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光敏型细胞膜仿生的靶向纳米药物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88155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42330.9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戴箭 刘雯 薛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光敏型细胞膜仿生的靶向纳米药物和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利用人O型血红细胞膜作为运载平台、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DACHPt作为化疗药物、ICG作为光敏试剂、RGD为靶向分子,制备一种具有仿生特性、高载药量、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协同抗癌增敏的仿生药物运输体系,这种新型仿生载药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对药物的高效负载,还能够有效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实现在肿瘤病灶部位精准、持续给药,该药物的仿生效应能够高效应对肿瘤给药的缺陷,并形成运载给药、靶向治疗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了肿瘤化疗与光热治疗多机制联合治疗肿瘤的目的,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平台。

    一种透明质酸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透皮给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537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49603.X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7/61 A61K9/0014 A61K31/1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透明质酸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透皮给药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透明质酸来接枝药物分子,使其克服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通过细胞间隙穿透以及皮肤附属器的开口将药物分子传递到皮下组织,提高药物分子靶向性以及皮肤的吸收效率。透明质酸作为给药的载体,可有效提高药物的经皮渗透性,有利于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有效血药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药物分子的皮肤渗透量明显增加,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同时也方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对某些疾病可直接给药,有效降低风险和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细胞穿膜肽的氧化还原敏感多肽及其在疫苗载体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101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429527.6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胞穿膜肽的氧化还原敏感多肽及其在疫苗载体中的应用。该多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多肽可以与带负电荷的抗原先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之后半胱氨酸的巯基之间发生交联,将抗原紧紧地包裹,形成稳定的多肽/抗原纳米复合物。在纳米复合物中,半胱氨酸的巯基自发氧化形成二硫键,多肽间发生交联构建成更致密的肽/抗原缩合物。本发明结合了细胞穿膜肽和氧化还原响应型的双硫键交联剂的优势,采用新的细胞穿膜肽介导的氧化还原响应型多肽作为疫苗佐剂,克服传统免疫佐剂无法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缺点,有望用于临床疫苗治疗。

    一种木质素纳米颗粒及同步载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495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69286.8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纳米颗粒及同步载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素或木质素/药物的混合物溶解于高浓度的苯磺酸盐类水溶液中,然后再加水稀释,搅拌析出纳米颗粒絮聚物,离心分离即得所需的木质素纳米颗粒或木质素载药纳米颗粒,其平均粒径可控制在100~1000nm。所得木质素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及吸附性能,有望应用于废水处理、染料和药物等体系。而所得的木质素载药纳米颗粒所包埋或吸附的药物量高,能实现药物的缓释。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用苯磺酸盐及药物均易回收,且可以重复利用,对环境无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含儿茶酚基天然多糖复合水凝胶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7519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19535.0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儿茶酚基天然多糖复合水凝胶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控/缓释药物微载体领域。本发明独创性地将含儿茶酚基聚合物引入天然多糖水凝胶,通过调节含儿茶酚基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大小、儿茶酚组份与阴离子多糖的配比、交联固化条件对复合水凝胶的制备进行精细调控;利用儿茶酚基团的亲药性实现高效载负药物与控制释放。工艺条件简单便捷、原料成本低。所制备水凝胶载体,具备广谱、高效载药性,并且释放速率可控,能显著提升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减少由于突释、频繁给药带来的毒、负作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病患的经济压力。因此本发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具有抗菌促愈合活性的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218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384076.9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刘宗华 薛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促愈合活性的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埃洛石纳米管加入溶菌酶溶液,得到负载溶菌酶的埃洛石纳米管;将壳聚糖溶于乙酸水溶液中配制成壳聚糖溶液,然后加入负载溶菌酶的埃洛石纳米管,搅拌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为7制得悬浊液,或是加入有机沉淀剂制得悬浊液,或是加入交联剂制得悬浊液;将悬浊液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冷冻干燥,即得到所述具有抗菌促愈合活性的复合止血粉。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得的复合止血粉综合了壳聚糖止血材料和无机类止血材料的优点,除了能够杀灭和抑制创面的细菌,同时可以将壳聚糖降解成寡糖,促进创面的愈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