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313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67459.2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8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海水淡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蒸发系统、冷凝系统和淡水收集系统,海水在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产生蒸汽,然后蒸汽在冷凝系统进行冷凝变成淡水,然后淡水通过淡水收集系统进行收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海水淡化系统,利用太阳能和环路热管相结合,利用环路热管的性能,提高海水淡化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777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635952.9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管盘绕密度变化的微生物土壤净化的太阳能环路热管系统,包括太阳能装置和环路热管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风机将空气输入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加热成热空气后,进入环路热管装置;所述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环路热管和气体腔室,所述环路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冷凝端设置在气体腔室的下部壁面上;所述气体腔室设置在土壤中,所述冷凝端是位于气体腔室下部外壁面的盘管,所述气体腔室的下部壁面是圆形结构,沿着圆形结构中心向径向方向,盘管的分布密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将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热量先从圆形结构的外端开始散热,然后逐渐向内。因为外端的盘管的管径大,需要更多热量使得整体散热均匀,增强土壤修复效果使得整体修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573739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107188.9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集热器、水箱、蓄热装置和环路热管,环路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水箱中,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加热环路热管的蒸发端,蒸发端的工作流体经过循环进入环路热管的冷凝端,在冷凝端进行放热,加热水箱中的水,在冷凝端放热完成后再循环进入热管的蒸发端进行加热,所述水箱与蓄热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环路热管,提高太阳能的热利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1222775.5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郭春生 , 宋文哲 , 杨沛东 , 宁文婧 , 许艳锋 , 李蒸 , 李言伟 , 江程 , 马军 , 薛于凡 , 谷潇潇 , 刘元帅 , 薛丽红 , 韩卓晟 , 逯晓康 , 刘百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环路热管辐射器复合热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平板式环路热管蒸发端、陶瓷加热片、辐射板、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线路、蒸发环路管线、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陶瓷加热片贴附于散热元器件上方;平板式环路热管的蒸发端紧贴于陶瓷加热片之上,冷凝端采用冷凝管线经过延伸嵌入辐射板中的结构向外散热,散热后的冷凝液循环回到蒸发端;电磁阀安装于蒸发环路管线上;蓄电池一端与环路热管蒸发端通过线路连通,一端通过线路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散热元器件的外侧。本发明创新性地将热管辐射器散热系统与太阳能电加热系统复合,可一体化实现零能耗的散热与保温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135315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291335.9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衡压力的太阳能蒸汽系统,包括箱体和集热装置,所述左上管和右上管之间设置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置在左上管和右上管的中部以上位置,所述连通管上设置阀门,所述左上管和右上管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阀门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左上管和右上管的压力差来控制压力阀门的开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热管结构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通过在设置集热部件和放热部件,使得传热速度快,提高对太阳能的热传输速度,能够进一步满足热量的吸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19064.2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4S40/90 , F24S40/20 , F24S50/00 , F24S50/40 , F24S10/70 , F24S10/95 , F24S23/70 , F24S20/20 , F24S30/425 , F24S6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检测热损的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系统,所述蓄热器管路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蓄热器中的流体的温度,所述集热装置出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集热装置出口的流体温,所述蓄热器入口设置流量计,测量进入蓄热器内的流体流量,所述集热装置出口设置流量传感器,计算集热装置出口的流体流量,通过流体温和流量可以计算出太阳能系统运输过程中的热损失,即(集热装置内的流体温度×集热装置出口质量流量‑进入蓄热器的流体温度×进入蓄热器的流体质量流量)×流体的比热。本发明根据检测的参数自动检测热损失,以供检查以及运行参考,满足蓄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573213.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累计温度差控制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系统,所述液位检测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液位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液位数据的比较,获取其液位差或者液位差变化的累计,所述液位差或者液位差变化的累计数据实时存储在数据库中,采用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并进行模式识别,从而控制是否对集热管箱进行集热以进行除垢。本发明通过用大量的液位差或者压力差变化的累计数据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而进行集热装置集热控制,使得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572625.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差学习的环路热管太阳能系统,集热装置内部设置压力检测元件,用于检测集热装置内部的压力,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压力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压力数据的比较,获取其压力差或者压力差变化的累计,所述压力差或者压力差变化的累计数据实时存储在数据库中,采用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并进行模式识别,从而控制是否对集热管箱进行集热以进行除垢。本发明用大量的压力差或者压力差变化的累计数据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而进行集热装置集热控制,使得结果更加准确,不会因为运行时间问题导致的老化而产生的误差增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0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424223.6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环路热管太阳能液位模式识别方法,集热管箱内部设置液位感知元件,用于检测集热管箱内部的液位;所述液位数据实时存储在数据库中,采用一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特征,并进行模式识别,从而控制是否对集热管箱进行集热以进行除垢。本发明能够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方法,根据集热装置不同的运行工况,利用集热管箱实时监控系统中液位数据,设计出相应的集热运行模式,用大量的液位数据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而进行集热装置除垢,提高热利用效果和除垢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