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60052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07033.0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H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直动式电磁系统的下置环形永磁磁路,轭铁设置在外壳顶部,轭铁具有一向下的凸台,外壳的底部具有一圆孔;衔铁、永磁体、线圈设置在外壳内,线圈设置在轭铁的下方,永磁体设置在线圈的下方,永磁体为中空环形结构;衔铁设置在线圈和永磁体的中空空间内,其底端伸出外壳的圆孔,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径向充磁;当线圈未通电时,永磁体与衔铁之间的吸力使衔铁处于下端初始位置,衔铁不与轭铁的凸台接触;当对线圈通正向脉冲后,线圈产生与流经衔铁的向下的磁通反向的磁通,使得流经衔铁的向下的永磁磁通减少,此时在磁力合力的作用下,衔铁向上运动,直至衔铁的上端极面与轭铁的凸台接触,完成磁路的直动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294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77920.6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接触器吸合时间合格率预测方法,属于接触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触器设计过程中对吸合时间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存在的需要加工制作样品导致设计和测试成本高和设计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接触器设计文件确定对吸合时间有影响的三种参数设计值及上下限、采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利用MATLAB产生N组参数组合;然后根据该N组参数组合获得N组吸合时间特性参数;进而获得吸合时间参数的分布特性;最后根据该分布特性和接触器的吸合时间设计参数利用Simpson法则获得接触器吸合时间合格率。本发明适用于在接触器的设计环节对接触器吸合时间的合格率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为接触器的设计者提供修正设计参数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4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3262.8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线圈结构的多参数可调的操动机构,属于开关电器领域。为了解决目前没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试验技术储备,不同型号的继电器产品的设计和验证缺少分析理论和评价依据的问题。它包括电磁系统、接触系统、磁吹灭弧系统和底座,磁吹灭弧系统安装在接触系统的两侧,电磁系统和磁吹灭弧系统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接触系统上设置有触头装卡机构,用于装卡动触头和静触头,电磁系统作为动力源,驱动接触系统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分断和闭合操作。用于电弧试验,为电弧特性分析和燃弧机理探索提供试验平台,为继电器产品动作机构以及灭弧系统的设计提供验证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877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1434.X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指标均匀、试验效率高、试验结果可靠、为电弧理论研究提供有效保证的开关电器触头分断电弧试验方法及其装置。它是由机械系统和电路系统组成的;机械系统连接电路系统。本发明一种开关电器触头分断电弧试验方法及其装置,包括继电器电弧试验和模拟电弧试验。本发明解决了电弧理论研究过程中理论分析或计算结果难以验证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继电器电弧试验方法和一种模拟继电器电弧试验方法。满足了电弧试验过程中对各种试验条件的要求,解决了试验效率低、试验结果可信度差的问题。为深入理解燃弧机理、分析电弧特性,进而提出快速灭弧的方法以提高继电器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有效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482598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71405.3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电磁兼容性测试中存在的多台协调工作和数据共享问题的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和分析方法。所述的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系统,它是由受试对象单元、传导辐射发射发生器单元、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测试分析系统和服务器端控制系统组成的;受试对象单元分别连接传导辐射发射发生器单元、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测试分析系统和服务器端控制系统。本发明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的网络化测试分析方法包括传导发射试验、辐射发射试验、传导发射敏感度试验和辐射发射敏感度试验。本发明解决了继电器及其组合模块电磁兼容性测试中存在的多台协调工作和数据共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0376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44042.1
申请日:2004-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7/00
Abstract: 颗粒碰撞噪声检测仪的振动台驱动系统,它涉及的是颗粒碰撞噪声检测仪系统。(1)的控制数据信号输出端连接(4)的键盘控制信号输入端,(2)的控制数据输入端连接(4)的控制数据信号输出端,(3)的通信数据输出输入端连接(4)的通信数据输入输出端,(5)的控制数据输入端连接(4)的第一控制数据输出端,(2)、(5)的数据输入端、(6)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与(4)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4)第二控制数据输出端,(5)的数据输出端连接(6)的第二数据输入端,(6)的功率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7)的信号输入端,(7)的功率驱动信号输出端与(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能使振动台实现振动动作、手动冲击动作、扫频动作、混合方式动作,它具有可编程、集成度高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