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5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04410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69235.2

    申请日:2010-08-31

    Inventor: 宗和健 井熊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451

    Abstract: 提供一种曝光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能够在构成倍率小于1的光学系统的透镜中,通过对配置有给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带来更大影响的透镜的透镜阵列的热变形进行抑制,使光学系统发挥适当的光学性能。其具有:发光元件基板,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有发光元件;第一透镜阵列,配置有第一透镜,而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阵列,配置有第二透镜,从第一透镜出射的光入射到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构成横向放大率的绝对值小于1的光学系统;第一隔离片,被配置在发光元件基板上并支撑第一透镜阵列;第二隔离片,被配置在第一透镜阵列上且被配置在从光学系统光轴方向观察时与第一隔离片不同的位置上,并支撑第二透镜阵列。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6802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66542.8

    申请日:201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消除图像不均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不均基于由转印辊产生的速度变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潜像载持体滚筒,其形成潜像;曝光部,其使潜像载持体滚筒曝光而形成潜像;显影部,其使潜像载持体滚筒上形成的潜像显影;转印介质,其转印由显影部显影后的图像;转印辊,其具有辊基件及支承部,并将转印到转印介质上的图像向转印材料上转印,该辊基件在轴向上具有凹部,该支承部对配置在辊基件周面上的转印材料进行支承,支承部的假想旋转周长是潜像载持体滚筒的周长的整数倍或大致整数倍。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214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168014.6

    申请日:2010-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75 G03G15/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良好的转印,同时,更可靠地将转印件从转印辊剥离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中间转印带(8),其体积电阻为107Ωcm至1012Ωcm且载持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其卷挂中间转印带(8);二次转印辊(14),其具有把持转印件(33)的夹紧器(18),构成配设该夹紧器(18)的凹部(17),并且经由中间转印带(8)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进行压力接触而将由中间转印带(8)载持的图像向转印件(33)上转印;偏压施加部,其对中间转印带驱动辊(9)施加转印偏压;接地部,其使二次转印辊(14)电接地。

    行式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702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15741.6

    申请日:2010-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326 G03G15/04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精度曝光处理的行式打印头,另外提供一种能够得到高质量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行式打印头(13)具有在沿第一方向互不相同的位置所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74)、和将各发光元件(74)所射出的光(L)进行成像的成像光学系统(60),将成像光学系统(60)的光(L)的通过区域的纵向像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设为G,发光元件(74)彼此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设为Pe1,所述成像光学系统(60)的光学倍率设为β时,满足G>|β|·Pe1关系。

    行头以及使用该行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64045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710140130.5

    申请日:2007-08-06

    Abstract: 行头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组(295)。在各发光元件组(295)中,多个发光元件(2951)被二维地配置,以使距离(Gx)比距离(Gy)大,其中所述距离(Gx)为在与主扫描方向(MD)相对应的长度方向(LGD)上最上游的发光元件(2951)与最下游的发光元件(2951)的距离,所述距离(Gy)为在与副扫描方向(SD)相对应的宽度方向(LTD)上最上游的发光元件(2951)与最下游的发光元件(2951)的距离。并且,使多个发光元件组(295)呈二维配置,以使主扫描组间隔(Px)比副扫描组间隔(Py)大。

    带电辊、带电辊的制造方法和具有带电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55098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610172397.8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25 G03G2215/02

    Abstract: 间隔部件(3e)的带状的薄膜部件,其开始进入与感光体(2)的接触部的一侧的一端部(3e1)固定于带电辊(3a)上,并且从该一端部(3e1)开始除此以外的部分沿与带电辊(3a)的旋转方向(α)相反的方向,且沿与带电辊(3a)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带电辊(3a)的外周面(3g)上卷绕1周,此外,2重重叠到已卷绕于带电辊(3a)的第1周的薄膜部件上,并在沿带电辊(3a)的轴向不错位的情况下卷绕而固定。由此,在间隔部件(3e)中,薄膜部件的2重卷绕部在带电辊(3a)的周方向的所有位置,必定沿带电辊(3a)的轴向存在。从而,在通过固定于两端部的带状的间隔部件引起的像载体的非接触带电中,长期地防止间隔部件的剥离,进行稳定的良好的带电。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23313C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10002313.1

    申请日:2005-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的、并可以使光束在被扫描面上高速扫描的光扫描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长。由此,在摆动轴方向Y上,可动板(653)与水平边部(第一邻接部)(652a)分开,从而可以降低对可动板(653)的空气阻力,进而可以降低发热量本身。且来自第一光学系统的光束自偏转镜面(651)的正面侧,与偏转镜面(651)的面法线成锐角而从摆动轴方向Y入射到偏转镜面(651)上。因此,光束L通过偏转镜面(651)的周围空间以外的空间,即通过偏转镜面的中央部分附近的空间。因此,可以不受热影响地使光束进行扫描。

    带电辊、带电辊的制造方法和具有带电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71437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72397.8

    申请日:2006-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25 G03G2215/02

    Abstract: 间隔部件(3e)的带状的薄膜部件,其开始进入与感光体(2)的接触部的一侧的一端部(3e1)固定于带电辊(3a)上,并且从该一端部(3e1)开始除此以外的部分沿与带电辊(3a)的旋转方向(α)相反的方向,且沿与带电辊(3a)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在带电辊(3a)的外周面(3g)上卷绕1周,此外,2重重叠到已卷绕于带电辊(3a)的第1周的薄膜部件上,并在沿带电辊(3a)的轴向不错位的情况下卷绕而固定。由此,在间隔部件(3e)中,薄膜部件的2重卷绕部在带电辊(3a)的周方向的所有位置,必定沿带电辊(3a)的轴向存在。从而,在通过固定于两端部的带状的间隔部件引起的像载体的非接触带电中,长期地防止间隔部件的剥离,进行稳定的良好的带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