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掺杂的细晶钨镍铁合金及其冷冻干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6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7493.2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钼掺杂的细晶钨镍铁合金冷冻干燥制备方法,属于钨合金制备领域,合金由冷冻干燥法两步烧结制得,包括W‑Ni‑Fe和W‑Mo‑Ni‑Fe,烧结后,合金的晶粒尺寸小于15~28μm,γ相体积分数介于15~25%之间,W‑W连接度0.20~0.40,抗拉强度在950~1050MPa以上,延伸率为20%‑30%以上,在合金制备过程中,得到纳米粉末晶粒粒径小于200~300nm,平均晶粒尺寸小且粒度分布变窄;采用新颖的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超细的W‑Mo‑Ni‑Fe及W‑Ni‑Fe粉末,与传统的机械合金化等方法相比,冻干的超细W‑Mo‑Ni‑Fe粉末更细小,液相烧结后的综合力学性能更优异。

    一种获得IN718镍基合金和316LN钢可靠接头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48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1423077.6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获得IN718镍基合金和316LN钢可靠接头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的方法,使用镍基合金箔Ni‑Cr‑Fe‑Si‑B对IN718镍基合金和316LN钢试样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1050℃,在垂直于待连接面的方向上施加0.5—0.75MPa的压力,保温15‑60min,最后以5‑30℃/min的降温速率降到室温20‑2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所需的压力小,连接时间短,工件变形小,获得的接头组织和成分与母材均匀一致,接头的力学性能也与母材相近,室温抗剪强度达到225‑260MPa,抗拉强度达到400‑550MPa。

    一种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银纳米颗粒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4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18861.0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银纳米颗粒形貌呈齿状分支结构,包括银纳米核以及由银纳米核中心向外发散沿圆周外延生长的齿状分支,相邻齿状分支之间间隙尺寸为5‑20 nm。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种子预合成:将银盐溶液在磁力搅拌条件下添加柠檬酸钠溶液进行种子预合成,时间为45min‑90min;步骤S2,支化生长:将还原剂抗坏血酸溶液和/或葡萄糖滴加到步骤S1的溶液中,进行支化生长,时间为30min‑120min;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产物用离心溶剂进行离心分离。本发明提供的银纳米颗粒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在400‑1000 nm的光谱范围内,可实现全波段宽频吸收,极大的提升了材料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

    一种检测金属表面缺陷的腐蚀电化学无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25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0247796.9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金属表面缺陷的腐蚀电化学无损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包括样品盒,所述样品盒内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夹持待测样品的驱动夹紧机构,所述的样品盒的外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末端固定设有用于夹持多通道电极探头的第一定位夹,所述第二固定杆的末端固定设有用于夹持参比电极的第二定位夹,本发明可适应多种尺寸样品,可对样品进行有效定位。

    一种双内胆的电化学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63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710084289.3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内胆的电化学反应釜及其使用方法,反应釜包括第一底盖、第一压板、第一聚四氟内胆上盖、第一聚四氟内胆、罐体、第二聚四氟内胆、第二聚四氟内胆上盖、第二压板、第二底盖和电子导通装置;本装置采用聚四氟内胆,并在内胆上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三电极的电极固定螺纹孔,本装置兼顾了电化学测试以及挂片腐蚀实验,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可以用于研究高温高压环境下金属的腐蚀行为。

    一种钨包覆氧化钇核壳结构的复合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959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1385360.7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包覆氧化钇核壳结构的复合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方法,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吡络烷酮和六水合硝酸钇溶于去离子水中,待其充分溶解后,用氨水将溶液的pH值调整到9‑11;将溶液倒入具有聚四氟乙烯的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步反应,待反应釜降到室温后,再将一定量的偏钨酸铵(AMT)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待其完全溶解后进行第二步反应;将反应后的悬浮液进行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清洗所获得的沉淀物,将得到的沉淀物置于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复合粉末,然后将该复合粉末置于管式炉中煅烧得到复合氧化物粉末;然后在纯净的氢气下进行两步还原得到W包覆Y2O3的核壳结构的复合前驱体粉末。

    一种钼掺杂的超细钨铜合金的冷冻干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45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30365.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掺杂的超细钨铜合金的冷冻干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溶性的铜盐、钨酸铵盐、钼酸铵盐与表面活性剂一同加入去离子水中并超声处理,制备成溶液或者悬浊液;喷雾或直接倒入到液氮中进行预冻,收集预冻后的溶液或者悬浊液,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去离子水的升华,得到前驱体粉末;将上述前驱体粉末进行两步煅烧,然后在还原性气氛中两步还原得到钨钼铜复合粉末;将得到的钨钼铜复合粉末进行预成型,烧结,得到超细的钨钼铜合金。本发明采用新颖的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超细的钨钼铜粉末,与传统的机械合金化等方法相比,冻干的超细钨钼铜粉末烧结活性高,因此相比文献烧结温度更低,保温时间更短,更节约能源。

    一种MAX相强化的钨/钼细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78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30362.1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AX相强化的钨/钼细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步骤S1,将MAX相粉末和任意比例混合的钨、钼难熔金属粉末放入球磨机球磨,得到超细W/Mo‑MAX复合纳米粉末;步骤S2,将球磨后的复合纳米粉末在炉中用氢气450‑550℃还原30‑120min去除氧杂质;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W/Mo‑MAX复合纳米粉末在1600‑2000℃下进行高温烧结,MAX相在高温烧结阶段发生自分解并吸附合金中的氧杂质生成尺寸更小、晶内分布更多的原位氧化物/碳化物,最终得到了晶粒尺寸更加细小的钨/钼合金。本发明通过传统的机械球磨法添加了MAX相陶瓷,经过高温烧结后制备超细MAX相强化的细晶钨/钼合金。

    一种增材制造用铜包覆钨球形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32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0454.5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用铜包覆钨球形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溶硝酸铜类粉末溶于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中,用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加入球形钨粉末,再次用机械搅拌和超声处理使球形钨粉末完全润湿;(2)将固液混合物置于干燥箱中,完全干燥后得到复合粉末;(3)将复合粉末置于管式炉中,还原性气氛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得到铜包覆钨球形复合粉末;(4)将铜包覆钨球形复合粉末从管式炉中取出,研磨至无块状颗粒。本发明能够使不同配比的铜完整且均匀地包覆在金属颗粒表面,在制备方法过程中保持了金属粉末的球形度,从而保证了复合金属粉末的流动性,为后续金属增材制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