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45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7221.4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能量转换材料技术领域。该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是基体材料经热处理后由许多核壳结构小颗粒构成的块体材料,核壳结构小颗粒包括内核和依附在内核表面的原位生成的外壳,所述外壳可为单质元素,也可是多种单质元素共存。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必选步骤包括粉碎、热处理、合成块体,可选步骤包括置换反应,后续热处理。相对于非核壳结构热电材料,本发明的一种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可显著增强热电材料的声子散射,降低热电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热电性能,从而提高热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075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71167.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损伤容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高损伤容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复合层,复合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陶瓷层、过渡金属层和韧性金属层;其中,所述陶瓷层为氧化物陶瓷;所述过渡金属层为Ti、Zr、Hf的单一金属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层状复合物;所述韧性金属层为Ni、Fe、Zn、Co、Cu、Al、Mg、Sn、Nb、Fr的单一金属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热压法、等离子活化烧结法或冷压结合热处理法对陶瓷层、过渡金属层和韧性金属层形成良好的连接,复合材料兼具金属的韧性和陶瓷材料的强度,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1143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1393086.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B60L53/30 , B60L53/31 , B60L53/00 , A62C3/07 , A62C37/40 , A62C31/00 , G08B17/06 , G08B17/10 , G08B17/12 , H04W4/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起火快速应对装置及系统,包括:开放容器,用于停放电动车;充电桩,用于对停放在所述开放容器内的电动车进行充电;感测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电气连接,检测到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车充电时,启动所述感测装置;消防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感测装置检测到异常时,启动所述消防装置;收集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感测系统检测到异常时,启动所述装置,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起火快速应对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电动车在充电桩处充电时,避免电动车的电池因充电起火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整车报废,同时避免因起火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575863.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51 , H01M10/6568 , H01M10/6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封装外壳、液体管道、泵、换热液、加热模块、热电模块、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泵设置于所述液体管道上;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热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液体管道的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封装外壳内并;所述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加热模块以及热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模块或热电模块工作。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获取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使用过程中自动启动加热模块或热电模块对电池温度的调节,以实现对车载电池的热管理,提高车载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682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75863.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51 , H01M10/6568 , H01M10/6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封装外壳、液体管道、泵、换热液、加热模块、热电模块、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泵设置于所述液体管道上;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热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液体管道的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封装外壳内并;所述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加热模块以及热电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模块或热电模块工作。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获取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使用过程中自动启动加热模块或热电模块对电池温度的调节,以实现对车载电池的热管理,提高车载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1143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93086.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B60L53/30 , B60L53/31 , B60L53/00 , A62C3/07 , A62C37/40 , A62C31/00 , G08B17/06 , G08B17/10 , G08B17/12 , H04W4/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起火快速应对装置及系统,包括:开放容器,用于停放电动车;充电桩,用于对停放在所述开放容器内的电动车进行充电;感测装置,与所述充电桩电气连接,检测到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车充电时,启动所述感测装置;消防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感测装置检测到异常时,启动所述消防装置;收集装置,与所述感测装置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感测系统检测到异常时,启动所述装置,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起火快速应对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电动车在充电桩处充电时,避免电动车的电池因充电起火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整车报废,同时避免因起火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404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34854.5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均质热电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热电材料铸锭进行研磨,得到热电材料粉体。然后将热电材料粉体放入模具中。其中,模具的电阻率比热电材料粉体的电阻率低1个数量级以上。最后将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烧结,得到均质热电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装样快捷、重复性好,且制备出的均质热电材料上下表面没有差异,成分均匀,其热电性能也得到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均质热电材料的模具,该模具模具的材质选自金属、合金或石墨等导电材料。本发明选用的模具在放电等离子烧结时,烧结电流将主要从模具通过。因此,采用该模具可以制备出致密均质的热电材料,装样便捷且模具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1272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65559.6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起火隔离装置,涉及安全防火装置领域。其中,这种装置包括隔离框架、填充层、加固机构、支撑机构以及移动机构。隔离框架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隔离板,两个隔离板之间形成一容置空腔;填充层设置在容置空腔中,用于隔热或吸热;加固机构设置在容置空腔中,包括若干加固杆,每个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隔离板固定连接;支撑机构安装在隔离板远离容置空腔的一面,用于对隔离框架进行支撑,以实现隔离装置竖直放置;移动机构,安装在隔离框架底部,用于移动隔离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移动方便,隔离高温以及火势蔓延效果好,对车辆起火应急处置效率高,可实现汽车起火时快速隔离,保护近邻车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727221.4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IPC: H10N10/852 , H10N10/851 , H10N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能量转换材料技术领域。该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是基体材料经热处理后由许多核壳结构小颗粒构成的块体材料,核壳结构小颗粒包括内核和依附在内核表面的原位生成的外壳,所述外壳可为单质元素,也可是多种单质元素共存。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必选步骤包括粉碎、热处理、合成块体,可选步骤包括置换反应,后续热处理。相对于非核壳结构热电材料,本发明的一种原位生成的核壳结构热电材料可显著增强热电材料的声子散射,降低热电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热电性能,从而提高热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0754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571167.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厦门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损伤容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高损伤容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复合层,复合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陶瓷层、过渡金属层和韧性金属层;其中,所述陶瓷层为氧化物陶瓷;所述过渡金属层为Ti、Zr、Hf的单一金属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层状复合物;所述韧性金属层为Ni、Fe、Zn、Co、Cu、Al、Mg、Sn、Nb、Fr的单一金属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涉及上述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热压法、等离子活化烧结法或冷压结合热处理法对陶瓷层、过渡金属层和韧性金属层形成良好的连接,复合材料兼具金属的韧性和陶瓷材料的强度,适用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