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碳钢表面NiP/TiO2耐蚀复合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6068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200451.1

    申请日:2010-06-1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nventor: 高志明 孙永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碳钢表面NiP/TiO2耐蚀复合膜的方法,首先在碳钢表面以化学镀NiP层为过渡层,然后通过阳极电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耐蚀性NiP/TiO2复合膜。采用NiP层作为过渡层,突破传统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的方法,在化学镀NiP碳钢表面通过阳极电沉积方法制备TiO2薄膜,NiP镀层不仅是耐蚀合金镀层,也改善后续镀层与基体结合的问题。制备的NiP/TiO2复合膜不仅有隔离外界介质从而保护金属基体,另外在光照下TiO2薄膜还可以对金属基体起到光生阴极保护作用,这两种效果共同作用,大大增强了金属在恶劣环境中的耐蚀性。

    高铬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化微变形板条马氏体组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5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69805.0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铬铁素体耐热钢奥氏体化过程微变形板条马氏体组织控制方法。将高铬铁素体耐热钢经热轧为管材或者板材,壁厚不大于6厘米;将试样放入高频感应热处理装置中处理:以30℃~8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960℃~1000℃,当温度达到640℃~700℃开始按预定的压应力值0.54~1.21MPa加载,随后的加热过程中保持恒定的压应力值,当试样温度达到960℃~1000℃时卸载,直接采用高速氮气冷却和降低加热功率同时进行淬火冷却,冷却速率范围为500~6000℃/min。与未进行奥氏体化过程微变形处理试样相比,处理后的高铬铁素体耐热钢试样马氏体板条组织细化明显,马氏体板条平均间距从微变形前的15.2微米细化为0.54MPa压应力微变形后的13.5微米,1.21MPa所对应的平均马氏体板条间距为15.0微米。

    通过球磨粉末氧化控制并烧结高载流MgB2超导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822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69804.6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球磨粉末氧化控制并烧结高载流MgB2超导体的方法。将Mg粉和B粉按原子比1∶2混合,然后将混合粉末放入球磨机中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进行球磨1~10h;然后将球磨后的粉末暴露于空气中进行自然氧化处理1~24h,接着在2~10MPa的压力下制成薄片,将薄片放入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或者管式烧结炉进行低温烧结,升温速率5~40℃/min,升至600~900℃后,在此温度保温烧结0.5~5个小时,然后以10~40℃/min的冷却速度降至室温。本发明中制备的MgB2超导体在不添加掺杂物的前提下,依然具有比较优异的载流能力,尤其是在高磁场下的载流能力,几乎与目前掺杂MgB2超导体中最佳载流能力相媲美。

    锌颗粒增强锡银锌系复合焊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479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68364.2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n颗粒增强锡银锌系无铅复合焊料及制备方法,所加的锌颗粒粒径为1-10μm;添加量为锡银锌无铅焊料基体质量比的0.1%~5%。将锡银锌系焊料在氩气保护下的真空熔炼炉中加热到600℃~800℃熔化,同时加以磁搅拌,使合金成分均匀,然后水冷凝固,再将合金翻转后600℃~800℃熔化,同时加以磁搅拌并水冷;这样反复至少五次,然后将锌颗粒与熔配而成的锡银锌系无铅焊料一起放入真空保护下的坩埚中加热到230~280℃,再通过冷却就得到锌颗粒增强锡银锌系无铅复合焊料。本发明优点是通过将锌颗粒加入锡银锌系无铅焊料使焊料在熔点略有降低的同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更好的在热冲击环境工作条件下服役,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银锌系无铅复合焊料。

    一种硬度高、耐蚀性优异的Co-Cu-P-Al2O3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1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864231.0

    申请日:2024-06-3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硬度高、耐蚀性优异的Co‑Cu‑P‑Al2O3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采用脉冲电镀的方法,将钴、铜、磷、纳米氧化铝颗粒一次性地沉积在碳钢表面并进行热处理,从而形成能与碳钢基体冶金结合的硬度高、耐蚀性优异的纳米复合镀层,有效提高碳钢的服役性能。本发明在Co‑P镀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纳米氧化铝颗粒和铜元素,并对镀层进行适当的热处理,获得了能与碳钢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Co‑Cu‑P‑Al2O3纳米复合镀层,该镀层由于纳米氧化铝在镀层中的均匀弥散和适当的热处理,使得所述镀层的硬度相较于Co‑P镀层,由656.6HV提高到了1153.72HV。

    一种Ni-Zn-Re合金的电镀制备方法
    5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1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56084.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Ni‑Zn‑Re合金的电镀制备方法,步骤一,基材的预处理;步骤二,配制Ni‑Zn‑Re合金电镀溶液;步骤三,电镀:以镍板为预镀镍的阳极,预处理后的基材为阴极,置于预镀镍镀液中,进行直流恒流电镀,得到一层较薄的镍镀层,再以锌板为电镀镍锌铼的阳极,预处理后的基材为阴极,置于Ni‑Zn‑Re合金镀液中,进行直流恒流电镀,得到Ni‑Zn‑Re合金镀层。本发明采用先预镀镍再复合电镀两步进行,解决镀层疏松,结合力差等问题。镀层中引入铼元素,一方面可以填充镀层的孔隙,增大镀层的致密性,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镀层的耐蚀性。

    一种两侧开口的电化学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6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710084287.4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侧开口的电化学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反应釜包括第一底盖、第一压板、第一聚四氟内胆上盖、罐体、聚四氟内胆、第二聚四氟内胆上盖、第二压板、第二底盖、电子导通装置和四点弯曲夹具,本装置采用聚四氟内胆,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腐蚀的性质,为模拟各种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提供了条件,罐体两端开口,一侧的聚四氟内胆上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三电极的电极固定螺纹孔,可用于电化学测试,另一侧聚四氟内胆上盖上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和压力表,可用于注入反应溶液和加压处理,本装置兼顾了电化学测试以及挂片腐蚀实验,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可以用于研究高温高压环境下金属的腐蚀行为。

    一种金属锌-有机环氧粉末耐蚀耐磨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9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104621.6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锌‑有机环氧粉末耐蚀耐磨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将环氧粉末和表面活性剂加入碱性锌酸盐镀液中,得到锌‑环氧粉末复合镀液;以锌板为阳极,预处理后的基材为阴极,置于锌‑环氧粉末符合镀液中,进行直流恒流电镀,得到锌‑环氧粉末复合镀层。本发明利用将环氧粉末分散在锌酸盐电镀液中,制备出锌‑环氧粉末复合镀层。环氧粉末作为镀层中的增强体,一方面可以填充镀层的孔隙,增大镀层的致密性,并减小镀层表面的粗糙度,另一方面,环氧粉末作为惰性颗粒,可以保护镀层中的锌不受腐蚀。同时,环氧粉末本身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