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3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011043051.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8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蓄电池的快充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规范对待测试蓄电池进行放电容量测试,获取待测试蓄电池的SOC范围;基于SOC范围进行SOC与开路电压OCV对应关系测试,得到若干OCV值;基于若干OCV值获取各SOC值对应的若干极化电阻值;基于若干极化电阻值获取各SOC值对应的若干最大充电电流;由各SOC值和若干最大充电电流获得各SOC值与若干最大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不同SOC下的实时极化内阻计算最大可承受电流,并通过增加电流系数获得电池的容量不损失,相比标准充电制度电池性能不下降,且通过该快充方法,至充电结束时电池温度可以降至初始值。
-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40732.5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芯胞膨胀参数辨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由芯胞和外壳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的几何模型;基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几何模型建立包含膨胀参数的电池恒外力膨胀测量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及实际测试结果对所述膨胀参数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确定电池内部芯胞膨胀参数。利用本发明,可以排除锂电池外壳结构的影响,准确辨识锂离子电池内部芯胞的膨胀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80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941910.4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解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固态电解质粉体的浆料涂布于多孔膜材表面,经烘干、辊压定型处理;其中,在所述涂布之前,对所述多孔膜材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带有表面官能团的修饰层。所得固态电解质复合膜经弯曲变形未见明显脱落,可用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加工工艺中卷绕/叠片工序的薄膜原料,从而实现借用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在工艺流程及其装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固态锂电池的制造的目的;同时该复合膜还具有相对较高的离子传导率,可应用于软包电池中实现正负极的隔离与长时间的充放电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4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85546.9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6 , G01R31/396 , G01R31/389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串联模组微/内短路检测方法,属于电池短路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微/内短路的检测方法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要求高,实现难度大;以及误判概率高,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先记录多次充电静置循环中,待测锂离子电池串联模组的总电压和单体电芯电压,再记录多次放电静置循环中,待测锂离子电池串联模组的总电压和单体电芯电压,然后计算相同时刻单体电芯开路电压与基准开路电压的电位差异,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实现检测。该检测方法,能有效准确的判断锂离子电池模组是否发生微/内短路,且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501392.5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高敏 , 方彦彦 , 赵金玲 , 云凤玲 , 庄卫东 , 刘施阳 , 栗敬敬 , 沈雪玲 , 唐玲 , 张杭 , 暴新建 , 张潇华 , 闫坤 , 高哲峰 , 张莹 , 王琳 , 张向军
IPC: G01R31/378 , G01R31/38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可逆锂消耗量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待测电池进行恒流限压充电,直至充电状态达该电压下饱和;按预设时间间隔,反复对充电后的待测电池进行恒流放电后对其进行拆解,获取双面涂覆的正极极片;将正极极片处理成单面涂覆的正极极片之后,与锂金属片组装成半电池;进行恒流限压充电,直至半电池的充电状态饱和之后,获取充电容量;对充电后的半电池进行恒流放电,获取放电容量;根据充电容量和放电容量,确定待测电池的可逆锂消耗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待测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后,重新组建半电池,并获取半电池的充电容量和放电容量,以实现包括负极可逆锂消耗和正极可逆锂消耗的总量,有效的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4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29171.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44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50/24 , A62C3/1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热扩散预防装置和方法,装置中,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于电池包以测量其温度数据;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当温度数据超过预定阈值,控制器生成触发信号;至少一个灭火剂喷发装置安装于电池包上方且通信连接控制器,灭火剂喷发装置基于触发信号混合粉料且喷发,粉料仓包括至少两个舱室以分别隔离地容纳至少两种粉料,粉料混合后反应并吸热,底板可开闭地设于粉料仓底部,混合仓位于底板下方,混合仓设有将来自粉料仓至少两种粉料混合成冷却物料的搅拌装置,喷发仓连通混合仓以朝电池包喷发冷却物料以冷却电池包。本装置有效预防和迅速防止电池热失控及热扩散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13660.5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78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内短路电流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刺针从待测电池的极板表面垂直刺入到预设位置,且所述刺针停留在所述待测电池中;对刺针刺入后的待测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获取短路电阻,并采集电池温度变化值;根据所述短路电阻和所述电池温度变化值,得到所述待测电池的内短路电流值。本发明通过测量刺针的温升速率,获得电池内短路过程中的平均电流值,从而可以定量区分不同电池内短路过程的反应剧烈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83718.X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气体收集罐,用于收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气体;量热仪,所述量热仪与所述气体收集罐的第一入口连接;惰性气体罐,所述惰性气体罐与所述气体收集罐的第二入口连接;气相色谱仪,所述气体收集罐的第一出口与所述气相色谱仪连接;其中,在所述量热仪与所述气体收集罐之间设有第一密闭阀门;在所述惰性气体罐与所述气体收集罐之间设有第二密闭阀门;在所述气体收集罐与所述气相色谱仪之间设有第三密闭阀门。本发明通过将电池量热仪和气相色谱仪的联合使用,能够实时、快速、准确的测试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584209.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真密度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对样品杯的质量进行称量,将所述样品杯放入手套箱中,然后将固态电解质的样品放入所述样品杯中,将所述样品杯进行密封,对密封后样品杯的质量进行称量,将所述样品杯放入真密度仪中,输入所述样品的质量,进行测试,得所述样品的真密度值。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固态电解质真密度测试方法弥补了目前测试固态电解质真密度的空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