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16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07624.6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1R31/367 , G01R31/382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电池状况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先获取在当前充放电周期内的动力电池参数和电网参数,并对所述动力电池参数和所述电网参数进行预处理,接着,从预处理后的所述电池参数提取高负荷放电特征,以及从预处理后的电网参数中提取充电稳定性特征,采用自适应权重机制对所述高负荷放电特征和所述电稳定性特征进行融合,以生成融合特征;最后,调用预训练的双向LSTM模型对当前充放电周期的融合特征和上一充放电周期的融合特征进行处理,并通过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全连接层输出更新动力电池的健康状况,解决了难以对动力电池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6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180120.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4/134 , C01B33/023 , B82Y40/00 , B82Y30/00 , C01B32/15 , C01B33/12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硅碳负极及应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包括:以含氮碱性碳源基体为碳源,制备二氧化硅包覆碳球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以二氧化硅包覆碳球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为前驱体,进行镁热还原反应获得NC@Si纳米球。通过溶胶凝胶法将超细且高纯度SiO2量子点锚定在聚多巴胺(PDA)纳米球并通过镁热还原制备了NC@Si复合材料。考虑到#imgabs0#法中碱度的提升会同步促进TEOS的水解缩聚产物尺寸的增加及其中SiO2含量的提升,引入含氮碱性碳源基体,基于Si基金属醇盐的水解机理和高分子位阻效应,改善了#imgabs1#溶胶凝胶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1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808959.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10/0525 ,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55 , H01M10/6551 , H01M10/6563 , H01M50/244 , H01M50/2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性能优异的铝塑软壳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铝塑软壳锂电池,存在因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池爆炸的问题。所述防爆型锂电池上设置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上均设置有一号加固构件,所述一号加固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二号加固构件,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上端设置有锂电池保护装置,所述锂电池保护装置左上端的套环构件上设置有充电桩,所述锂电池保护装置右上端的套环构件上设置有放电桩,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前后端面均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39403.5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C07F7/0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甲基硅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添加剂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4‑溴二苯甲酮和双(三苯基膦)氯化钯、三苯基磷以及碘化亚铜后加入三乙胺和四氢呋喃将其溶解后,再加入三甲基乙炔基硅进行反应,反应后经处理得到产物A;将产物A与锌粉加入容器中,先加入四氢呋喃后对其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后加入四氯化钛进行反应,反应后经处理得到三甲基硅基类化合物。本发明制得的三甲基硅基类化合物具有捕获水分或酸的能力,且密度较低,将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提高电极材料的稳定性,还能降低电极电荷转移阻抗并且提高电极的放电容量比,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927149.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50/244 , H01M50/29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50/548 , H01M50/184 , H01M50/186 , H01M50/24 , H01M50/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型防水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涉及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多极柱大功率锂离子电池防水性较差,使用时若浸水会导致其漏电短路,甚至破坏使用电池的设备的问题。所述绝缘密封壳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方与下壳体的下方均设置有三个极柱套,且极柱套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焊接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封壳,所述内封壳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三个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内部设置有片槽,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垫片,且压垫片通过螺纹与片槽连接,所述压垫片的下方设置有极柱密封胶垫,所述片槽的下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圈设置有固定卡密封胶垫。
-
公开(公告)号:CN1130506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23682.X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叶片检测的无人机巡检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无人机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巡检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无人机沿风机的排布方向进行拍摄;识别拍摄画面所显示的风机大小,并以拍摄画面中显示最大的风机设为初始巡检点;对拍摄画面中所显示的风机大小进行降序排序后,提取与巡检预设值对应的风机数量,并基于所述初始巡检点按照顺序生成巡检路径;所述第一无人机对所述巡检路径中的每一巡检点所对应风机上空均进行第一距离确认后,发送每一巡检点对应的GPS位置信息至所述第二无人机;所述第二无人机根据所接收的GPS位置信息后,按照所述巡检路径的生成顺序对每一风机进行拍摄,以获取每一风机叶片的热成像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26868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600265.7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叶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机叶片的热成像图像;提取所述热成像图像的温度信息,得到第一输入特征;采用softmax将所述第一输入特征与权重做线性叠加处理,得到第一图像集;对所述第一图像集进行样本分类的矢量计算以及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得到特征回归模型;通过对所述特征回归模型对待检测热成像图像的温度信息进行检测,从而获取风机叶片的缺陷信息。本方案能够实现对风机叶片缺陷进行精确的检测、并且降低检测成本以及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3353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078015.5
申请日:2020-02-0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站停车位财产管理系统,包括:地磁单元,用于检测对应的车位是否有车辆停入或驶出;通讯单元,与地磁单元电连接,用于将对应的编号及停车时间发送给外部;平台,用于接收对应的编号及其停车时间并开始计时;充电座,并在充电结束后将费用发送给平台;二维码,对应设置于每一充电座上,客户可通过手机上的APP扫码二维码,从而使对应的充电座处于可充电状态;平台进一步用于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扫码信息时,控制充电座使其处于可充电状态;平台进一步用于当单位时间内未获取扫码信息时,启动对该编号所对应的停车位上的车辆进行违章取证;平台进一步用于根据地磁单元的停车信息或驶出信息,定时更新充电停车位的使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114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93086.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B60L53/30 , B60L53/31 , B60L53/00 , A62C3/07 , A62C37/40 , A62C31/00 , G08B17/06 , G08B17/10 , G08B17/12 , H04W4/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起火快速应对装置及系统,包括:开放容器,用于停放电动车;充电桩,用于对停放在所述开放容器内的电动车进行充电;感测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电气连接,检测到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车充电时,启动所述感测装置;消防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感测装置检测到异常时,启动所述消防装置;收集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感测系统检测到异常时,启动所述装置,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起火快速应对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电动车在充电桩处充电时,避免电动车的电池因充电起火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整车报废,同时避免因起火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29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548054.0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L33/60
Abstract: 一种精准制备LED芯片反射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LED的硅基板,所述LED晶片区内设有硅通孔以及与之配合的电极;S2,在空腔内注射光致抗蚀剂,然后烘焙形成光致抗蚀剂层,所述光致抗蚀剂层覆盖LED晶片区上;S3,制备反射层,制备过程在室温环境下完成;S4,去除光致抗蚀剂层,将设置反射层后的硅基板设在浸泡池中,采用超声波去除光致抗蚀剂层使LED晶片区裸露出来;S5,在LED晶片区内设置LED晶片。本发明通过涂覆光致抗蚀剂层,依据需要在硅基板的顶面形成反射层,然后剥离光致抗蚀剂层。解决了传统工艺不能在倒装芯片中的硅通孔的上方制备反射层的问题,具备色温较低、颜色均匀性高以及功率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