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NA的多营养级联合物种分布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42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15037.3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DNA的多营养级联合物种分布模型构建方法,利用环境DNA测序从环境中获取物种数据,根据物种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进行营养级划分,再构建联合物种分布模型数据库,数据包括物种发生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其次,将数据纳入基于物种群落层次模型的联合物种分布模型中,进行模型的建立和拟合;最后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对多营养级物种的响应情况进行评估。该模型可应用于揭示不同营养级物种对环境变量的响应特征,判断响应方向及响应程度,进而评估物种的营养级差异是否是影响物种环境响应的因素,并推测不同营养级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发明为评估生物环境响应情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一种管道式高原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234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0580004.5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式高原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污水初级处理装置、气浮装置、加热管道、曝气充氧装置、生物处理管道、紫外消毒管道、检测装置和太阳能系统;污水初级处理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气浮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加热管道采用管状电热元件对污水进行加热;曝气充氧装置通过曝气增加污水中氧含量,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良好条件;生物处理管道通过法兰相连,利用固定化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本发明采用管道式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方便移动运输,可处理分散分布的生活污水。

    一种高原牧区生态护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6853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73247.6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牧区嵌入式护坡,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包括土工格栅、嵌入式混凝土格室、护坡基质和护坡植物,所述土工格栅为格子网结构,所述土工格栅固定在河岸边坡上;所述混凝土格室为一侧设有若干空腔和凹槽的混凝土板,所述空腔沿板厚方向贯穿所述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背对凹槽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所述护坡基质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护坡植物种植于所述护坡基质内。本发明克服了平原地区生态护坡的缺点,能够抵抗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恶劣条件,有效防止水力冲刷,起到固定边坡的作用,同时满足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和景观要求,有利于保持三江源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一种喷射管式膜生物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42196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54860.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1268 C02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管式膜生物反应装置,原液供给槽通过管道与上流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侧壁的底部接通,废水在上流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内自下而上流动,且经过颗粒活性炭隔层,溢出进入溢流沉淀池,所述溢流沉淀池通过管道与膜生物反应器接通,且所述溢流沉淀池与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渗透出水管道伸出膜生物反应器通过蠕动泵连接渗透储缸;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喷射器提供曝气的膜生物组件,高效利用自然空气降低运行能耗,通过提升水速降低水流附近气压,进而吸入气体形成气液混流,喷射气液混合水流产生高混合高扰动环境以减缓膜内污染,有效提高水质,增加膜组件使用寿命,同时保证低能耗运行,达到绿色环保降低成本的作用。

    一种高原牧区生态护坡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68532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573247.6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牧区嵌入式护坡,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包括土工格栅、嵌入式混凝土格室、护坡基质和护坡植物,所述土工格栅为格子网结构,所述土工格栅固定在河岸边坡上;所述混凝土格室为一侧设有若干空腔和凹槽的混凝土板,所述空腔沿板厚方向贯穿所述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背对凹槽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所述护坡基质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护坡植物种植于所述护坡基质内。本发明克服了平原地区生态护坡的缺点,能够抵抗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恶劣条件,有效防止水力冲刷,起到固定边坡的作用,同时满足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和景观要求,有利于保持三江源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一种风车式综合性生态浮床

    公开(公告)号:CN109879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6650.6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车式综合性生态浮床,包括浮板、底架、支撑杆和风能利用组件;所述底架设于浮板的中心位置,所述风能利用组件通过支撑杆设于底架上;所述风能利用组件包括风叶、风叶传动连接的传动杆、与传动杆连接用于平衡风叶的平衡板、设于支撑杆上并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的圆形转盘、与圆形转盘传动连接的主旋转轴、与浮板水平设置的副旋转轴、配合主旋转轴转动副旋转轴的齿轮和设于副旋转轴两端的生物圆盘;利用风能带动生物圆盘转动,从而对污染进行降解,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水体中溶解氧、改善水动力情况,并且在无风时也可利用盘片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染吸附降解。

    循环式油污水光催化修复系统及其运行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4590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92785.X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30 C02F2101/30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式油污水光催化修复系统及其运行工艺。该系统包括反应槽、储水箱、支架、蠕动泵、橡皮管,所述支架位于反应槽的底板背面,使得反应槽与水平面呈0-90°,所述反应槽内设有至少一层涤纶织物,所述涤纶织物表面负载有催化材料层,所述反应槽一侧开有进水口,另一侧开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橡皮管依次与蠕动泵和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位于出水口下方。油污水在反应槽中与负载有催化材料层的涤纶织物紧密接触,来完成油污水的处理,从而实现净化污水之效。

    一种生态护岸混凝土结构单元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8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07599.2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岸混凝土结构单元及其实施方法。该结构单元为具有空腔结构的无盖承载主体,所述承载主体两侧面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心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承载主体的前、后和底面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承载主体由掺杂光催化材料且透光透水的混凝土结构制成。将承载主体的空腔朝上同一层通过卡槽依次咬合,再通过卡槽上的第二通孔穿插插件实现逐层堆砌铺设即可实现拓展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河流、湖泊、人造水体景观等岸边的生态护岸混凝土结构单元,解决硬质护岸过于封闭,影响水环境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等弊端及现有新型护岸结构冗杂,制作困难,适应性差等问题,该护岸加快了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同时也强化了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与水体自净能力。

    一种处理难降解炼油废水的生物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3648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97329.8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去除炼油厂废水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且高效降低废水COD的生物修复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难降解炼油废水的生物修复装置,包括UASB反应器模块和PBBR反应器模块,UASB反应器模块包括第一给水槽、第一抽吸泵、UASB反应器、三相分离器、气室和循环泵,三相分离器通过管路分别与循环泵和PBBR反应器模块连接,并在与PBBR反应器模块连接的管路上设有阀门,PBBR反应器模块包括第二给水槽、第二抽吸泵、PBBR反应器。炼油废水中的PAHs在UASB反应器的厌氧污泥层中经过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PBBR反应器中的生物膜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达到有效去除炼油废水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且高效降低废水COD的目的。

    一种基于权重的城市内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39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83843.4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权重的城市内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区分参照点和受损点;(2)建立候选微生物参数指标库;(3)筛选核心微生物参数及参数赋分;(4)计算微生物完整性指数及划分评价等级;(5)检验微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本发明融合主成分赋权法、熵权法和生物完整性指数法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内河进行评价,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快速、灵敏、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城市内河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