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9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92059.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的光学全息加密方法,其包括:主平面产生一个随机相位、振幅处处为X的初始场分布U0;初始场分布U0结合传播距离对加密信息的场分布UB进行迭代,并获取子全息图HB;对加密信息形成的子全息图HB进行相位编码,并得到H′B,即加密后的子全息图,多个加密的子全息图和非加密的子全息图可进行合成,以获取最终的全息图H。实现了非加密信息的全息图像只需要在空域投射即可出现,而加密信息的全息图像则需要涡旋波片和偏振片在器件层面进行解码才能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02124.8
申请日:2024-06-01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耦入超构光栅结构、二维光栅波导及近眼显示的穿戴设备,二维耦入超构光栅结构包括周期性排布的多个光栅周期单元,各光栅周期单元分别包括双束腰自由形态曲面结构、水滴状结构、自由曲面形状结构及单束腰自由曲面形态结构,双束腰自由形态曲面结构布置于超构光栅单元的中心,其双束腰沿着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双束腰自由形态曲面结构的纵向两侧区域对称布置如下:自由曲面形状结构及纵向两侧的水滴状结构布置于两侧区域的前侧,单束腰自由曲面形态结构相对的布置于两侧区域的后侧并沿纵向延伸。所提供的二维耦入超构光栅结构对于多视场角的耦入效率调节更加有效,有效增加了耦入效率,提升了整个波导的显示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90156.6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IPC: H04N13/363 , H04N13/305 , H04N13/128 , G02B27/00 , G02B27/42 , G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发散光模组的3D成像方法及系统,根据光源参数,通过光学设计仿真软件优化准直透镜组,使得从光源出射的发散光经过透镜准直为平行出射的光线,导出透镜组的等效相位图;根据准直的平行光线及3D成像设计要求,设计衍射光学器件DOE的相位分布;将透镜组相位分布与DOE相位分布叠加形成新的相位分布,使用超表面结构合成为超表面相位分布,减少了透镜组的透镜数量,降低了元器件组装及调节繁琐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良率,减小了加工难度,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极大减小了3D成像模组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270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76686.2
申请日:2023-10-05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3D成像的偏振复用超表面光学器件的设计方法及系统,在超表面光学器件外di处间隔形成多个投影面或者投影光场,所述di为超表面光学器件到不同角度偏振投影面的距离;分别对各投影面或者投影光场优化相位分布,各记为相位分布i,相位区间为0到2*pi;分别对各不同角度的线性偏振入射光的相位分布i扫描,形成各相位对应的超表面结构;将各组相位分布i和各组超表面结构结合为一个超表面结构分布,使得超表面结构分布在所述不同角度的线性偏振入射光对应各组相位分布。这种设计方法及系统,通过一个衍射光学器件实现不同距离的不同光场投影,同时要消除相互之间的串扰,大幅度提升3D成像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72084.0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漏光超构光栅结构,由第一自由形态曲面结构和第二自由形态曲面结构包围组成倒高脚杯结构。所述第一自由形态曲面结构沿所述超构光栅单元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开口向下。所述自由形态曲面结构结构沿所述超构光栅单元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开口向下;两种自由形态曲面结构间的间距能够调整;该超构光栅结构应用于二维光栅波导的耦出区域,作为二维耦出光栅结构,光束经过耦入光栅耦入,在二维光栅波导内全反射传播,到达耦出区域后,经过该超构光栅结构扩瞳并耦出到人眼,同时由于所提出的超构光栅结构形态的为倒高脚杯结构,能够降低光束耦出到环境一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5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55337.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衍射波导潜望长焦镜头,其包括:波导式全反射棱镜,所述波导式全反射棱镜的入射窗位置设置有第一二元面,所述波导式全反射棱镜的出射窗位置设置有第二二元面;所述波导式全反射棱镜的侧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波导式全反射棱镜的顶面为矩形,所述波导式全反射棱镜的参数满足对应的公式。实现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减少光能损耗,还可以减少传统透镜的使用,进而降低镜头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8973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657694.X
申请日:2024-05-26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瞳型多深度AR‑HUD设备,包括图像发生器、扩瞳发生器、视前反射镜三个功能部分;所述扩瞳发生器为阵列反射斜面,用于将图像发生器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扩瞳并传导至视前反射镜上。图像发生器所发出的不同深度的图像信息经扩瞳发生器、视前反射镜后反射进入驾驶员视线范围内,从而使驾驶员能观察到不同距离的显示信息。利用计算成像技术,在光学系统主平面出产生多个不同相位信息,利用反射斜面实现扩瞳,利用计算成像技术实现主平面上多深度相位输出,可以在小体积下实现大FOV、大eyebox、多深度显示效果,让AR‑HUD所投出的虚拟图像内容与复杂的显示路况能有更好的融合,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性,也让驾驶体验更为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0630.X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片折超混合VR镜头,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超透镜、第二超透镜、传统透镜,像源设置于所述第一超透镜的前面;像源发出的携带信息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超透镜和第二超透镜后发生衍射,通过调整第一超透镜和第二超透镜的各项参数,使两个超透镜对光线达到理想的调制效果,光线再继续向前传播经过传统透镜后被调整成成像在特定距离处的实像,在这之前光线会先经过光瞳,此处模拟人眼瞳孔效果,光线进入人眼后会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像源大、自由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7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0621.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焦红外折超混合镜头,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探测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为常规透镜,第三透镜为超透镜;外界反射光线经过第一透镜后向前传播,再经过第二透镜,然后经过系统光阑,最后经过第三透镜,由此光线经过镜头中所有透镜,将会被聚焦在探测器上,形成清晰的像,再由探测器复现显示出来;通过调节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与光阑、光阑与第三透镜、第三透镜与探测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实现镜头的变焦。本发明可实现2倍变焦,减轻镜头重量,缩减镜头长度,提升镜头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7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8370.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超混合无热化红外光学镜头,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包括为常规透镜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还包括为超透镜的第五透镜;从左至右,第一透镜为正透镜,其焦距为f1,第二透镜为负透镜,其焦距为f2,第三透镜为正透镜,其焦距为f3,第四透镜为正透镜,其焦距为f4,第五透镜为正透镜,其焦距为f5,系统等效焦距为f,满足‑f≤f1+f2+f3+f4+2f5≤f;外界反射光线经过第一透镜后向前传播,再依次经过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最后经过第五透镜,此时外界光线将在探测器右表面汇聚。本发明能极大的减小红外镜头的重量与体积,提升镜头的综合性能,在消除系统的像差的同时还可实现系统的无热化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