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5765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4694.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3D液滴打印制备二进制编码液滴阵列的方法。编码液滴阵列的高通量制备要求对多种不同成分液滴进行处理。然而,传统3D打印技术主要聚焦在增材制造,难以满足对液体成分灵活操控的需求。本发明通过数字化程序控制注射器的定量吸取和挤出功能,开发新型微流控3D液滴打印技术,可实现从外置液体储存容器中吸取液体,在目标位置完成微量液滴的打印等多重功能,结合二进制编码组合方法,可快速设计制备二进制编码液滴阵列。本发明提出的利用微流控3D液滴打印制备的二进制编码组合液滴阵列,可用于不同组合试剂的高通量筛选,在化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42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24743.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35 , B29C64/393 , G01N27/62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液体打印高通量制备重金属同位素标记物组合的方法。本方法通过新型3D液体打印平台,结合二进制编码设计,高效构建重金属同位素标记物组合阵列,可快速检测重金属同位素标记物组合对特定细胞的标记效率和区分度,实现重金属同位素标记物组合的高效筛选。重金属同位素标记物组合有效标记细胞后,可用于质谱流式的大批量混合检测,提高样品的检测速率,降低成本,并对样品进行精准溯源。本方法可用于癌症等疾病的诊疗方案高通量筛选,快速确认最佳诊疗方案,在临床精准医疗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27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110705.0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墩‑梁固结连续梁桥的桥墩立柱托换方法,利用原桥墩承台作为临时支撑结构的基础,在原桥墩立柱底部靠近承台的部位浇筑或安装托盘结构,在托盘和承台之间、横梁顶部与主梁之间各布置一组千斤顶,在托换前施以与原桥墩恒载轴力相同的压力。在原桥墩切割拆除后,利用液压同步顶升技术控制上、下两组千斤顶油缸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向上、向下运动,使得主梁高程在托换过程中维持动态的稳定,从而避免产生不利于主梁结构安全的附加内力。本发明方法不但解决了桥墩托换施工中主梁沉降控制的问题,还充分利用原桥墩承台承受托换轴力,省去了常规施工方法中的临时支撑结构,降低了施工造价和结构受压失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5693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1542367.0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流控装置制备悬浮微液滴的方法,该方法选用任意一种油性物质作为内相,一种含有表面活性剂且具有剪切变稀性质的溶液作为外相。在微流控装置的内相通道出口处,内相溶液在两相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粘滞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微液滴。然后,在微流控装置的外相通道出口处,通入使外相凝胶化的溶液。凝胶化后的外相溶液具有剪切变稀性质。在没有剪切力的情况下,内相液滴可以长时间保持在外相三维空间中的固定位置,从而得到粒径可控、大小均一、分散均匀的悬浮微液滴。该技术通过连续注射泵实现持续生产,通过微流控装置平行放大实现批量生产,从而实现在工业上的量产化。该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在食品、化妆品、药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176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05468.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2F1/139 , G02F1/1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椭球形液晶微液滴的双稳态PDLC膜及其状态转变方法。该双稳态PDLC膜包括聚合物薄膜和其中均匀分散的椭球形液晶微液滴。椭球短轴垂直于薄膜表面,且具有短轴c<长轴a=b。在平行取向条件下,椭球形微液滴中的液晶向列相形成双极结构。其双极轴沿椭球长轴方向,对应PDLC膜的散射态;双极轴沿椭球短轴方向,对应PDLC膜的透明态。利用双频液晶的双频响应特性,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和频率可以实现双极轴沿椭球长轴和短轴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薄膜散射态和透明态的相互转换。因微液滴的椭球形状,其散射态和透明态在移除电场后均可以一直维持。因此,该PDLC薄膜的散射态和透明态均不需要电场维持,具有节能、稳定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71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23947.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液滴打印的具有结构色的Janus液滴及其制备方法。以具有剪切变稀性质的水凝胶为基体,以高温时互溶、低温时相分离的两种油相为分散相,通过3D打印机控制注射泵,在基体中注入高温时的分散相,形成液滴,并通过降低温度,诱导两种油相相分离,形成Janus液滴。因两种油相具有不同折射率,入射光可在界面间形成干涉,呈现出环状的结构色。Janus液滴的结构色可以通过水凝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或比例进行调节,而其位置和尺寸可以通过3D打印精确控制,并生成由Janus液滴组成的彩色图案,在功能显示、传感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158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405469.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2F1/1333 , G02F1/1334 , G02F1/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椭球状胆甾相液晶微液滴的温控调光膜及其状态转变方法。该温控调光膜包括聚合物薄膜和其中均匀分散的椭球形液晶微液滴。椭球短轴垂直于薄膜表面,且具有短轴c<长轴a=b。在平行取向条件下,椭球中心区域胆甾相的螺旋轴垂直于薄膜平面,形成Bragg反射。因液晶微液滴的散射,薄膜呈不透明态,又因椭球中心区域胆甾相的Bragg反射,薄膜呈反射光的颜色。当温度变化,胆甾相螺距变化,反射光波长和薄膜颜色相应变化。当温度足够高,胆甾相转变为无序相,液晶折射率与薄膜折射率相匹配,薄膜呈无色透明态。该调光膜散射态颜色及其与无色透明态的切换均可通过温度调节,具有颜色可控、智能响应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437981.4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裹天然色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选用紫胶作为包裹材料,首先将紫胶和天然色素溶于乙醇,然后将此混合液通过微通道快速注入到水中,随着乙醇迅速扩散到水中,紫胶和天然色素共同析出,且天然色素被包裹在紫胶基质内,形成有色的纳米颗粒。所得的纳米颗粒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制备新型的彩色功能饮料,这种饮料稳定、透明、色彩鲜艳并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颗粒极大地提高了天然色素在水中的分散性和天然色素存储时的稳定性,通过包裹不同的天然色素能够得到多种颜色。这些包裹天然色素的纳米颗粒在功能性饮料、食品、营养品、药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21443.5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Janus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将紫胶和聚乳酸材料溶解在共同的良溶剂中,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将混合溶液快速注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基于共沉淀和相分离机理,得到一端为紫胶另一端为聚乳酸的紫胶-聚乳酸Janus纳米颗粒。通过调节紫胶和聚乳酸在良溶剂中的浓度,可以调控Janus纳米颗粒的大小;通过调节良溶剂中紫胶和聚乳酸的配比,可以调控Janus纳米颗粒中紫胶半球和聚乳酸半球的比例。然后通过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在紫胶半球表面修饰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赖氨酸,提高紫胶半球的亲水性。本发明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Janus纳米颗粒具有两亲性,作为颗粒表面活性剂,可以很好地稳定油在水中的乳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