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3030.8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圆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微分方程和通解;S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步骤S3:求得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步骤S4:在基管的插口内套接至少一层环形加强圈,形成复合插口,若加强圈和插口材质相同,则复合插口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最小厚度即可,若加强圈和插口的材质不同,则转步骤S5;S5:确定加强圈的最小厚度,加强圈的厚度不小于该最小厚度即可。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和加强圈的最小厚度,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插口和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33952.9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插口和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为:a1:根据圆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的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通解;a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a3:求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为:b1:选取承口内壁上应力易集中的多处,选取原则为:若这几处的壁厚满足应力强度要求,则承口每一处壁厚都满足强度要求;b2:确定各选取处的最小壁厚。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或接近最小的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承口最小或接近最小厚度,可降低管材的生产、制造和运输成本。

    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33410.1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对于所述复合承口中的多层结构,设复合承口的最外层为基层,其它层为非基层,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基于复合承口各层应变相同、根据非单层材料平衡方程获得任一非基层的环向应力计算公式;a2:确定任一非基层的厚度和基层的厚度的关系,原则为:非基层的应力与该层材质的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大于管身内壁应力与管身材质的屈服强度的比值;a3:计算非基层和/或基层的厚度。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分别获得复合承口的多层结构部分和单层结构部分的关键尺寸,从而保证整个复合承口满足强度要求;加工出的复合承口的厚度最小或接近最小,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33030.8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复合插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圆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获得圆环的径向变形微分方程和通解;S2:计算圆环径向变形最大量的计算公式;步骤S3:求得基管的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步骤S4:在基管的插口内套接至少一层环形加强圈,形成复合插口,若加强圈和插口材质相同,则复合插口的厚度不小于所述最小厚度即可,若加强圈和插口的材质不同,则转步骤S5;S5:确定加强圈的最小厚度,加强圈的厚度不小于该最小厚度即可。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不同管径的承插式管材满足变形要求的插口最小厚度和加强圈的最小厚度,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3613.0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管材的承口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选取承口内壁上应力易集中的多处,选取原则为:若将各选取处的壁厚设计为满足应力强度要求,则承口的每一处都满足壁厚要求;步骤S2:确定步骤S1中各选取处的最小壁厚,确定原则为:当承口的材质和管身的材质相同时,各选取处的应力不大于管身内壁应力;当承口的材质和管身的材质不相同时,各选取处的应力与承口材质的屈服强度的比值不大于管身内壁应力与管身材质的屈服强度的比值。本发明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获得承口几个关键部位的最小壁厚尺寸,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管材的生产、制造和运输成本,设计方法为理论计算,成本低、效率高。

    一种承插式异材多层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3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2593.5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异材多层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复合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中间层和外管,内管和外管通过中间层粘接,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口、管身和插口部,复合管设有承口衬环和插口衬环。制造方法包括:S1:处理外管、制作内管和中间层、制作承口衬环和插口衬环;S2:将中间层和内管整体穿入外管中并通过加热进行复合;S3:将插口衬环和承口衬环分别安装在所述复合管的插口部一端和承口一端。本发明各层之间连接强度高、端面密封性好,抗负压性好,防止管材锈蚀污染被输送液体和液体从端面渗透导致分层,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满足变形要求的复合插口最小厚度以及满足强度要求的复合承口最小厚度。

    一种端面包边的承插式多层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9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8902.4

    申请日:202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面包边的承插式多层管材及其制造方法,管材包括内管、中间层和外管,中间层为绝缘材料,内管采用具有耐腐蚀功能的材质制成,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口部、直管部和插口部,内管的一端包覆插口部端面、另一端包覆直管部的端面,内管、中间层和外管压紧构成所述管材。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处理外管、制作内管和中间层;将内管、中间层和外管依次从内到外设置;压紧各层;设置包边。本发明耐腐蚀内管避免外管锈蚀污染水质,内衬厚度较小,中间层将内管和外管完全隔开,包边和内套为一整体,防止内套电化学腐蚀及受水流冲刷被冲走,包边无台阶,杜绝了台阶水流阻力。

    一种承插式异材多层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9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8815.9

    申请日:202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插式异材多层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复合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接的内管、中间层和外管,内管和外管通过中间层粘接,外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承口部、直管部和插口部,所述复合管靠近承口部的一端设有承口衬环,复合管靠近插口部的一端设有插口衬环。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处理外管、制作内管和中间层、制作承口衬环和插口衬环;S2:将中间层和内管整体穿入外管中并通过加热进行复合;S3:将插口衬环和承口衬环分别安装在所述复合管的插口部一端和承口部一端。本发明管材各层之间连接强度高、端面密封性好,抗负压性好,承口部内壁和插口部外壁覆盖耐腐蚀材质,防止管材锈蚀污染被输送液体和液体从端面渗透导致分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