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有生物膜载体的复合生态浮床

    公开(公告)号:CN1120474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29680.3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有生物膜载体的复合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和悬挂于浮床框架下方的生物膜载体,浮床框架由矩形浮板和设于矩形浮板内的若干植物浮板拼接而成,植物浮板上设置植物槽,植物槽内放置水生植物;生物膜载体沿植物浮板周向分布,水生植物的根系向下延伸至生物膜载体上。本发明使植物根系净化和微生物净化同步进行,植物的根系会向下延伸至生物膜载体上部,形成植物根系和生物膜共同作用的净化区间,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各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挂扣和销轴的设置大幅节省了材料,不仅提高浮床抗风险能力,还降低了经济成本。

    一种用于净化雨水径流养分的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53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57324.9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净化雨水径流养分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系统,湿地系统分为三个分隔区,包括第一分隔区、第二分隔区和第三分隔区,其中,第一分隔区和第三分隔区采用地表流湿地,第二分隔区采用地下流湿地,所述的第一分隔区和第二分隔区包括至少两块水体,各水体之间通过植被通道连接,所述的第三分隔区采用一整块水体。本发明的地表流湿地系统具有连续流动、充足氧气和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特点,通过促进硝化作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氨氮衰减现象,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及附着在植物表面的生物膜降解作用表现出有机质降解现象;地下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较低浓度氧气的特点,表现出磷衰减现象以及通过促进反硝化作用表现出更有效的硝酸盐衰减现象。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生态护岸砖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5684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057850.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生态护岸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态护岸砖为正六边形结构,在正六边形中央镂空成圆柱体,所述镂空结构可供水生植物生长,从而减缓水的冲刷和侵蚀,同时净化水质,维持水生生态环境;该生态护岸砖分为光催化材料层和混凝土层两层,上层光催化材料层由负载光催化材料氮化碳的多水高岭土和水泥均匀混合而成,可以利用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光催化材料的固定有利于光催化材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下层由混凝土材料烧制而成。本生态护岸砖功能一体化、制造成本低,在利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兼顾生态效应,可同时达到净化水质和固岸护坡的效果。

    一种污水脱氮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5072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08031.2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脱氮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反应器,包括储水容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第一壳体外,且第一壳体的底板为第二壳体的底板的一部分,第一壳体配合密封盖形成的内部空间为厌氧反应室,第一壳体外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间为好氧反应室;厌氧反应室内设置有光源系统和光催化耦合微生物海绵载体,光催化耦合微生物海绵载体上负载有TiO2/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并附着有生物膜,利用光催化耦合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厌氧反硝化脱氮;第一壳体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储水容器连通;第一壳体出水口导至好氧反应室内;第二壳体上进气口与气泵连通,为好氧反应室供氧,进行硝化反应;第二壳体出水口连通至储水容器内,形成循环处理系统。

    一种去除污水厂尾水中雌激素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3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12963.0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厂尾水中雌激素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盛水容器、与盛水容器相连的蠕动泵、通过管线与蠕动泵相连的电解池、溢流井、与溢流井连接的循环泵及出料桶。所述方法是将含雌激素的废水通过蠕动泵流入电解池的底部填充区,流经扩散板进入到电解区;雌激素在直流电流作用下在阳极发生聚合反应被降解;在设定水力停留时间后处理水排出到溢流井中;溢出部的水进入出料桶,剩余部的水经循环泵回流至电解池;玻璃碳阳极经过电化学反应产生臭氧,进行电极再生反应。通过该去除污水厂尾水中雌激素的装置及方法可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处理不彻底、处理时间长、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对污水厂尾水中雌激素的有效去除。

    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47772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89664.2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进出水系统、储泥斗、排泥管,其特征是,所述新型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厌氧区和好氧膜生物反应区两大部分构成,主体框架材料选用PCV;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工艺分为设置为进水、厌氧搅拌、好氧曝气、缺氧搅拌、反应沉淀、出水排泥、闲置七个运行阶段进行操控。优点:将活性污泥法与膜生物法进行耦合,并在厌氧、好氧、缺氧的条件下交替运行,其完全适应了城市污水中污染物可变性强的特点,可高效稳定的处理含有高浓度COD、BOD、TSS、NH4-N、TN及TP的城市污水;适用性广,耐冲击能力强,出水优质,长期运行稳定等优点。

    一种复合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1453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21689.3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53 C02F3/2866 C02F3/34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反应器系统、近红外光照射系统、曝气循环系统、污泥系统、进出水系统构成。所述的复合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主体由聚氯乙烯(PCV)材料外壳构成,内部中心设有浸没式板框膜组件、支撑板,选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作为膜主体部分,膜组件下部为曝气装置、进水口及储泥斗;反应器顶部安装波长为850nm的近红外LED灯,上方设有出水口及排气口。优点:本装置具有能耗低,可高效且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高浓度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同时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截留致病微生物和病毒不佳的问题,且拥有占地面积小,净化效率高,不易产生膜污染等显著优点。

    一种利用CO2生产CH4的混合厌氧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1144570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0558421.4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CO2生产CH4的混合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包括玻璃珠层、颗粒厌氧层、生物膜层和CH4收集罩;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CH4收集罩;所述CH4收集罩正下方依次设置有生物膜层、颗粒厌氧层和玻璃珠层,其中,所述CH4收集罩、生物膜层、颗粒厌氧层和玻璃珠层依次连通;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该反应器致力于处理含H2量或含CO4量较高的废气处理,处理效果高效且稳定、无二次污染、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经济效益高。

    一种用于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024563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368419.7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电池反应器,阳极和阴极:包括设置在电池反应器对称面位置的阳离子交换膜,所述的阳离子交换膜将电池反应壳体分隔成阳极室和阴极室,用于降解的污水通过阳极室侧壁上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出阳极室,所述的阴极室中盛放了经曝气处理过的蒸馏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过程中,将其转变为电能,到达经济环保的目的。

    一种便携式水底沉积物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79363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20183178.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底沉积物采集装置,包括滑动套接在一起的上套管和下套管;以及多组沿上套管和下套管的径向均布的连动挖抓,每组连动挖抓包括:第一活动铰、第二活动铰、搭钩、连接环、连杆以及抓斗,其中,第一活动铰固定在上套管的外侧管壁上,第二活动铰固定在下套管的外侧管壁上,并且所述第二活动铰位于第一活动铰的正下方;所述搭钩一端与第一活动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环搭接;所述连接环固定在连杆杆壁上;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动铰铰接,另一端连接抓斗。本实用新型采集装置在接触沉积物时,抓斗依靠自身重力和球形的构造可沿弧线加速下坠,有利于抓斗抓取更深的沉积物,采集样品更科学合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