艺简便、收率高、纯度高、不使用有机溶媒、成本低、环保、对发酵液及设备的特性要求低,并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的一种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提取纯化方法。a.调节纳他霉素发酵液的pH值至5.0~6.5,过滤,去除水份,收集固体;b.将步骤a收集的固体清洗,静置后,离心收集固体;c.在步骤b收集到的固体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得萃取液,再超声振荡处理,然后对萃取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d.将步骤c得到的上清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5.0~6.0,静置,结晶后过滤,收集固体,清洗,冷冻,干燥后即得纳他霉素纯品。

    裂殖壶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495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167325.4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裂殖壶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涉及胞外多糖。包括以下步骤:1)以裂殖壶菌发酵液为原料,用乙醇沉淀发酵液中多糖,有机溶剂清洗不溶物,再用去离子水溶解不溶物,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再次使用乙醇沉淀得多糖粗品,使用去离子水为溶媒,配制成待分级溶液;2)将步骤1)配制成的待分级溶液经快流速纤维素琼脂糖凝胶阴离子交换树脂梯度洗脱分管收集,硫酸苯酚法测定各管多糖浓度,绘制洗脱曲线,将收集的各个部分合并,浓缩,经透析膜出去小分子杂质,冻干后即得分离纯化的裂殖壶藻胞外多糖。操作简便﹑高效,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获得多糖性质专一,生理活性高。

    一种γ-亚麻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659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7671.8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γ-亚麻酸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用于提高GLA产量的γ-亚麻酸的制备方法。以刺孢小克银汉霉菌(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ATCC 7929)为出发菌株,以葡萄糖、蔗糖、硫酸镁、磷酸氢二钾、柠檬酸三钠、柠檬酸、玉米浆作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用于培养菌株,通过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维生素,发酵生产γ-亚麻酸,γ-亚麻酸较对照组提高近一倍。采用接种时添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维生素的方法,发酵生产γ-亚麻酸,γ-亚麻酸产量较传统方法提高一倍以上,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设备要求低,效果佳等优势。

    一种可高产达托霉素的玫瑰孢链霉菌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14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8423.3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高产达托霉素的玫瑰孢链霉菌的筛选方法,涉及一种菌株的筛选方法。以玫瑰孢链霉菌为出发菌株,以葡萄糖、麦芽提取物、酵母提取物、CaCO3、琼脂粉作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用于培养菌株孢子,应用于菌株筛选工作。筛选所得的抗性菌株摇瓶发酵生物量达到30g/L,达托霉素产量达到59mg/L,相对原始菌株产量提高63.8%。相对于其他筛选方法,菌株筛选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菌株的大量筛选,对于玫瑰孢链霉菌的达托霉素生产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而达托霉素的作为一种新的脂肽类抗生素,具有很好的医用市场前景,菌株筛选方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核糖体抗性诱变选育万古霉素生产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09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12190.5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核糖体抗性诱变选育万古霉素生产菌株及其应用,涉及一种微生物的选育。提供东方拟无枝酸菌的诱变菌株的诱变选育方法及其在制备万古霉素中的应用。将东方拟无枝酸菌接种至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培养;取出孢子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液涂于万古霉素及链霉素混合抗性的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培养;随机选取生长出来的单菌落划线接种于高氏1号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对长出的诱变菌株进行生物活性测定;选取抑菌圈直径大于出发菌株2mm的诱变菌株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通过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万古霉素的含量,验证所获的万古霉素诱变菌株;将获得的万古霉素诱变菌株经5次连续传代稳定性考察,获得万古霉素生产菌株。

    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0194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111757.7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流程简便的纤维素硫酸钠的制备方法。将硫酸和无水乙醇分别冷冻至-18~-22℃;将硫酸倒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反应液;待温度回升至-6~6℃,将纤维素投入反应液中,混匀后静置反应;分离纤维素与反应液,除去纤维素上吸附的反应液,洗涤;将洗涤过的纤维素用去离子水溶解,再用NaOH调pH至1.5~3.0,搅拌;离心或抽滤除去未溶解的纤维素,保留上清,用NaOH调pH至9~10;在上清中加入乙醇,沉淀出纤维素硫酸钠,收集沉淀,烘干,得到纤维素硫酸钠。

    核糖体抗性诱变选育万古霉素生产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09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112190.5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核糖体抗性诱变选育万古霉素生产菌株及其应用,涉及一种微生物的选育。提供东方拟无枝酸菌的诱变菌株的诱变选育方法及其在制备万古霉素中的应用。将东方拟无枝酸菌接种至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培养;取出孢子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液涂于万古霉素及链霉素混合抗性的高氏1号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培养;随机选取生长出来的单菌落划线接种于高氏1号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对长出的诱变菌株进行生物活性测定;选取抑菌圈直径大于出发菌株2mm的诱变菌株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通过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万古霉素的含量,验证所获的万古霉素诱变菌株;将获得的万古霉素诱变菌株经5次连续传代稳定性考察,获得万古霉素生产菌株。

    一种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86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0055132.X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钛酸四丁酯原位还原后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然后再与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反应,制备得到了以氧化石墨烯为基底,键合二氧化钛和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较好,而且光催化性能较好。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Cd2+的含量,且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